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阴县> 汉阴县文物管理所(汉阴县三沈纪念馆)

汉阴县文物管理所(汉阴县三沈纪念馆)

发布时间: 2025-03-29 22:03
单位名称 汉阴县文物管理所(汉阴县三沈纪念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资源普查、登记、利用,文物安全保护,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展陈,文物展览及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汉阴县城关镇永安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于莎
开办资金 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5万元 44.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4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举办单位和住所。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常规管理,注重细节落实。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消防安全等规章制度,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在消防安全方面,定期对文管所库房里的文物进行检查登记,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对馆内外开展日常安全巡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和消防知识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二)坚持抢救第一,推进文物项目和落实文勘前置。1.实施文物保护工程,整治消除文物险情。2024年,汉阴文庙大成殿保护维修工程全面完工,三塘观音堂抢险修复工程正式开工,汉阴城墙(含文峰塔)保护修缮工程启动公开招投标程序。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安康市土地供应文勘前置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落实文勘前置审批工作,全年审核矿权、建设项目20起,土地出让23万平方米。实现了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双促进”。(三)筑牢安全底线,持续做好文物安全普查工作。经积极争取,汉阴县被列入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县。高效落实省市有关文物普查工作要求,及时成立汉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专班,印发《汉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部署安排文物普查支援保障工作,充分利用视频号等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动员,于2024年4月至5月高质量圆满完成文物普查任务。7月30日,相关经验在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议上分享。(四)努力做好博物馆工作,宣传优秀历史文化。1.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文化共融博识共享”——三沈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系列活动,共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10000多份。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汉阴近百余名中小学生到馆开展系列研学活动,活动通过参观纪念馆、诵读《三沈颂》、趣味拼图大比拼、有奖问答等环节,唤起孩子们探究历史文化的兴趣。同时,三沈纪念馆以端午、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为契机,联合县城、乡镇5所小学开展“爱意浓浓粽享端午”、“盈月揽芳华月圆满中秋”等特色主题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魅力。2.开展“传承优良家风感悟家训文化”、“传承三沈家风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优秀家风创新劳动实践”等研学教育活动,吸引来自市县近12所学校350余名学生到馆参观学习。在七一、十一小长假前后两馆迎来参观热潮,来自省市县300余家机关单位近1.5万余名党员干部到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三沈文化,传承三沈精神,赓续精神血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年免费开放325天,共接待参观者8.9万人次,其中,中小学生参观2.2万人次,激发公众参与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圆满完成中、省、市领导重要接待参观讲解工作,均能做到规范、整洁无纰漏,并结合清明、端午、中秋、五一、十一长假及市县节庆活动高质量保障开放接待工作,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大课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文博队伍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越来越专业的文博工作形式,对业务能力要求更加凸显。2.三沈文化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三沈文化研究进展缓慢,仅靠每年与三沈亲友取得联系获得一些研究资料,自身的研究处于被动。(二)改进措施:1.馆所强化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在人才培训方法形式上力求有所突破,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深造,提升队伍综合能力。2.三沈文化研究方面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创造一切机会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为馆所工作人员争取业务学习的机会。四、下一步工作思路。2025年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博事业,下一步将按照省、市、县局工作安排部署,一是加快进度完成三塘观音堂抢险修复工程施工,确保通过上级验收。启动汉阴城墙(含文峰塔)保护修缮工程,消除文物险情。二是挖掘馆藏文化价值和三沈文化内涵,创新展陈方式,打造博物馆展览品牌。三是发挥三沈纪念馆阵地作用,加强对三沈文化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四是配合旅游部门拓展精品旅游线路,讲好三沈故事、汉阴故事,传承好历史底蕴。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我单位开办资金为60万,2024年末净资产为44.09万元,较开办资金减少15.91万元,原因是固定资产折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月,被陕西省教育工委等十部门命名为“陕西省‘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爱国主义专题)”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