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发布时间: 2025-03-29 18:10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监督检查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
住所 榆阳区金沙路与恒安路交叉路口
法定代表人 谢军
开办资金 298.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64万元 101.14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公益 从业人数  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法人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榆阳区年度新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154份(其中省批项目4个,市批项目28个,区行政审批局审批项目122个)。接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初步设计34份,监测报告174份,生产建设单位治理人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面积约1560公顷,总体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90%以上。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0.223亿元,财政收缴1.9729亿元,共计2.1959亿元。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全覆盖、问题全发现。全年共下达检查意见124份,下达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整改通知88份。核查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项目177个,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自主验收公告12批次,共102个项目。规划建设毛乌素沙地榆阳典型区段一站多点,全面覆盖”土壤风蚀监测网络。已建成榆阳区水土保持检查监督站讨讨滩全自动智能风蚀监测站,榆横矿区小纪汗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风蚀监测点、沙地现代农业种植场监测点、榆神矿区牛家梁煤矿疏干水建设项目风蚀监测点等8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榆阳风沙区资源开发、现代农业、新能源项目等重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全覆盖。建成“沙地风蚀监测网络站点和水力侵蚀监测网络站点为骨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为基础,重点区域临时水土保持观察点为补充监测网络体系,谁有法定水土保持监测义务,谁承担负责监测责任的运行机制。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远程视频监管和信息化建设。2024年,曹家滩煤矿、小纪汗煤矿等4家重点生产建设单位纳入水土保持远程视频监管网已有煤矿、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15家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纳入远程视频监管,完成部、省3批次124个卫星图斑核查任务,整改销号违规项目12个,整改销号完成率100%。2024年初,根据《榆阳区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榆阳区水利局和榆阳区检察院水行政综合检查执法和检察公益诉讼第一次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制定了年度水资源、河道管理、打击非法采砂检察公益联合执法行动计划,讨论研究水资源典型违法案件查处依据和自由裁量参考标准,为全年水行政综合检查执法创造良好开局。根据《榆阳区建立健全“河长制”+“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主动协调水行政综合检查执法联动单位,榆阳区人民检察院、榆阳区公安局、榆阳区水利局联合出文《关于开展2024年河湖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河道“清四乱”、河道采砂违法违规查处、防溺水隐患排查整改等三个台账清单。完成了榆林市用水总量和强度双考核有关水行政综合执法内容的材料整理说明和榆阳区司法局推行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和执法依据目录制定。确保水事违法行为“及时发现、依法打击、精准防控”。严厉打击侵占河湖、非法采砂、非法取水等水事违法行为,取得积极成效。彻底改变了水行政执法能力不足、魄力不够、动力不强等问题。全年共接收上级部门督办和榆林市12345热线工单任务3件,办理完成3件,完结率100%。处置河道“四乱”问题5个,调解水事问题9个;收到水资源类违法线索14件,河道类违法线索4件,立案调查12件,已结案8件,中止调查1件,正在调查3件。全年共收缴罚款18.8万元,扣押大型挖砂机械3台,面向企业负责人召开水利法规宣传约谈会1场。取得经济效益。通过整改违规项目,减少土地流失面积,保护农田,推动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新增林地、草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减少因灾害导致的损失。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一)监管体系尚不完善1.监管力量薄弱,专业人员不足,难以满足全域覆盖需求。2.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不畅,部分案件移交滞后,震慑力不足。(二)技术支撑能力有限1.高精度监测设备不足,早期预警能力有待提升。2.“智慧水保”平台功能尚未完全开发,数据分析与成果应用效率较低。(三)社会参与度不足1.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对政策知晓率低,整改落实不到位。2.公众宣传教育形式单一,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四、下一步打算1、继续加大水利普法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补充丰富基地宣传内容。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科技下乡”、“法律颁布实施周年”等各种专项活动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治水理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水利法规重要条文内容、技术要求、社会经济重要意义等方面的宣传内容。结合水利专项行动,开展有针对性宣传。如在河湖“清四乱”、打击非法采砂活动、黄河流域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典型区域、特定人群、对应单位开展水利法规宣传,为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严格执法的环境。(2)开展水土保持高质量信息监管机制建设。1、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重点生产建设项目远程视频监管覆盖率达60%以上,水土保持重点重点监管建设项目区域远程视频监管达到80%以上。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改造信息化中心,满足新时代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需要,实现部、省、和黄委会卫星图斑信息化监管平台一体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检查监督执法管理信息化。(3)规范执法检查。严格按照国务院近期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一是明确检查依据:依据相关水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确定检查范围、内容和标准,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规定的具体要求。制定计划方案,涵盖检查目的、对象、时间、人员分工等,详细安排好各环节。进行提前告知,按规定适时通知被检查对象,使其知晓检查事宜做好相应准备,但涉及突击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等特殊情况除外。二是检查实施阶段要亮明身份:检查人员需出示执法证件等有效身份证明,确保执法的合法性、严肃性。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开展,运用合法合规的检查方法,如实地查看设施状况、查阅台账等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等。准确记录检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相关数据等,必要时可拍照、录像留存证据。(4)推进陕西师范大学榆阳合作项目建设。榆阳区委、区政府非常支持重视陕西师范大学在榆阳的各项科研工作。我们将把榆阳陕西师范大学地校合作水土保持科研项目当做检验“三个年”活动成效的重要工作。一是聚焦草滩风沙风蚀区检测规划网建设、水土保持监管信息化等方向,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与研究场地,开展长期研究工作。二是整合双方资源,围绕水保生态修复、智慧水保等热点,分工协作完成研究任务,共享科研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对接,高校定期梳理可应用的水利科研成果,向我们推介,水利部门评估后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三是共同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水利部门员工,双方合作开展新技术、新规范等方面的培训课程,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培训,确保新技术能顺利应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