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劳动监察大队

略阳县劳动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17
单位名称 略阳县劳动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负责对同级工商行政、机构编制、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用人单位实施劳动监察。
住所 略阳县政府办公楼608室
法定代表人 张军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6万元 2.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建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建立完善了案件办理主办监察员制度,明确了主办监察员对案件的受理、立案、办理和结案的各个环节实行主办监察员负责制,不断提升监察员在工作实践中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加强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告知、听证等环节管理,坚持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主动亮证,文明执法,严格执法,正确的运用法律法规,确保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二)开展专项执法督查。根据省、市、县关于劳动监察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开展了“欠薪风险隐患排查”“日常巡查劳动用工情况”“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四次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315户次,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用人单位依法做出相应处理,通过严格执法检查,及时纠正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的行为,切实的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加强用人单位用工年检工作。按照《陕西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并采取网络公告、张贴告示等方式通知各用人单位参加年检暨诚信登记评价工作。结合各用人单位年检情况和全年企业信用记录情况对全县47户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价办法评为A级企业15户,B级企业32户,C级企业0户。(四)认真做好投诉案件处理工作。对劳动者投诉举报欠薪线索快速核实,限时化解,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年来,共受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转办线索74件,办结74件;受理“12345”便民热线欠薪类转办工单91件,办结91件。为182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44.9461万元。(五)加大违法犯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相关规定,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欠薪行为,依法及时作出了限期支付指令;对行为人藏匿、拒不执行我队限期支付决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依法向法院、公安机关移送,并报送人民检察院备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我县全年先后开展了“欠薪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和“禁止使用童工”等多次专项行动。累计检查用人单位315户,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今年以来,共受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转办线索74件,办结74件;受理“12345”便民热线欠薪类转办工单91件,办结91件。为182名劳动者追讨工资144.9461万元。(三)结合各用人单位年检情况和全年企业信用记录情况对全县2024年度47户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评价办法评为A级企业15户,B级企业32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部分用人单位责任意识不强,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较差,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为口头举证,给维权工作带来很大难度。2、劳动监察人员力量不足。目前,我队在职劳动监察员3名,协管员3名,现有劳动监察执法力量只能基本满足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的需要,难以对用工单位实施主动的全面监察,难以发挥预防违法行为的作用。(二)改进措施:1、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要求施工单位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2、针对劳动监察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四、2025年工作计划加强监察队伍自身建设。持续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学习贯彻活动,狠抓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劳动监察队伍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完善、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权益保护和在建项目“八项制度”落实情况等各类日常巡查、专项执法检查活动,营造依法有序的劳动用工环境。(三)健全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适应劳动监察机构改革变化,结合实际,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劳动监察网格管理,全方位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实施监控管理。(四)高度关注欠薪舆情线索。高效运行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协作制度,从严从快依法查处欠薪违法问题,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打击威慑力度,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