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监测、检验保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东沙金苑路北榆阳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袁浩 | |
开办资金 | 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5.46万元 | 434.7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夯实责任,严把风险监测第一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要求,我中心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为重点,面对全区主要果蔬生产基地,对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针对产地环境、特色农产品开展专项检测61批次,其中灌溉水检测4批次,土壤检测4批次,红薯重金属(铅、镉、铬、汞、砷)检测12批次,苹果、香瓜、草莓“四剂”(膨大剂、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检测41批次,合格率100%。全年区级抽取蔬菜、水果等定量检测样品694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98.7%,定性检测样品2048批次(其中酶抑制检测1572批次,胶体金检测476批次3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8%。配合中省市抽检451批次(其中国家级抽检6批次,省级抽检148批次,市级抽检农产品样品297批次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9.5%。(二)强本固基,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中心实验室承担着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任务,2022年取得CMA、CATL“双认证”以来,实验室运行步入正轨。连续三年,实验室定量检测数量稳步增长。2024年,完成农药残留定量检测293批次,占区级抽检总数42.3%。其中,不合格3批次,合格率98.9%,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行稳致远。同时顺利通过2024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盲样考核。(三)品牌引领,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亮点工作)根据年初任务,今年新增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特质农品2个,现已成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个(榆阳羊肉、榆阳红萝卜),特质农品1个(旺兴土疙瘩马铃薯),其余正在审核。绿色食品认证6个产品(绿兴农业科技的山药、塞北古郡的高粱米、众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甜蜜家庭农场的苹果、桃和梨)。截止目前,全区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4个,授权企业44家,获证产品面积7万多亩;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7个,认证企业13家,核准产量3.2万吨。针对获证的“榆阳高梁”、“榆阳草莓”、“榆阳苹果”、“榆阳红薯”、“榆阳南瓜”等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从产业视频宣传、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同步发力,设计制作“榆阳苹果”包装箱1.8万个,制作宣传短视频五个,提升产品品牌形象。同时,精心组织榆阳优质农产品及生产企业在北京、河北、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参加各级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推荐活动,首次代表榆阳区政府以“品大美榆阳自然之味、揽天府农品绿色之美”为主题,组织15家企业、14类产品参加成都农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四)久久为功,持续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全面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持续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今年全区新增97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合格证试行名录,全年累计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5.7万余张,带证上市农产品7659吨。组织纳入平台的生产企业参加追溯与达标合格证、易追溯易监管业务培训2批次,参加培训人数达300余人。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五)狠抓落实,完善乡镇监管站建设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的“六有”标准,今年在金鸡滩镇、麻黄梁镇、上盐湾镇、小壕兔乡新建4个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并配置相应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督导、巡查、抽样、办公所需的设施设备,切实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条件和监测能力。截止目前,我区19个乡镇监管站按照“六有”标准全部建设完成,均已投入使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覆盖率达到100%。(六)以点带面,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24年经各乡镇推荐,我中心遴选具有生产规模的4个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为鑫瑞家庭农场的南瓜、许艳峰家庭农场的谷子、兴旺家庭农场的马铃薯、绿尚农机合作社的时令水果,总面积330亩。按照创建方案,项目现已全部完成。(七)服务为民,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一是编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守护您的舌尖安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重要农产品农药使用指南”技术手册各1套。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以“科技之春”“榆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和例行风险监测下乡抽样为契机,在牛家梁镇、鱼河镇、社区等地通过悬挂普法宣传横幅,发放农安法手册、知识宣传单、宣传品600余份,现场讲解新法中的重点内容,宣讲农产品安全科普知识。开展“你指定我检测”进社区活动,现场速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16批次,群众咨询服务100余人次。二是开展保密、禁毒、扫黑除恶等各类宣传。三是全年在榆林市农业农村局、榆阳区政府门户等网站发表新闻宣传稿件20余篇,内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监测情况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常态化监管、品牌宣传、科普宣传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我中心工作的满意度。二、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存在问题1.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较被动,合格证推广困难。一是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虽然出台多项政策和文件,但却没有形成联动效应,尤其市场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查验制度,依然实行原来的追根溯源机制,没有形成倒逼机制。二是消费市场没有宣传到位,消费者没有形成查验合格证的习惯,最终合格证对农产品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导致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的积极性不高。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难由于我区南北地域不同,生产模式差异较大,一些生产企业存在重拿证、轻质量安全管理,不注重全程质量控制,有标不贯标,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3.部分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种植企业有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思想,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以药试病”“用药保收”的思想依然存在,不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甚至使用禁限用农药的现象偶有发生,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二)建议1.严格落实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协调对接市场监管部门,推动相关法规制度落实到位。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激励机制,提高农产品优质优价,激发生产经营主体使用合格证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以示范基地、质量认证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依托创建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绿色食品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标识授权等措施,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原则按标生产。将标准演绎形成简明易懂、易于操作的生产规程和生产质量管理手册,并通过小视频、挂图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培训,不断提高标准应用能力。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宣传力度在做好例行监测的同时,要针对特殊时段,特定农产品加大产品抽检和生产基地执法检查力度,督促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记录,落实好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企业自检制度,对抽检和自检不合格农产品一律推迟上市。同时,针对禁限用农药和我区农产品生产者用药习惯,明确隐患风险,靶向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三、2025年工作计划(一)农产品检测。确保检测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质量检测工作,计划定量检测样品700个,定性检测样品2000个,向省市送样品不少于570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二)品牌创建。持续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工作。力争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认证绿色食品3个。制作宣传短视频、统一设计制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包装箱,举办榆阳优质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鉴宣传活动,组织榆阳优质农产品参加农博会、绿博会、丰收节等各种展销对接会。(三)网格化监管。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加强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队伍,结合实际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强化指导督促检查,压实各乡镇农产品监管责任,充分发挥乡镇网格化监管作用。(四)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持续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依法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五)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动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典型作用,力争新建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4个。(六)实验室扩项。完成实验室方法GB23200.113《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扩项认证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22700096005有效期至:2028年02月09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证书编号:[2024]农质检核(榆)字第0001号有效期至:2028年06月1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