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城关镇中学

陇县城关镇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8:04
单位名称 陇县城关镇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陇县城关镇高堎村
法定代表人 李军
开办资金 5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5.27万元 13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建领航,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2024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党支部根据局党委《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安排,以党建领航学校发展,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党建常规,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工作实效.1.积极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部共有党员7人,其中学校领导班子中有党员3人。学校坚持重大事项提交支部会议讨论决定制度,坚持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及个人思想状况制度。2.依托学校章程,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新格局。学校依法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了以党支部和校委会为核心,以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为依托,以年级部管理为主力的扁平化高效管理新体系。(二)课改先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1.规范实施国家课程。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南》,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按课标开展教学,确保国家课程的教育质量。学校重视道德与法治、体育、艺术、劳动、综合实践、地方课程的教学工作,优先配备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思政课大练兵和学科思政活动,不断规范体音美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活动管理,形成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的专业化及系统化教学制度,2024年10月我校卢晓丹老师被评为宝鸡市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能手”、李小虎老师评为陇县中小学学科德育“教学标兵”称号。学校全面加强教育教学两个常规管理,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抽查,期中和期末分别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业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2.积极推进和美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今年九月份开始,以和美教育理念龙头,强力推进学校的课堂改革,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式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以倾听为主的师生学习关系,唤醒每个学生的学习意识,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3.强力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落地。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对初中生在校时间、学习时间、活动时间等规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每天除40分钟的大课间和体育课之外,再增加一节活动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室外活动锻炼时间。实现严格落实手机、睡眠、作业、阅读、体质健康5项管理,积极创建“作业革命”示范校,以“抓住三道关口,推动六个转变”为基本思路,从作业入手提质增效。(三)教师培养,筑牢学校发展根基。1.开展名师引领。学校积极参与县级城乡共同体活动,加速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通过汇报课、公开课、赛教课等方式,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2024年学校培养了李陇刚市级能手1名,辐射、引领、带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2.重视青教培养。学校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以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听课会诊等形式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采用“中带青”结对帮扶促成长;一人一课、示范课、精品课每周不间断开展,发挥中心教研组和学科组集体智慧,带动成长;依托城县共同体联盟校,开展教学研讨和教育交流。我校与南中、河北九年制、堎底下中学自结为城乡联盟校以来,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在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上互通有无,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相互提升。经培养在2024年我校李陇刚老师获得县级教学能手,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3.教研教改成果显著。学校开展“规范课”、规范课、示范课、精品课,组织学科教师、领导班子成员观课评课,定期举办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积极开展教研课题研究,2024年里,有2位老师县级课题立项,有1位老师县级课题结题,有1位老师省级课题立项。(四)“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自觉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保证了学校良性发展。学校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从尊重学生入手,不断改变师生关系,为学生成长营造了宽松的氛围,确保学生巩固率100%。学校重视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因材施教,保障公平。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送教上门儿童覆盖面达到了100%。做好“课后服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开展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精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等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田径运动会”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2024年我校参加陇县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荣获(农村中学组)三等奖;2024年我校代表陇县参加宝鸡市青少年运动会,荣获皮划艇比赛团体第一名、赛艇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荣誉,其中学生个人获得前8名达到20人次;校足球队荣获陇县2024年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五)消除隐患,校园安全常抓不懈。一年来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值周组坚持每日早晚巡查校园,发现问题立查立改;坚持每月多次开展主题安全演练、法律进校园、电信诈骗等活动;狠抓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日志、主题班会、安全平台作业100%完成;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教职工安全意识。定时开展师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学校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无死角地监督校园不文明行为,形成了安全工作时时讲、人人管、事事抓的良好格局,全面做好安全无隐患。(六)问题整改常态化。1.夯实基础,巩固提高。严防适龄学生辍学,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少、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山区孩子上好学。2.细化常规,稳步提升。加强德育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坚持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忠诚担当、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3.培育特色,提升品位。结合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寄宿制管理、体育艺术等方面不断探索,打造特色亮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获县级以上奖励21人次,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32人次。2024年我校代表陇县参加宝鸡市青少年运动会,荣获皮划艇比赛团体第一名、赛艇比赛团体总分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荣誉,其中学生个人获得前8名达到20人次;荣获2024年县局课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校合唱队荣获陇县中小学合唱艺术节三等奖,学校荣获陇县首届汉字诗词大赛优秀组织奖,其中学生王伟杰获学生组一等奖,教师张维栋获教师组三等奖;校足球队荣获陇县2024年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学校荣获城关镇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单位,2024年全县中学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三等奖,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校本研修的深度不够,针对性、实效性不强。2.对家庭教育的拉动延伸不够,家校配合不力,家庭教育管理薄弱。3.学校德育工作内涵不够丰富。(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每一门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规范教辅使用,一教一辅。坚持均衡编班,不按成绩分班,强管理,抓落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抓好安全工作不放松,一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根据季节,坚持经常性地对学生校园安全、防火、防水和防电、防不法侵害及防中毒等教育,二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三是坚持做好安全排查整治,杜绝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四是安全防震、消防演练坚持经常。3.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做好家校共建工作,争取赢得家长对学校管理的理解、信任、支持,办好家长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4.做好家校沟通,指导家长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作为“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奋发启新程”的总航标,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好新时代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教育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目标,无安全事故发生。(三)深入扎实开展教育管理活动,严格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细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教师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形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加强队伍建设和班子成员作风建设,大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和班子成员治学水准和办学水平,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治校、治教、治学的积极性,建设一支团结、勤政、务实、高效的管理队伍。(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等活动,注重对年青教师的培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