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灞桥区林业管理站(西安市灞桥区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西安市灞桥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辖区林业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为林业发展提供病虫害防治检疫保障,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林业资源保护、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技术人员培训,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管理和检疫;受主管部门委托,宣传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定实施措施,并依法管理和保护全区野生动植物。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柳巷村 | |
法定代表人 | 益凯 | |
开办资金 | 76.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灞桥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29万元 | 3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区秦保局党委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热切关怀指导下,认真开展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种质资源普查、草地有害生物普查、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林木种苗、林业产业发展等各项业务工作,克服区财政压力巨大的不利影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业务开展情况(一)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1、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全年共监测野生动物74000余头(只、羽),坚持重点时段(候鸟迁徙时段)每日网络直报,一般时段每周网络上报。未发现野生动物疫情、疫点。2、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全年共救助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画眉、红腹锦鸡、长耳鸮、鹰隼在内的各类野生动物93只(羽)。多数经过救治和隔离饲养恢复后及时放生,无害化处理包括被警方击毙的野猪和因不明原因死亡的果子狸在内的野生动物5头(羽)。积极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清风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灞桥区“清风行动2024”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6月26日召开灞桥区“清风行动2024”专项行动推进会,进一步推进行动开展,截至7月份行动结束,各部门累计出动车辆175台次、人员341人次,其中公安部门办理相关刑事案件7起,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处理相关线索4起,行政处罚1起。(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和林业植物执法检疫工作1、重大林业防控监测工作全面完成全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以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工作,认真做好一般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灞桥区2024年度《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方案》,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第三方专业防治公司实施我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180套,监测面积8.5万亩,成功完成美国白蛾各代成虫诱捕器监测以及各虫态普查工作,截至目前我区未发现美国白蛾越冬成虫和一代包括卵、幼虫等各种虫态的美国白蛾危害。在松科植物分布区域悬挂松褐天牛诱捕器45套,监测松林面积0.07万亩。截止目前未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全面推广使用新版国家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空平台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秋季普查工作,超额完成普查任务小班和任务面积,完成秋季普查小班100个(任务100个),累计完成普查面积8782.91亩,未发现因松材线虫病引起松科植物死亡,我区全年无松材线虫病疫点、疫情。全年加强区内常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灞河生态湿地公园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危害严重的问题采取专项综合防治。累计投入防治资金30余万元,完成树干注药16000株,打孔注药超过50000孔.次,投放光肩星天牛天敌花容寄甲20000头,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20套。通过近一年的综合防治,防治率超过80%,有效遏制了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同时加强其它食叶害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全年采用无人机、喷药机等对槐尺蠖、蚜虫、河曲丝叶蜂等食叶害虫进行喷药防治,防治面积550亩次。加强与城管等部门联系,共享病虫害监测信息,6月、8月两次区城管局通报城市道路悬铃木方翅网蝽危害信息,城管部门积极响应,对区内城市道路存在风险路段及时进行防治,防治面积超过200余亩。2、检疫执法工作积极开展林业植物检疫专项行动和“护松2024”检疫执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和“护绿2024”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8月份邀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康克功教授等专家对区内苗圃、绿化、养护以及涉林街办村级林长进行培训训受训人员近100人次。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对区内(包括浐灞生态区我区行政范围内)6家绿化施工项目、44家涉木企业、8家种苗经营单位进行备案,进一步严格木材、苗木调运检疫调入的复检工作。(三)、苗木质量监督管理及林业技术推广工作1、积极开展林木种苗花卉“双打”工作每月在区内进行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宣传,发放《种子法》、《林木种苗标椎化管理手册》、《林业新品种保护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对区内持证的8个苗圃进行生产经营档案的检查、法律法规宣传、田间生产技术指导,积极开展新品种保护宣传和培训工作,有效提升苗木种子生产经营者知识产权意识。2、认真做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全面开展灞桥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后续种质资源收集工作,计划收集在我区具有代表性且有一定存量的各类在林草种子20份,截至目前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已过大半,除个别因种子成熟季节等客观原因外已基本收集到位。全面完成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外业踏查路线9条、踏查里程34.28公里、踏查面积0.5190万亩,踏查覆盖率32.44%,设标准地7个,面积0.0060万亩,主要发生草原害虫41种,草原毒害草6种,采集标本200余号次,拍摄有害生物照片、生境照片、工作照片等200余张。形成《灞桥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和《灞桥区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报告》各一份,为后期我区做好草原(地)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奠定数据支撑。3、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年初争取实际财政特色经济林提升项目补助资金3万元,区级财政2万元,用于我区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提升改造工作和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工作。根据我区特色经济林分布和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需要实际,分别在洪庆街办燎原村、百花岭村、三阳院村实施林产品产地土壤和林产品采样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发放复合肥7.2吨,涉及核桃、柿子、花椒等特色经济林600亩。有效提升我区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成效和特色经济林技术管理水平。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野生动植物积极开展虎等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专项整治行动,对区内4家涉及野生动物展演的单位进行检查,针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12月初开始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网信、农业农村以及涉林街道积极开展“网盾2024”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9人次,监督检查互联网基地企业42家,各类商户420家,查获涉及迫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画眉的刑事案件1起。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及检疫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第三方专业防治公司实施我区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悬挂美国白蛾诱捕器180套,监测面积8.5万亩,成功完成美国白蛾各代成虫诱捕器监测以及各虫态普查工作。对灞河生态湿地公园柳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危害严重的问题采取专项综合防治。累计投入防治资金30余万元,完成树干注药16000株,打孔注药超过50000孔.次,投放光肩星天牛天敌花容寄甲20000头,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20套。通过近一年的综合防治,防治率超过80%,有效遏制了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全年共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8份,产地检疫面积697.8亩,检疫苗木65057株;对辖区内调运的苗木、原木、干果、板材进行了严格的现场检疫和复检,现场检疫38次,办理检疫证356份,其中检疫木材11876立方米;复检苗木4423株、复检木材近11876立方米。(三)、苗木质量监督管理及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积极开展林木种苗花卉“双打”工作、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现了辖区内生物多样性,配合上级业务部门编制全市林草种质资源名录,建立林草种植资源信息库以及升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在洪庆山地区开展核桃、花椒、土壤等林产品采样,有助于林农种植,提高林农收益。存在问题一是业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知识更新不及时,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二是执法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执法人员缺乏,执法压力过大。三是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个别干部职工,依然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四、整改措施和下一步打算1、继续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综合能力。2、积极配合市场管理、公安、交管等部门做好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3、认真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林业植物检疫执法工作。4、做好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和种苗产业的正确引导。5、积极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