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文物展览,文物复制与修复,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宣传出版,考古发掘。 | |
住所 | 陇县东大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全军 | |
开办资金 | 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88万元 | 135.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陇县博物馆在省、市文物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博物馆中心工作展开各项业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安全工作。1.馆藏文物安全。安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消防安全。一是领导重视,明确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馆藏文物安全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将安全工作放到头等大事来抓。二是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对文物库房、展厅等重点部位进行认真细致的安全排查,对存在问题立查立改,将一切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定期开展消防培训,今年我单位举办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及演练4次,全体人员参加了消防演练,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安保人员责任意识。同时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制度,完善相关巡查台帐,实现了第40个馆藏文物安全年。2.田野文物安全。一是不断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力度,积极主动配合县文物局、公安部门对我县境内的文物遗址保护点进行检查,对文物遗址范围内有无盗洞、是否存在坍塌风险等情况进行实地摸排,对遗址范围内安全隐患保护标志、责任公示牌进行了检查,确保了田野文物的安全;二是配合县文物局开展文勘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三是开展文保员培训,发放补助经费,调动了广大文保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安全意识,为田野文物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由洛阳瑞宝文保设施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施工,项目于2024年4月2日开工,2024年5月10日正式完工,县局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合同所有内容;龙门洞三防项目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等待资金下拨;积极申报2025年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确保文保项目落地实施。(三)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陇县博物馆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共包抓帮扶17户,包抓人员不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包抓家庭的实际困难,开展平安建设宣传等活动,为助力天成镇韦家庄乡村振兴工作发挥了重要力量。(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和国卫复审工作。按照创建及复审标准,我馆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每周按时对包抓的网格区域卫生按时整治打扫,对包抓的图博馆小区环境卫生,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要求集中整治,扎扎实实开展复审及创建验收任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多方并举,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5.18博物馆日”、“世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日,在县城中心位置开展历史文化暨文物保护知识宣传,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各类宣传册、展出展板、咨询讲解等方式,对文物保护、博物馆条例、馆藏文物等进行了广泛宣传,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公众参与度高,博物馆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二)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陇州访古》陈列展正常开放,不断提高陈列展示和讲解服务水平,全年共接待参观观众30000余人,其中接待机关单位各类主题活动40余次,各中小学校研学活动30余次,累计讲解100余次,多次走进幼儿园、小学及乡镇开展文物进校园、进社区“四送六进”活动,进一步宣传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广大青少年及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三)云上观展成效显著。满足了观众多元化文化需求,让更多的馆藏文物得到多方面的展现机会;及时更新博物馆网站资讯,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多方位宣传,陇县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升。(四)《听我讲文物》视频拍摄工作持续开展。为讲好文物故事,在拍摄前期,馆内工作人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精挑臻选藏品,认真撰写讲解词,有力保障了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年累计拍摄《听我讲文物》宣传视频40多期,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五)对外交流展览精彩纷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加强馆际交流合作。今年我馆与澳大利亚博物馆、匈牙利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延安博物馆等8个国内外博物馆签订文物外展11个,充分展示了陇县厚重的历史文化,陇县文物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存在问题:1.宣传模式陈旧单一。2.专业人才紧缺。(二)改进措施:1.我们将积极向外寻求发展,借鉴学习同行先进宣传方法,不断推重出新,创新宣传方法,努力实现文物资源共享,使馆藏文物“活”起来,不断扩大博物馆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博物馆社会职能作用得到有力发挥。2.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承担着传承历史文化、培育爱国思想的重要职责,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视人才培养,大力开展文物保护、讲解知识培训,不断充实人才队伍,促使博物馆事业长足发展。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博物馆中心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坚决落实“四普”工作要求。以新时代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增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普查保障工作,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高质量完成。(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力争龙门洞保护规划编制、龙门洞三防项目早日落地实施。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为全县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文化生活。(三)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将安全工作放到头等大事来抓。增强全体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培训演练,对存在问题立查立改,将一切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无事故。不断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力度,积极主动配合县文物局、公安部门对我县境内的文物遗址保护点进行检查,强化文保员安全责任意识,为田野文物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四)持续开展文物外展工作。不断加强馆际交流合作,积极担负起传播文化、教育社会公众、对外文化交流的重任,主动与全国各地博物馆联络接洽,不断提升陇县文物的对外影响力。(五)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依托《陇州访古》陈列展,持续开展各类参观、研学活动,经常走进校园、社区、村镇开展“四送六进”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文化供给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六)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效促进各项制度的全面落实,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综合管理水平,为我馆又快又好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