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劳动就业提供服务。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登记,失业职工审定及生活费的发放;再就业服务;失业下岗职工、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动力输出,职业介绍,失业人员登记及管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及相关资料的核对和确认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陇县迎宾路市民中心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叶长生 | |
开办资金 | 252.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8.5万元 | 40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劳动就业服务:一是大力扶持社区(村镇)工厂建设。认定天成镇龙度玻璃厂为社区工厂,落实场地租赁费补贴、水电费补贴和一次性岗位补贴6.72万元,大力扶持该厂投入营运,就近就地带动就业60人。二是加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将家和超市、和氏乳业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发放一次性岗位补贴12.2万元,带动就地就近就业80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0人。三是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成功培育推荐“陇州羊管家”为市级劳务品牌。带动全产业链带动就业365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9人。四是加强“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建设。在东南、东风和八渡镇建成三个“家门口”服务驿站,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公开服务清单、工作职责等相关工作制度,面向周边群众积极开展政策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方面服务。大力支持我县驻江苏劳务协作工作站大胆开展服务工作,先后收到务工人员送来的锦旗两面,热情称赞我县驻江苏劳务协作工作站为务工人员追讨赔偿款的善举。自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累计帮助陇县55名务工人员追回各类事故赔偿金达到530.86万元,使我县务工人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外出务工更安心。其维权服务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党媒)上刊登,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二)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征缴发放: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12人,占目标任务5600人的100.2%;一是落实稳岗补贴政策。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576人,占目标任务11300人的102.4%。为76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2.17万元,受益职工人数2131人。二是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为515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58.31万元,为130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77.03万元,为245名失业人员发放医保费6.72万元。三是落实工伤保险待遇。为5名因公死亡职工亲属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507.96万元、丧葬费22.74万元,为26名死亡职工亲属支付工伤抚恤金52.63万元。为54名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医疗费59.13万元,为17名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6.32万元,为4名解除劳动合同的伤残职工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16.46万元。(三)再就业服务:1.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987人,占目标任务1650人的120.4%;2、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700人,占目标任务600人的116.7%;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4人,占目标任务200人的102%。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比3.5%控制线降低1.5个百分点。5.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881人,占目标任务70000人的114.1%,实现劳务收入12.8亿元,占目标任务10.6亿元的120.75%。(四)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技能培训班44期,培训农村劳动者219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84人。(五)劳动力输出:年初,举办了陇县2024年“春风行动”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浙江省余姚市专场招聘洽谈会,邀请招聘用工企业40家,发布就业岗位6000个。全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多场次,向江苏、浙江等地企业“点对点”输出务工人员27车800余人。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全面总结,成功打造陇县零工市场“1258”服务品牌(建立一个规范的零工市场,健全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设置五个专业化服务功能区,开展八项“全链条”就业服务),制定零工市场规范化运作的操作方法、服务举措和流程图。日均服务求职人数220人,用工登记企业40家,有序组织劳务输出2800余人。(六)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笔4615万元,占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153.8%,新增带动就业人数276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8笔9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劳务经济收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9881人,占目标任务70000人的114.1%,实现劳务收入12.8亿元,占目标任务10.6亿元的120.75%。(二)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191人,占目标任务2000人的109.55%;(三)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笔4615万元,占目标任务3000万元的153.8%,新增带动就业人数276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8笔9万元。(四)落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612人,占目标任务5600人的100.2%;一是落实稳岗补贴政策。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576人,占目标任务11300人的102.4%。为76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72.17万元,受益职工人数2131人。二是落实失业保险待遇。为515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待遇58.31万元,为130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77.03万元,为245名失业人员发放医保费6.72万元。三是落实工伤保险待遇。为5名因公死亡职工亲属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507.96万元、丧葬费22.74万元,为26名死亡职工亲属支付工伤抚恤金52.63万元。为54名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医疗费59.13万元,为17名工伤职工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6.32万元,为4名解除劳动合同的伤残职工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16.46万元。筹集专项资金5.24万元,为100个困难职工家庭送去了米、面、油、慰问金和新春的祝福,帮助困难职工欢度春节。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困难较多。县内一些大型劳动密集型超市,压缩了经营规模,由多家经营网点撤并为一家。省外用工市场因受市场制约,同样出现求职困难,对就业工作影响较大。2.县镇业务衔接不顺畅。部分镇、村级人社机构的所、站长对人社工作不够重视,业务不熟悉,对安排的工作任务行动不积极、部署不精细、举措不到位、落实不全面,使就业工作推进力不从心,困难较多。(二)改进措施:1.加强职业指导,优化招聘平台,提高匹配效率。积极引进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建社区工厂1个,吸纳更多劳动力实现就业。2.加大镇、村级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经办能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抓好就业工作。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培育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65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45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0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500个,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500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0人,实现劳务收入10.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二)进一步抓好创业工作。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紧贴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及脱贫劳动力,全面落实《陇县支持稳就业促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新增带动就业300人。(三)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聚焦制造业、养殖业、家政服务和文旅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各类专业培训40期,培训人数2000人。围绕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帮扶“陇州羊管家”劳务品牌发展壮大。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思路支持各镇培育打造新的劳务品牌,发挥品牌优势,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四)进一步抓好工伤和失业保险工作。加强工伤、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发放,严控支付环节,坚持月回访制度,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完成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6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300人。(五)进一步强化就业载体建设。一是抓住苏陕协作的良好机遇,积极引进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建社区工厂1个。二是主动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门路,参加就业帮扶基地认定,建成就业帮扶基地两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宝鸡市“四好”事业单位党组织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