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扶风县> 扶风县博物馆(扶风县旅游服务中心)

扶风县博物馆(扶风县旅游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8:50
单位名称 扶风县博物馆(扶风县旅游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业务范围: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考古发掘;全县旅游业发展政策、规划、计划拟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相关事务;导游培训等工作。
住所 扶风县城东大街005号
法定代表人 汪玉堂
开办资金 250.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扶风县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32万元 51.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丰富形式,强化业务水平培训。1.开展馆内自培,设立“扶博讲坛”由馆内专业技术人员人人上台,开展活动六期,实现业务工作中经验和技能的及时分享。2.特邀专家培训,邀请法门寺博物馆一级讲解老师来我馆对业务骨干进行手把手开展讲解培训。3.参与专业培训,先后有15人参加了基层博物馆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博物馆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培训、金属类文物修复培训以及专技人员(含高级)继续教育培训,累计培训学习时长248学时,馆内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二)积极对接,深化学术交流与研究。1.积极走出去学习,前往西安国家版本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地开展馆际交流。2.邀请走进来指导,邀请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来馆交流。3.参与学术活动,积极派员参加2024年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4.编撰学术书籍,馆长汪玉堂在省级期刊《陇右文博》发表学术论文《陕西扶风明代圣旨考略》,馆编科普宣传图册《穿越时空的宝藏(上册)》,副馆长张建强参与编写《大美扶风》。5.举办学术讲座分享,举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视野下——宝鸡在中华文明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唤醒沉睡的灵魂绽放历史的光华”等专题讲座。(三)主动联系,参与举办各类文物展览。1.长期合作展,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合作举办常设展览《青铜铸文明;与法门寺博物馆合作举办常设展览《宁静的辉煌》。2.外出短期展,与南越王博物院合办《悠悠琼瑰——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特展》,与临海市博物馆合办《不器——徐天进与金文艺术特展》,与宁波港口博物馆合办《止戈为武——两周兵器与军事文化展》,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合办《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3.馆内临时展,利用元旦假期举办《美阳泉影——扶风出土历代钱币》图文跨年展;春节假期举办《飞龙在天——甲辰年龙文化贺岁图文展》;暑期举办《甲午之殇—纪念甲午战争130周年图文展》。(四)规范操作,做好文物收藏与盘点。1.4月至11月开展库房文物盘点工作,对商周库、秦汉库文物逐一盘点,核实库房文物账目与馆藏文物账目。2.深入午井镇强家沟村征集石狮子一个,在城关街道扶东村进行实地勘查,将群众反映出土文物墓志铭、石人像运回馆内保存。3.及时将2024年新发掘、征集文物盘点入库,建立藏品档案、档卡等资料。(五)与时俱进,推动文物数字化利用。1.全力支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协助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工作。2.邀请西安天穹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全馆古建进行了数字扫描采集,为数字化工作奠定基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被陕西省博物馆协会评选为“理事单位”,被共青团扶风县委、扶风县少工委授予“扶风县红领巾讲解员志愿者工作站”,被宝鸡市消防安全委员会评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单位”,科普宣传书册《穿越时空的宝藏(上册)》获2024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优秀奖,2024年事业单位考核获集体嘉奖。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年轻同志文博知识积累较为薄弱,需加强学习。2.工作制度有待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未落到实处。3.本土文化挖掘不够。对扶风文物文化内涵及文物背后的人文故事挖掘整理不够。(二)改进措施:1.定期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开展文博知识讲座,涵盖文物鉴定、历史文化、博物馆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以丰富年轻同志的知识储备。2.完善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考核办法,确保责任到人。3.抽调馆内业务骨干,联合本地文化学者,组建专门的本土文化挖掘团队,深入研究扶风文物文化内涵及背后的人文故事。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在业务素质培训再加力。1.全面提升全馆人员综合素质,对馆内人员严要求,细考核,加强文物鉴定培训。2.进一步加强宣教队伍建设,增加讲解人员数量,激发讲解队伍活力,打造个性化讲解服务。(二)在文物研究上再加力。1.定期召开业务工作专题会议,讨论解决存在疑难问题。2.强化业务学习,鼓励干部职工写作学术论文。3.举办公益性教育活动。(三)在消防安全上再加力。1.强化安保人员管理,加强安防硬件设施报警处置能力培训,实现标准化统一管理。2.按季度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四)在新馆搬迁上再加力。1.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全力申请文物展柜等硬件更新等项目。2.完成新馆陈列布展施工,做好搬迁前的文物清点、运输过程中的安保与文物分类存放工作。(五)在二级馆创建上再加力。1.对标对表,依照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标准,补短板,堵漏点,推进相关文创产品的应用。2.推出线上展览,提升博物馆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