 
                    | 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相关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业余文艺创作组织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 | |
| 住所 | 榆林市长兴路中段 | |
| 法定代表人 | 刘峰 | |
| 开办资金 | 107.66万元 |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 资产损益情况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44.65万元 | 155.62万元 |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情况:(一)聚焦党建、夯实基础加强思想建设,推进理论武装思想工作。(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全年各类政务及外事总计接待182次。二是做强做好文化品牌建设,持续推进“非遗小剧场天天有展演、榆阳区书场周周有演出”活动,非遗小剧场累计演出1187场次,榆阳书场累计演出483场次。持续推进激情广场大家唱七一、十一四等活动,激情广场大家唱获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殊荣。三是配合主管局完成陕西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验收工作;完成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申报工作;完成“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申报推荐资料。完成榆林老街省级非遗特色示范街区汇报材料。四是组织传承人参加榆阳区2024年志愿服务活动月暨“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一年来,我馆开展了各类文艺志愿活动累计36场次,吸引包括大学生、非遗传承人及我馆干部职工等103名志愿者,总计志愿活动6702.3小时,人均65.08小时。五是我馆创作编排的陕北说书《一代典范韩启祥》参加第五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活动,荣获优秀节目奖;参演榆阳区基层理论宣讲大赛获二等奖;创作编排陕北说书《大风起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奖提名。六是我馆与长兴路社区开展共驻共建项目“巧手传非遗织就巾帼梦”手工编织班。七是我馆开展共筑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公益课堂系列活动。八是我馆在世界读书日组织开展了“缤纷四季书香榆阳”非遗助力活动。九是组织开展了全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文艺骨干摄影技能培训,并对全省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情况和资源存续现状进行摸底调研。十是我馆在上盐湾镇高家湾村举办大地欢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志愿者进乡村惠民展演活动。在设家沟村、高家湾村开展了乡村振兴村晚文艺汇演两场。(三)展现形象、做优服务大街非遗展示馆和高新区馆所有公共设施场地全部向群众免费开放。同时充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周六周日等时间差,最大限度的开展免费开放场地设施,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文艺活动场地,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四)真抓实干、助推乡村振兴充实补充设家沟村扶贫队员一人。(五)2024年,我馆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标杆单位,通过了国家级、省级专家明察暗访。(六)强化安全、筑牢根基2024年4月23日和9月29日,我馆组织开展了两次消防安全培训、人员疏散、消防应急演练。全年未发生安全事件。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全年持续举办“相约榆林对话古城”共享非遗时光庆元旦、五一等主题活动12场次。二是1月和6月,我馆五位非遗传承人在“榆林·陕北民歌展”非遗展示区,展现精美的非遗产品与细致的非遗技艺。三是2月3日举办了赏北国风光·品陕北年味“冒铰媳妇”剪纸大赛,邀请了沿黄9省和陕西省各地市及榆林市十二区县的61名剪纸传承人进行剪纸大赛。四是腊月廿三至正月十五,我馆在沙地上郡·榆阳好产品榆阳区第二届年货节榆林站,开展新春书场、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共演出45场,观演总人数高达21万人次,线上浏览42万人次。五我馆非遗项目榆林石雕、木雕传承人在2024年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精彩亮相。六是我馆同市第十幼儿园共同举办“非遗浸童心文化共传承”第五届“泥娃娃会”。七是我馆同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市第二十八小、市第四幼儿园等多家学校共同开展非遗研学活动6次。八是5月份开始我馆连续开展“多彩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润童心”非遗进校园活动44场。九是在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馆推出一系列服务宣传活动,通过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互联网服务、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举办活动15场次,参与人员有6万多人。十是我馆协办了榆阳区端午节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十一是由我馆创作表演的陕北说书《大风起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提名。十二是我馆和市外事局举办“我眼中的榆林——一城一品”主题活动,来自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14个国家30名留学生来到非遗展示馆,亲身体验学陕北说书、扭陕北秧歌、剪榆林剪纸等非遗项目。十三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馆策划了非遗专场演出和陕北说书国庆专场,共计28场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1万余人。三、存在问题(一)人才队伍素质亟待提升。文化馆艺术人才存在总量不足、专业分配不均衡、年龄断层、缺乏领军人才等问题。专业技术指导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解决方法一是引进高层次文艺人才,创新性地开展业务工作;二是送出去学习培训,提升现有业务骨干的能力,提升文化馆公共服务能力。(二)活动工作经费有限。非遗展示馆和高新区馆文化公共服务免费开放,两个馆需要创新性的开展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工作思路,一是聚焦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公布一批非遗项目,拟定一批非遗传承人,达到稳基础,促发展,强基础,再提升的非遗保护传承目的。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巩固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果,查漏补缺,服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2025年工作计划:(一)依托陕北民歌进校园项目全面推进剪纸、石雕、木雕等13个非遗进校园。(二)完成《榆林文艺》的出版。(三)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培训学习交流活动,使业务骨干增长见识、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指导工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四)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申报各级非遗项目。(五)配合区政府做好非遗研学基地建设和开放活动。(六)举办第五届榆阳区非遗文化艺术节。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激情广场大家唱获省级优秀群众文化品牌。(二)完成第四批省级非遗工坊和“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申报推荐资料。(三)陕北说书《大风起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提名。(四)被省文化馆评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单位。(五)《新时代筑梦者》在第十届陕西省新产业工人之歌诗歌朗诵会获得优秀奖,(六)区委区政府“文明单位”称号。(七)被榆阳区妇联评委榆阳区巾帼文明岗。 |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