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劳动保障执法监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劳动力市场的监督检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违规行为投诉。举报的受理;劳动保障违法案件查处 | |
住所 | 榆林市红山电厂南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谷刚 | |
开办资金 | 74.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5.41万元 | 16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劳动监察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5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情况2024年,我区抓实日常监管、全力落实制度、推动源头治理,全区根治欠薪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于八月份代表我省圆满完成“国务院2023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地考核工作”,实现“0失分”目标。截止目前,我区共检查用人单位402家,涉及劳动者2.68万余人,开展“双随机”等专项行动8次,监督在建项目349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25个,国企投资项目109个,社会投资项目115个),评选劳动保障诚信单位1家,安薪项目4个,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单位2家,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563份,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2份,处罚金额33.4万元,追缴社会保险1000余万元。全年共接收各类渠道欠薪线索4777条,经整理共有有效线索1065条,已全部办结,共清欠2211人2552万余元,时限内案件办结率达到100%,智慧监察平台案件同步上传率达到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2024年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源头治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牢牢掌握欠薪工作的主动权。一是完善预防体系。以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主线,严格在建项目工资保证金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名制管理等各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重要制度,落实工作责任,打牢治欠工作基础。二是坚持数据赋能。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全部纳入“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统一管理,做到“开工一个,录入一个”,提高平台监管覆盖率,实现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全链条线上监管,动态消除制度未落实问题预警,及时处置欠薪预警信息,确保欠薪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推动根治欠薪工作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从源头防范和化解欠薪风险隐患。三是抓实预防底线。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进工地、进企业活动,引导用人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组织抓好“开工第一讲”,通过约谈、座谈、一对一宣讲等形式,现场讲解根治欠薪工作制度、劳动用工法律法规政策,解决施工单位“不知道、不掌握、不规范”的难点痛点问题。四是加强隐患排查。主动联络相关职能单位开展执法整治行动,及时解决欠薪问题,强化对各施工项目、施工单位的专项检查,通过建立台账、每月现场检查、制作谈话笔录、电话回访等工作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二)严格执法,及时纠治。一是畅通举报渠道。进一步优化举报投诉热线24小时不间断服务,打造“网络+窗口+电话”三端融合维权服务渠道,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信访交办、网络舆情、群众投诉举报线索为重点,建立欠薪案件线索查处工作台账,大力运用电话调解、网络调解等手段,高效妥善处置劳资纠纷举报投诉案件。二是优化办理流程。提升受理和转办效率,形成实时受理、及时交办、快查快处、质量回访的工作闭环,全面提升案件办理速度、办结质量及群众满意度。三是强化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各种惩处手段,尤其是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欠薪违法行为符合列入联合失信惩戒名单管理的,应列尽列,予以曝光。会同人民法院等单位选取欠薪典型案例集中曝光、以案普法。对发生欠薪行为的用人单位倒查劳动保障各类制度落实情况,一经查实,一案全查。(三)建强队伍,提升素质。一是提升能力素质。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将行政处罚法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工根治欠薪业务培训,交流学习体会,探讨工作规律,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二是锤炼过硬作风。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质量提升、速度提升、效果提升。坚持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过程中磨砺作风,培养干部。三、存在的问题(一)劳资双方关系不和谐。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经营不景气,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导致部分企业无力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欠薪事件时有发生。从农民工角度看,部分劳动者责任意识不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随意性大,不容商量,完全不遵守劳动合同约定,说不干就即刻离开,用人单位因客观原因迟发几天工资就群体上访,这些问题给用人单位正常生产和劳动保障工作都带来严重影响。(二)违法分包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建筑法,分包单位不得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施工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低价、让利、垫资施工等方式竞争,经营风险就转嫁给劳务企业。有些施工企业为追求利润,允许以挂靠形式承接工程或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以包代管,对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建设资金被层层盘剥,这一切的后果,就导致农民工成为债务链条中的最终受害者。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并举。一方面要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在宣传的方式和效果上下功夫,真正使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企业和劳动者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威性。(二)建立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诚信评价机制。推动企业依法建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劳动保障管理模式,增强企业诚信守法的意识,逐步大力推行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建立企业守法诚信档案,对有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对用人单位诚信评价制度的施实,使企业达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三)做好综合协调,争取部门支持。一是加强与发改局、财政局等单位协作,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规定,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国企项目全方位、全流程监管,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消除欠薪隐患。二是加强与住建、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协作,加强建筑用工实名制管理。三是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协作,做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的接受和及时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立案侦办,保持对欠薪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