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组织实施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文物的修缮及保护利用长城遗址的日常管护和巡查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馆藏文物的修复、流散文物的征集收藏基本建设工程前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 | |
住所 | 榆阳区长安路5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晓坤 | |
开办资金 | 100.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7.38万元 | 77.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1.文物宣传工作(1)线下宣传工作。共开展线下宣传活动45次,其中利用三下乡宣传活动以及传统节日节点,开展线下宣传活动7次,发放了宣传资料1200余份,发放宣传用品共计1500余份;4至9月聘请榆林市长城艺术团共同在长城沿线乡镇办事处开展文艺演出宣传共38场次,同时与长城沿线9家企业及沿线500余户居民签订了长城保护告知书。(2)馆藏文物线上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制作了5期题为“榆阳瑰宝|走进历史的殿堂,感受文明的脉搏”系列宣传文案,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2.文物巡查及保护(1)日常巡查检查长城巡查及问题整改情况:2024年对榆阳区长城遗址按月完成全线巡查任务,利用无人机对长城重点地段进行抽查航拍,累计航拍对比15次;全年长城遗址巡查17248人次;对巡查中发现长城本体7处风沙侵蚀自然产生安全隐患的马面敌台上报主管局并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修缮方案。同时在长城检查过程中共发现已整改或立案的安全隐患问题共12处,其中已整改9处,移交执法队立案处罚3处,对4名未履职到位的长城群保员予以解聘,扣除补助并在长城保护员工作群中进行通报;针对年初榆林市长城资源调查问题清单,梳理统计榆阳长城资源问题949处,其中本体194处、保护范围内517处、建设控制地带内238处,相关乡镇和部门已对本体的194处问题全部认领;全年共整改隐患问题66处。(2)文保单位巡查及保护工作①文保单位巡查检查情况。全年对榆阳区各级文保单位共巡查216场次,出动巡查人员150人次,配合完成节假日及两会前后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督查、全区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防范等检查,全年发现隐患问题6处,及时上报并建立了文物安全台账,对6处隐患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加强各级文保单位属地管理责任,联合当地乡镇政府与群保员签订文保单位安全保护告知书38份,加强对文保员的日常监督检查,完成对文保员的考核工作,对2名履职不到位的群保员予以解聘并扣除相应补助。②文保单位消防演练及四有工作。5月份我所在青云镇青云寺举行了文保单位古建筑消防安全培训及消防演练活动,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组织能力和处理能力。完善中省级文保单位科学记录档案共14处,补充市、县级文保单位科学记录档案共11处,有效提升了文保单位“四有”建设水平。(3)榆林卫城巡查及隐患整改工作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榆林卫城内5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以及97处四合院文物点的基础档案,并巡查省级文保单位179场次、市县级文保单位68场次、文物点816场次。同时配合区消防支队对卫城内省市文保单位进行专项消防检查。按相关文物保护要求,9月份我所经属地办事处推荐,新聘用群保员志愿者36名,其中省保单位10名、市县保单位2名、文物点24名。10月份对新聘群保员开展了集中培训,并对古城内文保单位及四合院文物点配备了二维码巡查牌。3.重点项目推进实施情况(1)配合区文旅文广局推动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包括榆阳常乐堡至走马梁旅游复合廊道项目、明长城—常乐堡至走马梁保护修缮工程以及建安堡长城文化公园核心展示园建设项目。(2)红石桥明长城冲沟修缮工程已完工;战国秦长城-肖家峁敌台抢险加固项目已完工;常乐堡遗址城墙保护修缮工程(二期)目前正在实施当中。(3)古城六楼日常养护项目已全部完工。(4)榆林古城五楼一塔及梅花楼古建筑群变形检测项目实施完成。(5)榆林卫城马店巷10号院民居照壁保护修缮工程现已完工。(6)清净寺古建筑群抢险加固工程实施完成。(7)明长城-归德堡遗址(中心楼)抢险加固项目正在向省文物局申请资金;常乐堡东瓮城及南墙体抢险加固项目准备进行招标确定设计方;麻黄梁三处明长城单体抢险加固项目和金刚寺古建筑群抢险加固项目,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8)古城大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项目已协调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区文投公司完成考古勘探工作,目前方案已报省文物局进行评审。4.馆藏文物保护及管理工作(1)严格落实文物库房管理制度。每半月对各类消防、技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完善安全检查记录表和出入库记录,建立了文物安全季度台账,全年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同时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责任人,建立健全了2024年度的文物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文物库房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8项规章制度,制定了2024年文物库房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文物库房防汛应急预案及防震安全应急预案并通过专家验收。(2)完善文物基础信息。进一步完善“榆林市文物综合监管平台”954件组文物的相关内容。同时清点统计了未上账文物560组742件,按时上报主管局,建立了未上账文物的基础信息藏品档案。对现藏石刻进行分类统计,整理了57件组石刻的基础信息、碑刻录文、照片等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石刻的工作档案。同时配合省文物局对库房内五组石刻开展拓印工作。(3)借展文物合同续签。对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借展的32组文物以及榆阳区纪博中心借展的10组文物保存状况进行了现场检查,所有借展文物保存状况良好,并将情况上报主管局,经同意后续签了借展合同。5.基本建设项目报审工作严格按照行政审批工作流程,积极配合榆阳区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是否涉及文物的报审工作,全年共计出具文物初审意见报告29份,并对30个项目出具了考古调查勘探意见,所有基本建设工程均未发生未批先建现象,确保了田野文物安全。6.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选派5名业务骨干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过前期培训、试点普查等工作,我所派出的5名业务人员已逐步成长为各自普查分队的中坚力量,发扬了我所工作人员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获得了普查总队领导的一致认可。目前榆阳区范围内的野外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同时我所对四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报道,在榆阳电视台发布专题节目1期,在榆阳宣传视频号发布短视频5条。7.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派驻一名工作队员进驻上盐湾镇高家湾村,全年来出色完成驻村工作队的各项工作任务。我所根据工作实际,发挥专业优势,深化帮扶措施,党员干部对所帮扶的对象坚持每月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帮扶对象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其中实地入户走访10次,电话视频慰问2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为帮扶对象送去捐赠物资,并与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进行座谈了解,结合我单位实际,发挥文物赋能乡村振兴效应,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彰显乡村特色,研究高家湾村附近文物遗存的保护利用问题,传承乡村文脉,振兴乡村经济。8.党建工作及党纪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通过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自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来共集中学习16次,讨论交流4次,组织党员干部测验3次,案例学习7次。同时,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通过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签订党员承诺书、开展谈心谈话、观看红色主题电影等方式,引导党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及时查摆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二、本年度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选派5名业务骨干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选派人员发扬榆阳铁军精神,在工作能力和态度方面获得了普查总队领导的一致认可。二是完善中省级文保单位科学记录档案14处,补充市、县级文保单位科学记录档案共11处,进一步提升了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建设水平。三是对古城六楼实施数字化沉降监测,并加装安防设施,及时发现文物本体病害,确保古城六楼文物本体安全。四是为古城大街的文保单位及文保点配备群保人员36名,并利用巡查软件开展巡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古城文物保护水平。三、存在的问题1.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方式较为传统,学习方法较为单一,学习内容有时未能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2.现有办公场所及文物库房面积不足,不符合文物收藏存储要求,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求。3.文物保护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宣传方式和手段还较为传统,利用新媒体线上宣传能力还有所欠缺,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4.对于群保员的监督管理还不够严格,部分群保员存在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加强田野文物巡查及保护力度。2.继续做好馆藏文物的安全保护及数字化建设工作。3.加强文物宣传工作。4.配合做好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报审工作。加快文物项目建设考古文勘意见转报流程,对涉及文物项目主动跟进,为项目方提供咨询服务,提出文物保护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5.做好明年重点工作(1)继续配合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及资料整理工作。进一步摸清榆阳区文物家底,加强对四普工作的宣传报道,为四普队员提供支持保障。(2)加强长城保护修缮,配合协助区文旅文广局做好榆阳区明长城麻黄梁及大河塔段部分单位抢险加固工程。(3)配合文旅文广局完成古城钟楼李棠书画布展工作。(4)进一步加快长城隐患问题整改。积极配合主管局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推进长城隐患问题整改工作,重点做好长城本体隐患问题整改。(5)做好榆阳古城传统建筑及文物研究展示中心的建设工作。(6)协助区文投公司做好完成古城大街雨污分流提升改造项目的报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