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9 18:00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十二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榆阳区西沙葡萄园西
法定代表人 李景合
开办资金 3958.6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14.87万元 9411.7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我校本年度具体开展的业务活动具体如下:(1)三月份开学典礼;清明节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2)四月份组织教师自制课件评比(全校参与);(3)五一开展庆“五•一”夏季运动会;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网上祭英烈、学雷锋、向国旗敬礼等活动;(4)六一开展庆“六•一”文艺汇演;六月小主持人大赛;(5)七一组织庆“七•一”师德演讲活动;“读书心得”座谈会;(6)九月份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庆祝教师节,办专栏宣传;“重阳节”进行“尊老爱幼”主题活动;(7)十月份庆祝国庆,围绕“我爱祖国”才艺展示;教师大练功——课堂教学能手赛讲;(8)十月份拔河友谊赛;十一月“我希望的十二小”征文赛;十二月组织对新生“眼保健操、广播操”验收活动;(9)12.9活动月主题征文;元旦书画展;每学期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10)每学期开学和放假召开两次家长会;每学期末组织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每学期末组织一次教师学期综合量化考核;每周一次教研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我校认真贯彻党教育方针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明显提高,效果显著,学校学生统考成绩全区排名大幅提升,获得区统考成绩进步奖。并顺利通过“316”工程及教育均衡县检查,并得到区、市领导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   (1)责任意识不浓,大局意识不强。个别教师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大局出发,不是本着为教育负责、为学校负责的态度,而是站在个人的部门利益的角度。对上级和学校的有关政策、规定不理解,甚至有抵触,在师生面前乱发议论、传播小道消息等不讲正直、不讲原则的现象。 (2)学习意识淡化,进取心不强。学习的氛围不浓,求知欲望不强,满足于一般的工作需要。年轻的同志不虚心向老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老教师以自己的经验丰富为由,满于现状不求进取;有的个别人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不参加会议和学习,不愿学习;某些人对学校提供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机会不珍惜,迟到、旷会、敷衍走过场。由于学习不够,导致对新政策、规定吃不准,对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清楚,对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摸不透,工作不务实,不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有的干了多年教育工作,仍然知识面不宽、专业知识不精、专业经验不多、特色经验没有。 (3)工作主动性差,创新意识不强。事业心不强,没有想大事、干大事、工作只定位于学校、教研组的简单分工,而对一些临时性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总是以没时间、工作忙、有困难为由推诿搪塞,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怕吃苦受累,没有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负重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常常是畏难发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被动应付,创新意识不浓,创新能力不足,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思想消极,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不扎实,不务实,搞形式主义,有的教师,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很长时间也拿不出意见和结果,这里面有工作能力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工作态度问题,得过且过,工作消极,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应付。 (5)缺少自我牺牲精神,服务观念不强。工作不热情,服务意识弱。对待学生不能循循善诱,没有爱心,对学生态度冷淡、语气蛮横、粗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的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接待家长态度不热情,不能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建立教育学生的统一战线;有个别教师对工作不热情、不积极、不认真、缺少自我牺牲的精神,甚至互相推脱工作任务、推卸工作责任。只会领导面前请功自我虚伪表现,不求主动工作真抓实干,不能把本职工作中把要出现的问题想在前、预防在前、做在前。   (6)纪律意识淡薄,工作不负责任。迟到早退,脱岗误事,窜岗闲聊,网上玩乐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老师不懂工作纪律、不守纪律,不明白怎样叫做尊重自己人格,找不到也找不准自己的位臵,不作为,乱作为,不办事,乱办事。精神不振作,精力不集中,工作没激情,吃喝拉扯有热情,观念不会创新,不求创新。 (7)是教师学科搭配不合理,带教数量太大,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班级2年4学期换了4个班主任,专业数学教师带语文课等等。四、整改措施 (1)潜心学习,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师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先进的教学教学理论;主动走出去,寻找先进学校与我校教育教学的契合点,挖掘和传承本校优质资源和传统,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和掌握问题的成因,走群众路线,确定得力措施,制定可行制度,严肃执行制度,使得师德师风产生更加良好的改观 (2)注重队伍和制度建设,强化岗位职责和主人翁意识。对教师加强思想纪律教育、工作作风教育,拒绝反对“四风”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学习法律条文、上级文件、学校规则,加强制度建设。强调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强调教学成绩与教师工作态度、教学过程的结合。 (3)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与建议,完善学校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搞好针对学校出现问题的详细调研材料,参透问题实质,拿出处理这些问题根本想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实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确实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4)细化管理过程,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把教研教改工作抓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讲求实效,切合实际,真抓实干,团结协作。针对所有学生始终不逾地抓学法研究,采用激励的教育方式,消除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加大学生管理力度。以德育教育为前提,注重爱国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尊师教育、友情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及心理教育,让学生的心智得到全面发展,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思想保障。在做好思想疏导的同时,加强纪律教育,尤其加强课堂纪律与宿舍纪律教育,坚决杜绝因为纪律与生活管理工作的遗漏给学生上成绩制造障碍和人身伤害。 (6)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教师短缺情况,及学科配备不合理情况,改善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