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汉阴县>
汉阴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汉阴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9 23:13
单位名称
汉阴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就业创业人员提供服务。负责全县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人力资源服务、农民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服务等工作。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104号
法定代表人
曾凡溧
开办资金
2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06万元
18.5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劳务协作对接服务。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共计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14场,线上网络招聘会13场,发布岗位信息40期,推送优质岗位3万余个。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集中活动5次,对接服务企业150户,收集解决企业需求30余条,开展政策宣传活动3次,专场招聘活动4次,领导带队进园区开展工作58次,为企业发布用工招聘信息20期,招聘适岗员工298人。(二)科学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完成“汉阴大厨”劳务品牌认定,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共计举办中式烹饪师、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美容美发师、保健按摩师、修脚师、抖音直播等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培训班50期,培训2023人。(三)建设创业载体促进创业。积极培育建设创业孵化平台,培育认定县级返乡创业园区2家。健全完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建立返乡人员台账,回引返乡创业101人。大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为广大创业对象积极纾困解难。(四)开发公岗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在农村(社区)开发从事环境保洁、河道管护等公共设施维护及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全年累计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护河员、信息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3537个。(五)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做好入库登记服务工作。对大学毕业生(重点对12名雨露计划毕业生)提供“1131”服务。二是多方对接陕煤集团、县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举办陕煤集团专场招聘会,落实双向选择,共计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14场。三是新增认定就业见习基地,扩大基层就业见习岗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苏陕协作通道、各类招聘会对接、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453人,其中脱贫人口务工31185人。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1800人的112.3%,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752人,“汉阴大厨”劳务品牌引领创业650人,带动就业1800余人。培育认定的2家县级返乡创业园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孵化创业实体项目51户,带动就业248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90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8人27.5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公益岗位3537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537人,其中安置脱贫劳动力(含监测户)就业2954人。收集发布见习岗位265个,推荐高校毕业生及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132人,发放一次性见习补贴74.24万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6%。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不够全面。二是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面临较大挑战。(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脱贫户和监测户中要放置个人享受就业帮扶政策清单彩页,其中重点做好务工交通补助政策的宣传,重点做好免费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补助、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五项政策的宣传落实。二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实施专项就业计划,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树牢就业优先导向,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村)30个,千方百计稳岗就业。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25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二是精准帮扶稳岗拓岗,压实就业帮扶责任。重点聚焦帮扶监测对象(三类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后续扶持,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1万人以上,全县有劳动力的脱贫户(搬迁户)家庭每户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乡村公益性岗位发挥兜底作用,全县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含监测户)就业不少于2950人。三是聚焦就业重点群体,防范失业减收风险。聚焦脱贫监测对象、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落实“一对一”就业援助。强化“1131”指导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鼓励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就业服务。推广使用“汉阴零工市场”小程序,打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互惠互利的的网上求职平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