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略阳县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培养中等学历农业人才,促进农业发展。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农业经济管理学等学科中专学历教育及农业专业技术开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相关社会公益服务。 | |
住所 | 略阳县东关李家院 | |
法定代表人 | 张雪侠 | |
开办资金 | 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05万元 | 6.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2024年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民素质整体提升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采取小程序调查“问卷星”、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专题调研,了解镇村高素质农民培育需求情况,为高素质农民培育起到靶向目标作用。2.紧扣时间节点,培育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结合市农业农村局下达我县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我校紧盯全县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紧紧围绕重点帮扶县产业带头人和粮油技术技能培训两大重点培育任务,以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依托,经镇村择优推荐遴选出220名培育对象开展本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采用“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方式,分别在县域内先后分两批次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两期3个班共计220人(重点帮扶县产业带头人培训班100人和粮油技术技能培训两个班120人)的培训。圆满完成“全年围绕粮油稳产保供开展培育人数不低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年度绩效任务的60%。”和“重点区域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为每县培养100名产业发展带头人。”的任务要求。并已开通培育系统学员线上评价工作,学员评价参与率和满意度均达到100%。3.夯实责任,强化考核机制,切实使后续跟踪服务指导落到实处。由我校负责高素质农民帮扶宏观调控与组织统筹工作,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以县域农业技术人员和培训教师为主组建本年度高素质农民跟踪帮扶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完善帮扶指导制度。组织协调49名专业技术人员对220名高素质农民采取现场、通讯、微信、网络等形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跟踪帮扶服务指导。制定出台跟踪服务指导管理考核办法,确保每名培训学员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指导,随时解决学员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引导他们创业,积极发展产业,做大做强产业,促使其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农民转变。4.精心组织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进行实习实训活动。我校经过周密考察,甄选学习点,精选外训师资,分别在第二期理论培训之后和11月上旬分两批次组织150余名学员开展了县内、市内实习实训活动,积极借鉴全市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全力提升农民从业创业、增收致富能力。5.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舆论宣传,切实提高社会影响力。(1)强化舆论宣传。为推动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制作优秀高素质农民风采展示文化墙和宣传册;二是拍摄优秀高素质农民创业视频宣传片;三是制作全县农民田间学校推介宣传册;四是在培训期间邀请县融媒体中心对集中理论教学、现场实习实训进行全过程拍摄,制作宣传片,扩大影响力、提升关注度。(2)典型示范带动。近年来,我县高素质农民学员先后有40人获得中省市级奖励,涌现出以郑小翠、张崇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高素质农民企业家和创业者,多人当选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人荣获脱贫攻坚奉献奖、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脱贫致富之星等荣誉称号;多名高素质农民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县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19人,头雁项目人才11人。他们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建言献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统筹整合全农业系统资源,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由农广校牵头抓总,统筹整合局属单位抓好科技培训,结合“科技之春”及“冬春农民大培训”活动,收集、整理、汇总培训资料,每月向人社局上报培训进度,为人才振兴提供考核资料。本年度全县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下达4335人,截止11月底完成培训89期4895人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任务420人次,目前已完成21场次821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年度培训任务已全面完成,并对培训资料已进行汇总归档整理。(三)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工作。做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认定工作。按照《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认定工作通知》,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完成了2024年度农村创新创业带头培育认定56名。(四)“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监测工作。一是申报陕西首届魅力休闲乡村(仙台坝镇仙台坝村)并入围;二是推荐春夏秋冬四季休闲美丽乡村精品景点线路四条,夏季和冬季旅游线路分别获省级、市级推介;三是常态化开展休闲农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并按季度上报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四是完成四个季度的休闲农业数据信息监测工作并完成系统录入,按时上报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报告;五是分别对接指导仙台坝镇、五龙洞镇申报休闲农业项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略阳县农广校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暨科技培训工作,有效教育引导学员在创业创新中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引领主导产业,在学员心中树牢主导产业是发展的风向标的理念。同时,教学内容又和多元化的特色产业相融合,大大提高新型高素质职业农民学习积极性。在引领和推动发展全县主导产业的同时,又为参训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储备、信息更新和技术支撑。通过培育引导,有33.6%的高素质农民担任“村两委”主要领导;在产业振兴方面,有21.1%为家庭农场主,48.3%为合作社(含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31.6%为农业企业负责人,极大的促进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推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缺乏高素质人才短缺。2.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资金支持。3.我县一村一品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二)改进措施:1.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着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个效果,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人才基础。2.积极争取培训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通过开展培训使惠农政策深入人心,科技富民。3.加大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工作专项调研,探索休闲农业园区及农旅结合的发展新模式,培育乡村产业新亮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现代农业和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1.积极争取并全力完成2025年度培育项目的实施。全县在2025年计划完成100人以上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并按要求严格遴选推荐优秀的高素质农民学员参加省、市级高、中级职业农民的培育认定,使全县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覆盖面持续扩增,使其在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中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跟踪服务农民田间学校管理。对现有已认定的县、市级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加强管理,跟踪服务,强化指标考核。并根据田间学校认定管理办法和申报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田间学校进行更高一级的申报认定。充分发挥农民田间学校职能作用,形成以农广校为培育主体,农民田间学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训基地的“一主多元”化培育体系。(二)农业系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整合资源优势,统筹管理,加强沟通,做好协调,结合阶段工作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拟全年组织完成培训4000人次以上。继续做好2025年全县镇村指导、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等各项各类培训工作。使农民真正能够学到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从业技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智力保障。(三)“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监测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中省美丽休闲乡村和春夏秋冬四季精品休闲乡村旅游线路。持续抓好休闲农业的数据监测上报工作,认真完成上级部门要求的相关业务工作。与一村一品及休闲农业项目实施单位加强联系沟通,确保此项工作质量和效能的综合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