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医疗保障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和服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的征缴、给付、营运和管理。 | |
住所 | 陇县市民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张建斌 | |
开办资金 | 6.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29万元 | 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抓参保促待遇,全面落实各项医保待遇政策。一是扎实做好参保缴费工作。实施精准参保扩面,强化政策宣传,紧盯乡村振兴管理重点人群,落实参保资助政策。下半年,我们扎实开展职工参保企业基数核查工作,核查企业48家,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缴费单位少报、漏报,少缴、漏缴医疗保险费的问题,进一步维护参保人员的正当利益、保障医保基金安全。二是全面落实各项医保待遇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政策,积极推进职工门诊共济保障制度,落实跨省异地结算、“两病”、慢特病门诊待遇政策,实现应报尽报。(二)抓监督促规范,推进医保基金使用质效持续提升。一是加强结算审核,把好基金安全第一关。严格按照初审、智能审核、抽查复审、问题处置、通报整改制度,严把两定结算关,同时将异地参保住院患者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利用智能审核平台做好大数据监控,初审、复审、合议974条机审反馈的疑点数据;设置抽查规则,人工抽查处理2834条数据,人工抽查率约8%,高于5%的既定抽查标准。下发月度结算情况通报12份,对定点医药机构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二是加强两定机构协议管理。坚持日常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实现对所有两定机构检查全覆盖。暂停定点药店结算2家、村卫生室1家、解除定点药店协议3家。三是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建立基金预警制度,月统计,季度分析,对总额超预算单位及DIP运行异常情况及时发送预警函,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全年下发预警函13份。(三)抓重点促协同,持续推进医保改革落实。一是DIP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显现。我县四家二级医院实行DIP支付以来,与上年度同期相比,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486.64元,住院总费用下降6517万元,大幅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DIP2.0版顺利实施;二是耗材、药品集采稳步推进。全年组织耗材、药品集采网上申报19批次,组织二十一家定点医疗机构采购药品达556.8万剂,耗材7.28万个,集采金额1094.87万元,拨付集采结余留用奖励57.87万元,集采“三进”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省、市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及价格调整政策;组织医疗机构做好通用型和复杂型项目价格调整基础数据上报和报价工作;配合完成政策调整调研、意见建议征求等工作;四是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采集工作。我县243家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完成接口改造并开展追溯码采集上传工作,截止目前,定点药店上传率达到80%以上,四家二级医院上传率达到90%以上。(四)抓党建促效能,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四好”党组织为抓手,扎实推进两项集中整治工作,抓党建带队伍,强管理促提升。一是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医保系统两项专项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和能力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凝心聚力为做好经办服务工作提供强大思想动能。二是持续优化经办服务,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经办服务标准化,积极落实陕西省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宝鸡市医疗保障综合柜员窗口服务经办规程,推行“好差评”评价制度,切实做到首问负责到位、咨询解答到位、热情服务到位、业务办理到位。经办服务便民化,加强县镇村三级经办服务体系建设,落实陕西省乡镇、村医保经办政务服务清单,建立三级医保经办微信业务群,实时受理业务、指导镇村业务办理,实现了医保业务就近办、身边办;开通全县54家定点药店和21家医疗机构跨省直接结算业务,为异地参保人员就医购药提供服务保障。经办服务暖心办,积极落实医保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职工医保在职转退容缺办理,主动联系养老经办中心,在关键材料齐全的前提下,对部分非核心、可后补的材料采取容缺受理,解决企业职工因退休手续办理缓慢无法及时办理医保退休堵点问题,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在简化流程的同时,通过建立后续跟踪和补正机制,确保容缺办理的业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补正,并通过定期回头看加强监管,保障医保资金的安全与合规使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参保缴费方面。2024年城乡居民集中缴费期内参保缴费196709人(其中新参保7098人)。困难人群共93020人,实现100%参保,其中享受资助人群13419人,保资助433.64万元。城镇职工参保1.44万人(全年新参单位28户203人)。(二)待遇落实方面。2024年全年,结算住院42946人次,基金支付10902.06万元;医疗救助待遇享受5760人次,基金支付449.84万元;结算职工普通门诊172230人次,基金支付444.08万元;结算异地住院患者745人次,基金支付143.45万元;结算“两病”、慢特病110014人次,基金支付2175.41万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经办工作人员编制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精细化服务水平待提升。2.医保政策宣传普及不足,政策变化频繁,群众对新政了解不深入,政策理解有偏差,宣传方式需要创新。改进措施:1.合理调配人员,加强经办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效率与精细化水平;2.创新医保宣传方式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建立反馈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四、2025年工作计划。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加强三级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医保业务线上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医保服务更便民。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DIP业务指导培训,督促规范信息化建设,为全市统一纳入DIP支付打好基础。(三)强化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加强协议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给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药服务,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四)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多形式开展宣传,用典型事例讲好医保故事,提高医保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