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接待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有利公务,务实节俭。制定全县接待工作规定、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县委、县政府重大接待任务;协助、指导、监督各镇、各部门的接待工作;指导定点单位接待人员的培训;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狮凤路中段原县委老食堂105室 | |
法定代表人 | 徐华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略阳县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59万元 | 40.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6月14日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原裴江涛变更为徐华。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牢记服务发展宗旨,体现接待服务工作高度。一是立足大局谋划准备。从接到客情报告开始,及早介入,从点位策划、线路安排、方案制定、食宿服务、环境保障等每个环节入手,站在全县发展全局的高度来思考谋划、安排准备,把接待工作内涵从简单的安排吃喝拓展到服务发展的全过程。二是细处着手争取支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从做精做细做优服务上下功夫,通过热情周到、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来略宾客信任和认可,为全县发展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为做好重大活动接待服务工作,会同团县委,加大兴州青年礼仪志愿服务队培训和实操力度,为重大接待活动锻炼专业力量。三是创造机会宣传推介。在接待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渠道推介我县乌鸡、天麻、黄精、杜仲系列优质的农产品、地方特色产品,宣传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尽量让每一位来略宾客对略阳留下印象,以此来促进特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二)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彰显接待服务工作温度。一是把羌文化符号嵌入接待服务全过程。坚持把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文化地域特点作为切入点,在食材安排上,将罐罐茶、菜豆腐节节等作为首选小吃,在重要展示区准备略阳麻编、羌绣手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在来宾房间内放置《略阳县志》《发现略阳》《郙阁》等讲述略阳历史文化的书籍,让宾客通过不同渠道了解略阳羌文化底蕴。二是把略阳独特资源融入餐饮全过程。在接待席位牌、餐叙卡、菜牌设计上,充分融入我县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将黄精茶作为专项接待用茶,黄精果脯作为接待小食,向来宾积极宣传介绍略阳药食同源的保健优势,在接待食谱安排上以乌鸡、天麻、黄精等略阳特产为主,特别是将我县推出的天麻宴系列菜品作为接待特色菜品,受到了来宾的一致好评。三是把人文关怀融入服务全过程。从宾客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接待对象的民族、职业、文化背景和饮食习惯等特点,在餐饮、住宿等方面做到兼顾大众与照顾个别、大同服务与订单式服务相结合,努力提升宾客对接待工作的满意度。建立《略阳特色产品名录》,推介旅游及农副产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三)坚守制度纪律底线,把好接待服务工作尺度。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做到“十个严格”进一步规范全县公务接待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全县公务接待工作,同时,加强对上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一是严守制度规定。中办国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印发后,县委常委会带头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学习研究,将《规定》书面印送全体县级领导和“四办”。先后派员于6月2日参加全省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6月24日至26日参加国家重点帮扶县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工作座谈会,12月19日参加全市公务接待工作培训会。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接待频次较高的镇(街)、部门进行了检查督导,特别是对公函制度落实、接待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镇(街)、部门的接待工作。二是坚持务实节俭。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接待经费支出和能源资源消耗,从源头降低成本,在公务接待中用餐安排优先放在机关“廉政灶”,严控用餐标准和配餐人数,菜品以略阳本地家常菜为主,突出“就地取材、土菜精做”切实做到了“节约而不怠慢客人,俭朴而不失礼仪”。三是加强廉政管理。对标上级新要求、新精神,及时总结我县接待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多种渠道对公务接待中的原则、标准、要求、程序等方面进行了重申。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经费结算实行“接待清单”制度,实施接待经费报销结算管控制度,确保接待费用合理、规范和透明。强化整体联动,拓展接待工作纬度。一是强化联动督导。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联合纪检、财政等部门,不定期对各单位公务接待情况进行抽查,同时,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新规定,不仅提升了干部职工对政策的知晓率,也让群众了解到党政机关改进作风的决心,营造出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各单位详细解读新规要点、操作流程,分享优秀接待案例供参考借鉴,帮助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迅速熟悉业务。建立交流反馈机制,设立专门的联络群及时回应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意见建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促进全县接待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三是增强协同配合。以接待工作为纽带,推动跨部门协作。在大型调研、考察活动接待任务中,协调涉及的各业务部门,提前沟通需求、整合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既圆满完成接待任务,又增进了部门间的协同默契,为全县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奠定坚实基础,逐步构建起全县党政机关在公务接待工作乃至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通力协作新格局。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我单位全面落实中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省委、市委、县委有关要求,坚持“制度引领、管理严格、服务提升”原则,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全年累计完成接待任务44批804人次,其中,中央和省部级以上6批次158人次。一是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接待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各界来宾的高度肯定。圆满完成了对国家巩固衔接第三方评估组的接待任务;完成了水利部主要领导、省委主要领导来略调研接待任务;完成了中西部天麻贸易中心开市等大型会议活动接待任务。二是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接待水平的关键,始终坚持在敢于管理、善于管理、严于管理上下功夫,强化学习培训、理顺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了干部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通过AI智能依托海量中医药知识图谱与智能语义分析功能,助力我县药食同源科学发展;充分利用AI算法整合全县各类接待资源信息,依据来宾年龄、身体状况、兴趣喜好等多维度数据生成智能信息,有效指导接待优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接待力量需充实。在大型接待活动或者接待任务冲突时,人员调配困难,无法高效保持接待质量。二是接待资源受限,全县整体接待资源现况限制了接待工作的覆盖面和灵活性。改进措施:一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考、遴选等方式充实我办接待团队,以缓解接待高峰时人才短缺的压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部门运转协调与保障服务职能,加快整合人力和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建强队伍。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不断提高全体人员政治理论素养,以提升业务能力为目标,强化接待服务的精细度与专业性。(二)提升质效。参照市接待处“573”工作模式,结合我县公务接待工作实际,通过模拟接待场景、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接待人员的沟通能力;在总结提升上做好档案整理、资料收集,及时复盘总结接待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改进措施。(三)整合资源。完善公务接待部门运转协调职能,加快整合人力和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将我县药材种植基地、药膳餐厅、特色民宿等资源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接待资源链。(四)联动聚力。加强与市接待处和兄弟县区接待同行们的交流,汲取各地优秀的接待理念,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我县接待服务水平。加大对各镇办、各部门公务接待工作监督指导力度,促进全县公务接待工作高效、规范运转。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