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牧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动物疫病监测、分析、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安全监测,畜牧防疫体系指导 | |
住所 | 榆阳区新建北路153号 | |
法定代表人 | 乔文军 | |
开办资金 | 67.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8.07万元 | 51.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根据区畜牧兽医局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和重点工作部署及分解任务完成情况做以下汇报。畜禽防疫工作根据秋防汇总,猪存栏19.9万头,口蹄疫应免19.3万头,实免19.3万头,猪瘟应免19.4万头,实免19.4万头;羊子存栏147万只,口蹄疫应免130.7万只,实免130.7万只,小反刍实免101.1万只,布病应免118万只,实免118万只,黄牛存栏11.1万头,口蹄疫应免10.2万头,实免10.2万头;奶牛存栏0.2万头,口蹄疫应免0.15万头,实免0.15万头,鸡存栏138.3万羽,禽流感应免138.2万羽,实免138.2万羽,新城疫应免95.7万羽,实免95.7万羽。秋防严格要求免疫密度达100%,挂标率达100%,各项疫苗抗体免疫合格率达70%以上。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中心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科级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乡责任制;以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为指导,分别对两季防疫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并在防疫过程中进行分片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技术干部实行微信群管理,把每天的工作照片发在微信群,对督查过程中发现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定时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广好的做法;四是技术干部督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做出具体安排,落实责任,确保防疫工作按时有序进行。2.认真搞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春秋两季防疫前,各包乡技术干部对所包乡镇农牧站人员、防疫员进行两次系统培训。内容主要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炭疽、布病等疫病的防控知识和疫苗保存、免疫注射操作、应急反应处理、档案资料填写、可溯源体系建设、各类动物的免疫注射、采血技术等,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防疫员的实践操作技能。3.加强疫苗储运管理,确保疫苗效价。我区所有疫苗由冷藏车及时为各乡镇统一配送,各乡农牧站都能按照要求用冷藏箱运输疫苗,用冷藏柜、冷冻柜储存疫苗,做到适温保存,保证了疫苗的质量。4.加强免疫标识管理,建设可溯源体系。建立了严格的耳标发放管理制度,对各乡镇领取的耳标都有详细的记录,并录入电脑实行网上发放,各乡镇农牧站都能实行网上签收,严格耳标管理制度,对发放和使用的每一枚耳标都有详细的记录,破损的耳标也都按号收回,确保耳标不外流。疫情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1.定点流调情况:今年,我区固定五个监测点,孟家湾、鱼河峁、镇川、金鸡滩、小壕兔进行了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统计共计168份,及时掌握了疫情动态,为更好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有效依据。2.专项流调情况:1.布病流调,羊养殖场(户)26 份,奶牛、肉牛 24 份。2.诊断流调15次,疾控中心提供人间感染布病25例,我中心对报告来的疫情、布病病人及检出的阳性羊只、两病监测出的阳性牛等都进行了常规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消除疫情隐患。3.是向省市疫控中心送样监测:共采集鸡血清、鸡咽拭子、泄殖腔拭子各120份;采集羊口腔拭子120份,OP液120份;猪全血50份,猪场环境样、粪便、屠宰场畜禽运输车等共计400份,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病料采集任务。非洲猪瘟监测工作一是抓好防控措施的落实,提高认识,毫不松懈做好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周报制,开展上门排查、监测工作;二是严厉打击生猪及其产品违规调运;三是严格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工作,生猪调运车辆、养殖场(户)要按科学的消毒方法,严格开展消毒,消灭病原并做好相关记录,努力消除疫情发生风险隐患,继续开展环境清洁、消毒灭源和禁止泔水喂猪三大行动。四是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强化监管责任、夯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确保防控措施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督促监管到位,建立层层抓落实、合力抓防控的责任体系。两病(布病、结核病)监测今年按照区畜牧兽医局安排,我们对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了羊子布病血检,奶牛的布病、结核病检测。截止12月份,我中心先后在19个乡镇、2个办事处,312个场(户)中抽检羊子46228只,检出阳性羊195只,扑杀阳性及同群羊222只;抽检黄牛1238头、奶牛1278头,布病检出阳性奶牛11头,扑杀阳性奶牛11头,结核抽检奶牛1522头,奶牛结核无阳性。真抓实干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单位选派三名同志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队,进一步紧密配合村“两委”班子,通过座谈调研制定帮扶计划,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开展。积极推动各项惠民政策、争取财政奖补,落实所有农户常规性走访,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类帮扶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工作中重点帮助解决脱贫户、监测户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问题。定期走访慰问脱贫户,宣传政策、送温暖,激发内生动力。六、宣传工作针对有些养殖户对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的问题,我中心印发了宣传资料,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在牛家梁、红石桥、孟家湾、小纪汗、补浪河、巴拉素开展了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活动6次,开展了“兽医是不可或缺的卫生工作者”主题宣传活动1次。集镇散发宣传资料、发放布病防护物资多种方式宣传,今年制作宣传彩页10万份、宣传袋3000份,500个水杯等宣传物资,印制养殖场档案4500本。同时,建立了人间、畜间齐抓共管同防同控机制,收到良好效果。七、“先打后补”强制免疫试点工作依据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发的《陕西省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暂行方案》和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印发《陕西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2024年榆阳区辖区内共有11家规模养殖场户通过“陕西省智慧动监”系统“先打后补”模块上传免疫信息及证件,经审核符合“先打后补”经费补助要求的共4家,共计疫苗补助资金为216257元。于12月月底前,均已将补助资金拨付到相关规模养殖场户。八、上级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工作在认真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行政工作,单位所有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参与社区共驻共建等工作。圆满完成区委区政府和局总支下达的其他指令性工作。九、工作亮点1.今年我中心兽医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顺利升级为二级兽医实验室。大大增强了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在我区肉羊肉牛提质增效和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加大兽医实验室检测力度,全年羊子布病检测数量达47000多只,出具检测报告168份。2.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供应充足,为控制地域性疫情零星的发生,今年我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50万头份,全部发放给各乡镇农牧站和养殖场(户),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11月份,局领导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榆林市榆阳区交通运输局划转防护物资,鞋套12800双,手套10000双,防护服12000套,大大减轻我区物资储备的压力。3.今年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中,顺利创建成功布病净化场3家。其中上河三农集团国家级布鲁氏杆菌病净化场的创建,陕北白绒山羊育种有限公司和陕西新中盛农牧有限公司省级布鲁氏杆菌病净化场的创建,陕西新中盛农牧有限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布鲁氏杆菌病净化场的创建工作。4.工会为改善职工文化生活,提升干事创业能动性,我单位向总工会申请了职工书屋,采购了书架、桌椅,书籍,投入资金共计22000元;为做好共驻共建工作,拿出3000元用于幸运联社小区建设,端午期间慰问所在辖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我中心办公用房面临拆迁,院墙部分已被拆除,院落破旧,二楼办公实屋檐漏雨,单位沿街路面停满车辆,有时妨碍本单位车辆进出,办公环境差,急需解决。2.乡镇兽医机构改革,小纪汗、马合、岔河则、镇川、鱼河、大河塔、青云、孟家湾等乡镇新任农牧站站长对畜牧兽医知识和技术掌握的少,对动物防疫知识学习的不够全面,动物防控工作安排相对滞后,村级防疫员变化大,实践操作技能不规范,建议区财政拿出专项资金,2025年对村级防疫员进行实践技能培训。3.我中心高学历人才短缺,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技术人员老中青出现断层现象,建议招聘动物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同时,加强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补齐中心高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断层短板。十一、2025年工作计划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加强春秋免疫和督察验收工作。通过集会、专题会议、多媒体等宣传方式,增强防疫责任主体意识,实现自养自防目标。要求强免病种和全面免疫病种群体免疫密度达90%以上,应免密度达100%,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2.两病监测。严格按照两病监测的程序操作,做好布病监测和奶牛结核皮变试验,同时加大新调入的牛羊疫病监测力度,对新购入的湖羊和肉牛全面进行布病监测。3.兽医实验室。兽医实验室已升级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此期间,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明确上墙。明年要引进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抗体监测力度和频次,创造条件力争开展病原学快速检测。4.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全区疫病流行情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每个乡镇春秋至少个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年底前召开疫情分析总结会,对我区可能发生的动物疫病,提出预警,因病设防。5.做好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全区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全面推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2025年通过专题培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政策解读、宣传、推广,确保养殖场户应知尽知。6.加强宣传。全面提高养殖场户对养殖预防等知识的全面了解,提升养殖场户预防疾病的意识,减少疫病的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