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 (一)是强化动态监测识别和精准帮扶。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做好我办1784户3986人脱贫人口和128户294人监测对象的持续帮扶,组织156名网格员对5994户农户月排查月研判,紧盯重点人群动态摸排,常态化开展部门数据比对和筛查预警,强化主动监测、数据比对和信息互通,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确保“应纳尽纳”。加大帮扶力度,对监测对象按照风险类别、发展能力、现实需求等,“一户一策”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因户因人分类施策。今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2户29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6户12人,突发严重困难户6户17人。 (二)是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运行工作。充分利用好陕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智慧平台作用,综合利用各行业部门现有数据平台,及时从风险信息源头跟进开展核查、研判、纳入等流程,2024年通过农户申报、干部排查、行业筛查、平台监测、12317热线反馈,共处理工单150条。 (三)是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一是2024年“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和用电安全大排查我办共排查5292户,发现问题31个,目前已整改到位31个,其中:医疗保障方面4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饮水安全15个,目前已整改到位15个,用电安全方面12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开展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我办召开了四支队伍会议,会议传达了市县两级转发的2024年陕西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会议精神,根据集中排查工作要求,于8月29日全面完成了农户摸底工作,我办共排查户数6124户15711人,其中利用线上通讯1258户,村级研判806户,入户排查4060户。集中排查共新识别监测对象2户5人,核实补正信息144条,筛查认定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0户0人。(四)是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网格员等对全办所有农户、监测对象、街道办宣传栏、村委会宣传栏、其它公共场所实施“地毯式”发放张贴宣传,同时通过村民微信群等方式立体式广泛推送宣传申报政策“明白纸”、帮扶政策“明白纸”。农户知晓率达99%以上,基本做到发放宣传全覆盖。2、“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巩固情况。(一)是巩固义务教育保障。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和教育帮扶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及时发放资助资金,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实行“七长”负责制,同3228名学生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重点关注政策推进情况,杜绝失学辍学情况的发生。接受“雨露计划”的贫困学生共65人,补助资金23.7万元,贫困幼儿补助375人,享受营养餐174人,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76人,高中助学金33人,中职助学金4人 。(二)是巩固基本医疗保障。健全资助参保动态监测机制,做好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资助参保,确保“应参尽参”,实现参保动态全覆盖。落实大病专项救治、重点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保障政策。 脱贫户及监测户资助参保902人,住院报销比例72.8%。慢病签约747人,签约比例100%。30种大病专项救治212人,转慢病管理161人。城乡居民养老应缴6363人,实缴6236人,完成98%;脱贫人口应参保4043人,实参保3607人,视同参保436人,参保率100%,监测户应参保279人,实参保270人,视同参保9人,参保率100%。(三)是巩固住房安全保障。街道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就农村住房安全大排查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充分发动街道办、村干部等基层力量深入一线,对辖区所有农户住房安全进行集中排查,全面了解实情,做细工作,边查边改,压茬推进,做到“不漏一村、不落一房”,确保排查不留死角盲区、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切实将排查任务落到实处细处。目前排查发现安全隐患5处,并及时上报县住建局,目前5处隐患已经完成整改验收。(四)是巩固饮水安全保障。街道办聘用43名水管员对83处水源地进行管护,每人每年补贴3600元。街道办根据省市县相关精神和要求,目前开展了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拉网式农村饮水安全大排查工作2次,通过饮水安全大排查,共排查出水源地隐患5处,均已维修,对发现的水管、水泵损坏等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时指导各村对饮水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对各村饮水安全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并对水管员培训1次,明确水管员职责,切实保障辖区农户饮水安全,切实保障全镇农户饮水安全。 二、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一)是提升产业带动增收效果和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宣传力度,为脱贫群众发展生产、扩大产业就业增收渠道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我办小额信贷贷款余额户178户,贷款余额830.68万,余额户数占比9.54%,目标任务410万,新增67户326.3万元,完成进度79.59%;新增贷款量、新增获贷率、贷款余额居全县前列,并无逾期现象。(二)是健全就业稳岗长效机制。全面强化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稳定增收帮扶措施,围绕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及公益性岗位等就业扶贫重点渠道,重点宣传落实交通补贴、劳务奖补等政策,全办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数1897人。县人社局特设岗位招聘55人,村级护林员、水管员、保洁员等公益岗共647名。第一批跨省一次性补贴共51人,申请劳务奖补725户145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我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方面,部分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延长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二)是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服务体系,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基层治理水平不够。比如封山禁牧工作屡禁不止,人居环境整治效果难维持、安全隐患治理耗时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聚焦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持续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风险摸排和动态监测,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学习好“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培育发展“庭院经济”,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作用。(二)是聚焦改善养老服务能力。完善幸福院和日间照片中心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数字乡村与医养相结合的模式,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三)是聚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网格化管理服务,健全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助推社会综合治理,守牢安全底线,定期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