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中心敬老院

陇县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26
单位名称 陇县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社会精神。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村民中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农村自愿入住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社会代养。
住所 陇县温水镇街道72号
法定代表人 吕小龙
开办资金 2513.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53万元 17.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积极完善我院标准化服务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标准化建设,树立陇县中心敬老院新形象,努力建设环境优美、服务规范的标准化敬老院,开创陇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新局面,按照《养老机构标准》,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标准化建设,全院掀起提高服务标准,争当服务先锋的热潮。截止目前,我院共计完善各项标准化管理服务制度30余项,浴室改造投入使用、每个楼层增设观影室、娱乐室,丰富老人饭余和日常的娱乐生活等一系列软硬件提升工作,全年累计接收上级养老机构标准化督察检查10余次,受到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全力实施适老化改造提升项目。为进一步提升陇县中心敬老院的照护能力,强化特困老人的安全保障,通过适老化改造提升项目,我院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全院安全系数不断提高,不仅保障了特困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使我院基础设施达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为创建更高星级的敬老院打好了基础。(三)提升“多保”保障力度。1.吃: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餐饮管理六大体系,灶委会根据院食堂管理和疫情防控指南要求,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和时令、天气建立食谱,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按照每月食谱精心安排老人一日三餐,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饭菜品种丰富多样,保证老人吃饱吃好。2.住:全年采取询价采购的方式为每位老人定做服装一套,网上采购春鞋、冬鞋各一双。并结合季节变化,为老人寝室配备凉席、夏凉被、油布、两床被子、暖水袋保证老人消暑和过冬;并对供养房间精心布置,为每一位老人配置了收纳箱、置物架、衣柜、床头柜、衣架等设施,营造温馨的供养氛围,使老人房间有了家的味道、有了家的温暖、有了家的温馨。3.医:继续与镇地段医院协作,聘请医生周二、周四定时坐诊,加强院医务室管理,实施三级医疗,保证院民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全年,院医疗室日常坐诊看病864人次,温水地段医院住院25人次,县级医院住院28人次,市级医院住院75人次。平时做好健康管理,做好日常血压、血糖、体重监测、日常用药记录,全面建立了健康档案;全年为院内特困老人采购常用药品花费7321.50元,确保特困老人健康有保障,切实做到小病不出院,疾病大病送医院,无病保健康,患病医生管。4.葬:对弥留之际的老人开展临终关怀,老人去世后,院丧葬委员会及时妥善的处理丧葬事宜,洗理,穿衣、守丧,护灵返乡,今年对临终关怀室进行了粉刷,对设施设备的进行了更新换代,使得临终关怀室面貌焕然一新,使得临终关怀事更加人性化,得到了家属朋友的赞誉。全年为胡红军等7位老人办理了丧葬事宜,保证老人人生最后一程走的体面尊严。5.日常护理:按照养老机构“115项”服务标准要求:卫生达标、安全保障、生活照料细致、记录标准规范、就医方便及时,结合我院特困老人生活习惯特点,全方位为老人提供高效优质体贴细致的护理服务。6.精神慰藉: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与老人谈心谈话,掌握供养人员情绪变化;院社会工作人员定期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老人心理障碍,保证老人心态健康,精神愉悦,全年共为110位老人举办12期集体生日庆生,照了集体合影,为每一位老人采集了照片,让老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7.文化娱乐: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和喜好,加大文娱投入,保证秧歌队、锣鼓队、合唱队、阅读、书法、刺绣、自乐班等兴趣小组正常运转,开办太极拳班,组织老人下跳棋、象棋。采取物质激励措施,为每天参与锻炼、每周参与套圈圈活动的院民发放小零食。全年举办趣味运动会2次,花卉比赛1次,举办九九老年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活动共3次,举办节日文艺汇演4次,丰富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了让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四)多措并举,提升院务管理水平。1.加强特困人员的法律法规、院内规章、社会公德学习教育,建立供养对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组织机制,保证院民爱院如家。2.每日三次查房、院民、工作人员外出登记、用火、用电安全、卫生保洁、护理服务等院内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绩效考核组每周不定时开展督查,严格按照省市县星级评定相关要求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并做到时时有记录,事事可考量。3.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特困老人返乡探亲活动”和“帮助特困老人完成小心愿”活动,全年共计接送特困老人返乡探亲36人次,带领特困老人外出郊游25余人次,陪护老人外出超市集体购物61人次,全员完成特困老人小心愿86余次。此项活动得到宝鸡日报专题采访报道。(五)强化安全长效管理。巩固安全管理成果,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摔倒、防打架、防走失、防中暑、防冻伤、防食物中毒、防流行病爆发”安全“十防”措施,杜绝各类意外安全事故发生。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陇县中心敬老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逐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器材、安全隐患自查、整改力度,每月开展1次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及时整改落实。全年共开展4次突发灾害、地震、消防和疫情防控演练、10次消防安全培训。对于省安委办暗访抽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及时上报县安委办。(六)抓好福利生产实现以副补院。合理规划、挖潜增效,充分利用生产用地,按季按需种植蔬菜8亩,养猪16头、鸡160只,鹅16只,鸭21只,实现产值7.6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为全县110名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了吃穿住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切实发挥了敬老院保障基本民生、服务弱势群体的托底作用。同时获得了县级精神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业务学习开展不经常,专业服务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入住对象的安全教育工作抓的不紧。三是标准化建设宣传工作抓得不够,特困老人对“标准化”工作配合度不高。(二)整改措施:一是丰富学习形式,加强自主学习和护理技能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二是结合供养对象实际,采取老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知识,逐步提高老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三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宣传力度,给老人宣传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及带来好处。向老人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不断提高敬老院标准化建设。(二)按照三星级敬老院创建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三)完成我院三年服务改造提升工程中的医用电梯加装项目的验收以及浴室改造项目。(四)积极参与省民政厅“千人培训计划”,继续支持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员护理培训,保证全员持证上岗。下一步,我们将以新的精神面貌,积极的工作态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和服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特困老人教育引导,提高特困老人自我服务能力;实现工作人员服务技能明显提升,特困供养对象幸福指数和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为陇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