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3-29 18:0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党的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征集、整理、研究全区各个历史时期的党史和地方志资料,编纂党史和地方志著作审核、开展重要题材的党史纪念活动和重要作品的制作参与全区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指导全区各单位做好史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志书的编修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开展党史、区情的宣传教育
住所 榆阳区上郡北路13号
法定代表人 李那
开办资金 1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组织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7万元 5.1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因事业单位改革,单位名称由中共榆阳区委党史编纂办公室变更为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按照“聚焦中心、服务全局、突出地域、打造特色”的工作思路,实现党史和地志研究“双轮驱动、两翼齐飞”。一是党史工作走实走深。启动《中国共产党榆阳历史(第三卷)》编写工作。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多次参加省市党史第三卷编写专题培训工作,领悟精神实质。印发《〈中国共产党榆阳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专题资料征编工作方案》,专人从《榆林日报》《榆阳报》搜集有效信息,编写大事记。党史专家库2024年新增2人,截至目前,共从社会招揽党史专家16名,为《中国共产党榆阳历史(第三卷)奠定坚实人才保障。二是地志工作出新出彩。出版《榆阳简史》,全方位记录榆阳区历代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填补榆阳历史通史空白,坚定榆阳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榆阳新篇章贡献史志担当。目前已向全区乡镇(街道)、部门发放1000余本,被省地方志办公室列为地方志修编试点指导用书。《榆阳年鉴2024》完成“三审三校”,即将出版。三是审读工作有声有色。全程参与《榆阳区轻工业志》《金鸡滩镇志》《镇川镇志》《榆阳区水利志》编审工作,其中《榆阳区手工业和轻工业志》公开出版发行。审读《邓宝珊将军在榆林》图册;审读镇川《朱子休纪念馆》文字资料,全区纪念馆、博物馆讲解词,给予意见建议。审读收集全区村史馆建设情况,审读区内6个村史馆建设方案,推动村史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坚持从“党委所需、部门所及”的角度谋划工作,资政育人工作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坚持线上线下一体推进思路,线上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宣传。“榆林市榆阳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微信公众号自2019年创办以来,年均推送各类党史学习宣传资料36次,累计阅读人数超10万次。线下以推进史志“七进”工作为总抓手,与鼓楼街道办事处、肤施路社区联合建成“方志驿站”,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党史与地志资料资源库,分别向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档案馆、区能投公司、肤施路社区、新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赠送史志书籍,深入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主题活动,全年累计捐赠各类党史书籍2000余本。截至目前,打造“四史”书柜2个,方志驿站2个,与其他省、市、县政府部门与专家学者学习交流各类书籍二十余次,史志成果知晓率不断扩大。二是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季刊《榆阳印记》自2021年开始发行,累计发行12期计7200册,其中《榆阳印记》2024第2期采取专刊方式、微信公众号采取专栏方式,用情用心讲好“榆阳故事”。联合榆阳区档案馆拍摄了《百年榆阳》红色档案系列短视频,唱出网络榆阳红色“好声音”。三是坚持自主与协同相结合。加大对辖区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馆等场所的维护修缮力度,投资3万元,对原榆林县委一大会址院落进行了修缮保护。榆林市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全省党史教育基地。同时,积极参与榆阳区综合展馆建设,整理榆阳区老旧照片百余张并建立电子档案,提供各类史志文字、图片资料为展馆建设提供资料支撑。三、存在问题一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编研能力有待学习提升。近几年,我室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目前有8名干部,其中一半以上为近三年新录用的公务员,有2名干部通过参加市级单位遴选考试,已考入市级单位。人员流动增快,面对党史和地志研究工作需要专业性强,知识面广、工作人员周期比较长的工作特殊性,逐渐出现史志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二是基础设施缺乏。史志工作编研成果、资政作用的发挥,是不断积累、传承和延续的过程。需要建立“史志”展馆作为成果展示、扩大受众面的平台,以满足青少年高质量研学、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需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做好党史地情资料研究与志书编纂工作。按时完成《榆阳年鉴2025》的编纂出版工作,逐步完成《中国共产党榆阳历史(第三卷)》《改革开放资料集》《延绥旧志》《河套图考》等书籍的编撰与整理,继续做好《榆阳印记》的发行工作,不断提升刊物质量。二是推动各类展馆与红色资源修缮建设。做好对镇川榆林县委一大会址的修缮和室内展陈设计与布展工作,进一步为榆阳区综合展馆建设提供各类资料支持,保障展馆建设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史志工作宣传,推动“七进”工作,做好关于“榆阳史志文化”的短视频拍摄工作。加强与各乡镇(街道)的合作,促进更多“四史书柜”“方志驿站”在社会上落地开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