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兽医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禽疾病医治,预防疫情测报,兽医事故鉴定,兽药监督管理。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1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少华 | |
开办资金 | 135.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畜产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8万元 | 5.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畜禽免疫屏障坚实牢固。强化组织管理。全面推行动物防疫标准化工作机制,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和防疫小分队,实行“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层层包抓督导机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三级五方”签字责任追究制。1.细化技术实施。建立层级培训制度,分级分批召开培训会共计50余场次,累计培训5000余人。配发口罩和手套、消毒药品等物资累计13万元。。严化督导考核。推行领导包片巡查、技术人员包镇督导,现场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措施有效落实。据统计: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56.4万头(只、羽、条),免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了100%,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了85%以上。2.是重大动物疫情稳定控制。抓常态化防控。建立网格化排查监管清单、出入栏报备制度。抓定期清洗消毒。发放消毒药品,现场指导消毒药药液配制,积极营造安全的养殖环境。抓技术物资储备。向各镇站拨付防疫物资采购、技术培训和防疫物资库建设等工作经费21万余元,全力保障动物防疫工作开展。3.是人兽共患病防控持续推进。布病区域净化维持有力。根据《陕西省关中地区奶山羊布病净化技术方案(2023年版)》,制定维持净化方案。县兽医实验室对周边养殖场户、乳品加工厂实行每月1次的抽样检测,对全县所有牛、羊开展最少1次抽样检测,共检测样品1.3万份;通过持续检测,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狂犬病免疫扎实有效。全县有主犬开展集中全面免疫2次,并公布免疫点,持续开展常态化免疫。炭疽监测排查全面到位。加大对炭疽易感动物防控宣传培训、排查监测,严防人兽共患病及常见多发动物疫病给畜牧业和人体造成损害。4.是常见多发疫病危害降低。对全县所有奶山羊规模养殖场开展疫病调查和免疫状况调查,指导规模羊场开展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羔羊痢疾等常见多发病免疫工作。联合宝鸡市畜牧兽医中心,对阳性率较高的场,配发消毒药品、隐形乳房炎检测试剂、中西药品等物资累计1000套;邀请兰州兽研所曹小安博士团队和陕西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先后3次采集奶样400余份,开展细菌筛查和乳房炎疫苗研发,积极探索奶山羊乳房炎综合防治难题。5.是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落实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强化兽医实验室检测。开展免疫抗体检测2次1460余份,布病检测20456份,出具各类检测报告47份;采集羊脑样品45份,牛羊O-P液30份,双棉拭子225份,血清样品2400余份,送省市及第三方机构检测,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集中开展疫病普查4次,排查可疑疫情4次,开展疫情协查流调7次。开展马匹疫病专项监测工作。共摸排182户,存栏2397匹(其中:马2384匹、驴13匹),并采集血清样品415份,送市畜牧兽医中心实验室开展了马传贫、马鼻疽病原学检测工作。6.是动物卫生监管不断强化。强化养殖源头监管。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公示牌,积极推行“集中处理+自行处理”方式,年内全县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2518头(只),其中∶生猪189头,牛259头,羊2070只。强化检疫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检疫票证专人、专账、专库管理。开展兽药残留检测工作,全年县级共完成畜产品风险监测采样任务35批次70份,监督采样任务7批次21份,配合完成省市级风险监测和监督采样任务26批次78份,竭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有序实施。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培训,全程指导养殖场自主采购疫苗,开展强制免疫注射,规范运行管理平台,录入疫苗信息和免疫信息,申报补助经费。今年6个场参与“先打后补”工作,免疫注射和信息录入全部到位,经抗体水平检测全部达到了规定标准。(三)是县级布病净化场创建深入推进。1.在去年创建10个奶山羊布病净化场的基础上,继续发动,动员8个场积极创建,全面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为布病净化区长久维持筑牢根基。2.兽用抗菌药减量化使用创建达标。3.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谋划重点项目5个,完成重点项目1个,建设重点项目1个。指导温水镇、天成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县兽医实验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项目选址、图纸初步设计等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县兽医站集体共荣获省、市、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疫病净化与无疫创建、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目标责任制考核等4项表彰,12名同志获得个人奖项,6项工作呈现出新亮点。单位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技推广三等奖。申报的“陇县奶山羊布病净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技推广三等奖,筹划了“陇县首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成功承办了由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畜产局联合主办的“陇县首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是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认识不足,全面推进难度较大:2.是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3.是实验室缺乏高精尖人才,检测力量依然薄弱,难以适应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二)改进措施:1.克服困难,完善自我。克服外部影响持续完善相关资料及验收评估工作的准备,以最好的方案呈现给评估验收团队。2.开展宣传活动及培训。通过开展宣讲活动提高养殖场参与积极性认识到“先打后补”的重要性。3.强化生物安全措施落实。采取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镇、全员全过程包抓督导工作机制。4.加强队伍理论知识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及个人自主学习充实自己全面提高队伍政治素养。5.人才引进战略。通过招考选定两名硕士研究生为实验室检测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检测能力及技术创新。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围绕“百亿生态乳都”建设总目标,坚持“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工作主线,着力构建动物疫病防控新格局,切实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以春秋强制免疫为重点,以规模场程序化免疫为基础,全面实施全域防疫,积极推行“先打后补”,探索创新免疫机制,提升疫病预防能力,,有效降低养殖风险。(二)是提升安全监督管理能力。落实官方兽医包场包户联系制度,强化养殖环节监督管理,督导养殖场户落实防疫管理制度,开展防疫条件巡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养殖业安全;以提升产地检疫率为根本,强化证章管理、跨省调运检疫监督管理和检疫出证,,确保动物产品源头安全。(三)是提升动物疫病检测能力。加快兽医实验室项目建设。通过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一步指导养殖场户加强风险防范,增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率,保障奶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四)是提升工作创新能力。以巩固维持布病净化为根本,持续加强维持监测和风险监测,创建一批县级奶山羊布病净化示范场。,全面提升疫病防控水平。(五)是提升兽医队伍服务能力。以官方兽医、乡村兽医、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登记、注册、备案管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业务上级密切合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培育一批技术能手、业务骨干,推动全县兽医技术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六)是提升党建领航发展能力。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规范组织队伍建设,创新开展主题活动,做到强思想、强组织、强服务,强文化,切实提升全站人员政治素养和职业素质,树立良好的兽医队伍形象,举全力实现畜牧产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跃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度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2.获得陕西省动物疫病净化与无疫创建工作先进集体,3.获得宝鸡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集体。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