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兴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及离退休干部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关系和档案资料接转;搭建政策咨询等平台提供信息服务;承担联络接待、信息采集、走访慰问等工作;指导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做好离休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和教育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兴平市县门街东路29号原法院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王建树 | |
开办资金 | 513.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71万元 | 43.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兴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聚焦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强化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狠抓落实,以规范、精准、高效的工作作风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一)政治学习常抓不懈。按照局机关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学习国家及省、市领导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组织全体干部积极参加全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中心干部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二)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市、镇、村级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第三期全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交流见学活动,组织市、镇、村级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参加五期“学业务、强能力、优服务”大讲堂,准确掌握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及服务水平。二、坚持提升服务效能,助力退役军人服务。(一)积极开展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活动。联合市人社局、桑镇人民政府、市妇幼保健院、市法律援助中心、红枫叶志愿者协会等部门组建综合服务队,围绕“政策宣讲、健康服务、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关爱帮扶、志愿服务”等方面,深入镇村积极开展“心系老兵•情暖槐里•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服务活动,开展义诊,免费送医送药送健康,零距离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共计服务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280余人,义务理发6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彩页500余份,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二)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服务保障发挥作用。按照《关于推进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高质量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由分管领导带队持续对全市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基层服务工作开展及牌匾悬挂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对相关台账、资料如何规范化填写进行现场指导,对机构信息填报系统、建档立卡系统等工作进行了现场培训,指导镇办完善机构信息,动态更新系统数据。同时对陕柴社区退伍军人服务站阵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配备了统一的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用品,增设了图书馆,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确保基层服务站工作有效全面推进。(三)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基层部站融合。按照全市基层人民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的实施方案,我们积极探索基层武装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市武装部和我局经过前期调研、反复讨论、综合考察,在桑镇先行先试,试点推行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创新思路,强化阵地建设,研究融合共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四)持续开展常态化联系及走访慰问工作。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落实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工作机制方案》相关要求,我中心持续开展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服务工作,随时掌握退役军人基本情况,全局13名结对干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28人,利用电话联系、实地走访等方式,经常性对联系对象开展政策宣传、思想教育等活动,做到“走出去”、“走下去”、“走过去”,主动服务退役军人。春节、八一期间,配合局机关开展走访慰问驻兴部队和部分优抚对象活动,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等。今年共为80户立功受奖现役官兵家庭庆送喜报(三等功80人),为140余名“四有优秀士官(军官)”颁发喜报,营造了良好的尊崇氛围,提升了广大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获得感。(五)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共接待返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52人,接收档案152份,指导返乡退役士兵完成各项报道程序152人,并将各项优惠政策宣传到位。通过积极宣传动员,共有70名2024年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赴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参加适应性培训班,通过局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外推送用工信息,实现了退役军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与心仪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全年共计发布省内外知名企业用工信息30余家,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供退役士兵自主选择。协助就业科组织10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兴、咸共计5场次大型现场招聘活动,约有近40余名退役军人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六)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积极对接及时为1名困难退役军人成功申领《中华慈善总会“善济病困之退役军人医疗救助专项计划”救助》一次性公益帮扶救助金7500元,另外2024年关爱基金共援助7人次,咸阳市级2人,兴平市本级5人,共计3万元,用于帮扶援助生活困难退役军人。(七)做好信访接待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退役军人信访工作的正确方向,全力做好信访接待和来信来访处理、政策解释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用,以“魏野畴事迹展室”为载体,并充分利用“兴平市烈士陵园、法震学校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退役军人参观,通过聆听讲解、浏览图片、观看实物、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感受革命先烈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八)推动退役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今年来,我们加大优待证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和媒体开展对外宣传。截止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受理申请办理优待证共17778人,常态化开展光荣牌悬挂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荣誉感、尊崇感、获得感。截至目前,共为各镇(街道)500余名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发放了光荣牌。认真开展2024年自主转业退役军人人事档案存放归集管理工作,目前共接收退役军人人事档案152份,通过我中心系统规范数字化管理,有力支持了退役军人各项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部分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凝聚退役军人力量助推考生金榜题名》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考生提供考点引导、秩序维护、物资发放、休息区服务等服务项目,充分展现了退役军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9月30日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赴兴平市烈士陵园开展“2024年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追忆英烈遗志,传承英烈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人”。三、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军休服务水平。组织11名军休干部赴陕西省临潼区疗养院开展疗养工作,并为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确保休疗工作精准无误。积极做好“春节”、“八一”、“中秋”、“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慰问工作,及时看望住院老干部,给老干部过生日,及时给于老干部关心关爱关怀。同时,认真落实军休干部各项生活待遇,及时将其纳入兴平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相关待遇,协调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认可,得到了广大退役军人的一致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广大退役军人做好服务,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三、存在问题1、宣传方式还有待提升。2、进一步探索完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还需。3、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有待提高。四、整改措施(一)在原有宣传基础上,进一步在微信群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对于退役军人的好政策,通过服务中心镇村社区三级全面宣传,提升服务退役军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业务能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约束力,提高执行力,强化干部队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严格自我管理,树立良好的机关作风。(三)围绕“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示范型创建”等重点,统筹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基层服务中心(站)创建。2025年工作设想2025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热情周到为广大退役军人服务,努力开创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新局面。(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开展学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和业务能力,进一步牢固树立“把退役军人当家人,把退役军人事情当家事”的服务意识,带着感情、温度和质感做工作。(二)持续做好优待证申领工作。督促尚未办理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办理优待证,并做好丢失补办等工作,做到应办尽办、应发尽发,让退役军人的荣誉得到充分彰显。(三)扎实做好光荣牌悬挂工作。主动做好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光荣之家”光荣牌的悬挂、以及破损光荣牌更换工作。(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稳步开展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全力保障军人军属权益,用情、用心、用力满足退役军人多样化需求,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高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五)做好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工作人员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工作,积极为退役军人排困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退役军人身边。(六)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健全市镇村三级工作网络,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服务退役军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常态化、有序化、有效化开展,确保退役军人各项保障工作落细落实见成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