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西城小学

宁强县西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9 21:38
单位名称 宁强县西城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宁强县汉源街道办七里坝新区
法定代表人 张思凯
开办资金 337.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7.1万元 337.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始终将德育置于首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参观红色纪念馆、讲述革命故事等,让学生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环境卫生、纪律秩序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径,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在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如书法、绘画、舞蹈、科技、体育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重视教师培训,制定了《新教育实验种子教师培养三年规划》、《骨干教师梯级培养规划》,现已涌现出县级教学能手5人、学科带头人1人。(三)体艺卫工作蓬勃发展。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课,组织学生开展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外活动等,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举办校园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赛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重视艺术教育,加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绘画比赛等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定期对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卫生。加强学生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绿化,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在校园内设置图书角、宣传栏、展板等,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以及师生的优秀作品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发挥育人功能。(五)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职责,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意识,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不断加强和深化学生安全意识,构筑师生安全屏障。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安全教育课。开展紧张疏散、逃生自救等演练,加大对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被汉中市教育局、汉中市消防救援大队命名为“汉中市消防安全示范校”。(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后勤服务。配备空调12台,全面解决了学生教室内取暖及降温问题;投入91万元新建了创客活动室,为部分功能部室添置了仪器设备;投入10万元购置了学生躺椅,改善了低年级学生在校午休条件;南通市崇川区秦灶市政队捐赠乒乓球桌4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内配设施先进齐全,美丽环境浸润心灵,童真文化滋养成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全年累计45人次,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被县教体局授予“义务教育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宁强县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督导评价中,量化考评结果为A级。(二)所有教学班全配备了新空调,全面解决了学生教室内冬季取暖、夏季纳凉问题;(三)校园餐管理,先后迎接了县内十余所学校的参观交流、接受了市县多次检查并给予高度好评,被汉中市教育局授予“营养餐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部分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难以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2.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充分,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3.学校的周边环境整治不力,驾校练车、小摊摆卖无法制止。(二)改进措施:1.完善课程建设。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组织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2.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大对校园信息化建设投入,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3.紧密联系市场监管、交管部门,配合做好校园周边治理,确保师生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质量。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服务。(五)加强家校合作。进一步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成果,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