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阴县汉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负责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阳镇集镇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万佳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阴县汉阳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4.79万元 | 169.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单位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汉阴县汉阳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巩固衔接工作。动态监测帮扶方面,严格执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安排干部及时入户进行核实,确保符合要求农户纳入监测帮扶工作,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保证帮扶措施落实见效,对风险消除的监测户定期回访,确保风险消除的监测户不发生返贫风险。(二)农业工作。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开展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及农业专题培训课程,组织农业技术指导员提供全辖区全覆盖服务。构建“长短期结合”产业布局,推广富硒粮油标准化种植规程,建立烤烟种植示范基地。实施畜牧产业“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双轮驱动,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三)林长制工作。一是实行森林资源管理巡查制度,与各村签订森林资源保护责任书,明确人员负责林业各项工作。二是对9.0138万亩公益林和13.13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有序管理,并建设义务植树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组织林下魔芋种植技术培训,发展林蜂养殖、林下养鸡。四是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严格落实森林资源巡查。(四)水利工作。一是河湖长制工作。成立汉阳镇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按季度召开河湖长制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村级河湖长培训,与村级河湖长签订责任书。镇河湖长办人员不间断开展巡查河道,对出现问题的河段,立即督办。强化宣传,出动宣传车在各村宣传,在各河道沿线张贴长江流域重大支流十年禁渔期制度的通告。二是安全饮水工作。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对长红村、白庙村、交通村、大坝村、长岭村部分老旧或损毁的饮水设施进行新建、修复、改造,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组建应急送水服务队,制定旱季供水保障预案。开展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建立水源地保护巡查机制。(五)畜牧工作。实施第二批省级财政畜牧(生猪)专项资金项目,多方位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养殖户提供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开展技术指导,组织开展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镇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21户1005人,针对致贫返贫风险,精准制定落实帮扶措施,212户663人顺利实现风险消除。投入衔接资金824万元,涉及项目6个,已全部竣工,资金支付进度达100%。(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培育县级现代产业园区2个,县级家庭农场4个,县级示范社2个,新建养殖场5个。市级家庭农场1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个,年产茶叶50吨,收购26吨,加工成品茶24吨,产值288余万元。发展富硒粮油9400亩、烤烟800亩、养蜂1000箱、油茶600亩、羊肚菌50亩、养猪1.41万头、养牛0.29万头、养羊0.61万头、养鸡10.9万只,粮食产量1.033万吨,油菜籽产量0.2547万吨,蔬菜总产量1.5571万吨,生猪出栏1.9万头。活畜禽产地检疫牛1949头,猪9820头,白条肉抽检2800余公斤,让广大群众吃上了放心肉。(三)改善生态环境。实施林长制,镇级林长巡林160余次、村级林长巡林2400余次,全年立案查处滥伐林木、改变林地用途案件4件;对9.0138万亩公益林和13.13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有序管理,建成1个义务植树基地。实施河湖长制,组织村级河湖长培训1次,与村级河湖长签订责任书,镇河湖长办人员巡查河道次数达173次,镇级河湖长针对各分管河流每周1次,各村巡查次数皆达100次以上,全年制作警示牌300余块、出动宣传车在各村宣传170余次、在各河道沿线张贴长江流域重大支流十年禁渔期制度的通告100余份。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减少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对河湖长管理有待加强,个别河段垃圾清理不够及时。2.产业发展规划待优化,开发特色产业未更好的贴近村情。3.衔接资金项目竣工后,项目资产管护力度有待加强。(二)改进措施。1.加强督促力度,对河湖长履职情况进行不定期巡察,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并建立清单考核机制,倒逼巡河工作的落实。2.根据各村村情差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推进烤烟、羊肚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进一步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促进村集体及农户增收。3.严格按照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要求,落实专人及时完成项目移交、管护等工作,制定项目资产卡片、移交清单、签订管护责任书,定人定责做好资产管护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严格履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职责,对全镇监测对象进行精准施策,保障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二是做好2025年巩固衔接项目库管理工作,督促各村做好项目入库资料的收集归档,督促项目实施进度,并按要求做好公告公示。三是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拓宽用人渠道,从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及退伍军人中选拔懂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优秀人才,成为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四是提升村容村貌。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打造示范点建设。常态化开展村庄“八清一改”,发动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力争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加强污水巡查力度,对农村池塘沟渠等公共水体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加大对农户、企业、养殖场等地监管力度,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资产负债表年末净资产合计为169.31万元,较开办资金增加159.31万元,原因是项目工程未竣工验收102.31万元,因公共资产移交57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