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假肢装配服务、用品用具服务等工作;负责自闭症儿童疗养服务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榆阳区湖滨南路原水产站综合办公楼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关朝芬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47万元 | 26.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聚焦红色信仰,开辟党建引领新路径。一是抓学习。不断推进教育学习走实走深,《关注残疾人养老探索榆阳新模式》以及纸杯和手提袋等宣传资料,每周四为固定学习日,“学习强国”定期排名,晾晒学习笔记。积极争取外出学习机会,4名干部分别到北京、西安等地参加省市残联系统业务培训,开阔眼界,也加强了与其他市县残联系统的交流。区残联重点学习残疾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党风廉政纪律教育、残疾人政策法规、康复服务、辅具平台工作要点、残疾人办证流程和残疾人养老保险基本知识等,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大比武,加强全中心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素养,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三是强队伍。 加强党性锻炼,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联合区残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榆林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赵家峁景区等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接受思想洗礼。主动对接区委组织部,申请到鼓楼街道鸳鸯湖社区“双报到”,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协助社区为辖区居民发放碘盐,组织免费观影活动,清理街道死角、捡烟头,撕小广告等创文工作。积极对接区委精神文明办,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提升机关效能。四是做表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大爱三秦”慈善募捐活动,全中心党员干部共募集爱心资金1105元;组织全中心党员干部到昌汗界沙地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树苗50余株。(二)聚焦为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探索优化服务新路子。一是直播培训。8月27日至8月29日,举办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为47名残疾人讲解短视频创作、商品运营、账号搭建、热门短视频脚本撰写等电商直播知识,提升榆阳区残疾人职业技术水平,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二是有爱无碍。8月31日,联合区残联组织“有爱无碍逐梦幸福”榆阳区第五届残疾人相亲交友联谊会,共有近50名单身残障朋友齐聚榆阳区瑞丰生态酒店,通过自我介绍、共同观影、才艺展示、击鼓传花、真心话大冒险、心有灵犀等游戏互动,最终实现7对嘉宾真情告白并成功牵手。三是情浓重阳。9月27日,“盛世华诞 情浓重阳”关爱老年人活动在中心一楼孵化基地启动,我中心配合区残联抽调2名业务骨干为榆阳区703名80周岁以上持证残疾老人提供免费上门体检服务并赠送健康包,增强残疾老年人健康获得感,提高残疾老人的生活质量。四是体育盛会。10月29日至10月30日,协助区残联举办榆阳区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共有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和文艺演员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充分展示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五是结对帮扶。按照市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帮扶工作的通知》,3名副职以上领导分别帮扶1户特困残疾人,建立《困难重度残疾人工作帮扶登记表》,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帮扶对象经常保持联系,持续跟踪了解帮扶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困难需求,利用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走访探视残疾人,每户赠送不少于2000元的现金及实物。六是就业服务。根据实名制系统中的残疾人毕业生信息,2024年全区高校残疾人毕业人数为21人,摸清每一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基本情况和求职需求,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开展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工作,录入率及服务率完成100%,21人全部就业,实现就业全覆盖。七是残联史志。积极参与榆阳区残联史志编纂工作,中心主任亲自担任主编,多次召开座谈会,与历任理事长对接交流,出谋划策,制定书目大纲以及各种修改意见,为编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三)聚焦孵化基地,落实惠残政策,创建便民服务新模式。一是康复健身。打造基层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项目和方式,配置了下肢功率车、四肢联动、上下肢电动康复机、五人多功能训练器、跑步机、0T综合训练工作台等多种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健身体育器材和设施,指定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设立服务台账和残疾人健身档案,已辐射带动鼓楼办、新明楼和驼峰路3个办事处的300多名残疾人,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二是辅具共享。创建了残疾人辅具共享展示点,探索创新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服务模式,推进辅助器具产品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配备了轮椅、坐便椅、腋杖、三角手杖凳、成人助行器基本类辅具等,就近就便满足周边失能半失能老人、伤残人员等群体的辅助器具短期和应急需求。三是文化书角。对接区残联,打造残疾人文化书角,包括无障碍影视作品、有声读物、大字版图书、盲文图书、盲用象棋等多种类残疾人文化用品,提升残疾人娱乐文化生活。四是公益直播。投入5万元建设了残疾人直播基地,为发展直播的残疾人提供场地、器材和专业培训指导,出台《榆阳区残疾人直播孵化基地工作方案》《残疾人主播招募公告》《残疾人公益直播间安全协议》,采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开设智慧红娘、刺绣手工、坐垫编制等直播平台,创新残疾人新时代就业创业模式,让感兴趣的残疾人掌握短视频拍摄、网络直播、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育孵化全区残疾人“网红”和“带货达人”。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47名残疾人组织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近50名单身残障朋友开展“有爱无碍逐梦幸福”榆阳区第五届残疾人相亲交友联谊会,共最终实现7对嘉宾成功牵手。投入5万元建设了残疾人直播基地,开设智慧红娘直播平台,创新残疾人新时代就业创业模式。特别是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榆阳模式”,逐年将年满45周岁的残疾人养老保险由300元提高到3000元,解除了残疾人养老后顾之忧。目前榆阳区已有438名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实施政策4年来已累计财政补贴近500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经费紧张。单位成立时间不长,人员一直在不断扩充,基础硬件设施都需要配备,而且还要单独办灶,雇佣厨师和卫生员,导致入不敷出。二是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过程中,发现因个别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算不了经济账,光管眼前,不想以后,对养老保险政策持观望态度;还有部分重度残疾人确实生活困难,无力承担个人自筹部分。三是残疾人公益直播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残疾人主播人数较少,冬天出行不便,也没有任何出行补助,另一方面残疾人直播属于公益无偿行为,也没有任何补助待遇,公益直播间的宣传力度不足,直播行业竞争激烈,没有相对稳定的直播收入。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党建引领。坚持以凝心铸魂、锤炼党性,深入学习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指示和《陕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榆林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选派机关干部到高校和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等,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按照“统筹调度、就近便利、相对均衡、全面覆盖”原则,积极对接鼓楼街道鸳鸯湖“双报到”社区,主动认领共驻共建项目,组织动员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基层社区一线,开展为民服务、助力基层治理,构建共享共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加强管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解决单位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纪律松弛等问题,努力营造务实求真、廉洁高效的工作氛围。三是儿童康复。依托全区定点康复机构为全区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服务内容包括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依托第三方机构,为居家儿童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四是公益直播。打造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官方抖音账户。区残疾人服务中心择优推选残疾人专职委员担任官方抖音主播,结合重点工作和残疾人重大节日节点,以惠残政策解读,助残项目发布,康复知识培训,涉残法务宣讲,残疾人才艺展示,典型人物、助残组织(企业)访谈等内容与形式,传播党的“好声音”和扶残惠残的“正能量”。五是养老保险。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比对残疾人动态更新系统,2025年新增177名参保对象,累计全区养老保险缴费年龄段的有615名残疾人,预计投入资金135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