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再就业服务中心(西安市灞桥区就业服务局、西安市灞桥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再就业服务中心(西安市灞桥区就业服务局、西安市灞桥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7:00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再就业服务中心(西安市灞桥区就业服务局、西安市灞桥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管理和服务。协调指导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负责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经费筹措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放;分流安置行业之间下岗职工,组织跨区劳务交流活动;负责辖区内创业担保贷款工作。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新医路87号
法定代表人 刘若芊
开办资金 61.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万元 2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再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一)市考指标我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完成966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500人的128.87%,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117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0人的117%,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完成17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0人的116.67%。(二)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按照管理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完成劳动保障协理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月度和季度考核、合同续签、社保缴纳工作,及时审核公益性岗位补贴、办理人员离职社保转移手续;完成2024年四个季度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全年新开发公益性岗位88个,经过审核、考核、公示程序,共安置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23人。截止2024年12月公益性岗位实际在岗92人。举办公益性岗位新招录人员的岗前培训4次,共计23人。截止2024年12月底劳动保障协理员实际在岗94人;完成劳动保障协理员2024年度社保基数调整工作。完成对全区107名公益性岗位人员、94名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工作。(三)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笔3815.3万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3100万元目标任务的123.07%。其中发放小微企业11笔3373.3万元,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29笔442万元,带动就业209人。(四)就业创业补贴审核2023年度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4家次企业,补贴人数358人,补贴金额71.6万元。审核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18家次企业,补贴人数564人次219.96万元。审核青年人才驿站用人单位社保补贴6家次企业,补贴人数31人次31.38万元;审核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保补贴2家企业,补贴人数12人3.67万元;审核失业人员创业补贴2人0.4万元;审核一次性创业补贴共审核通过20人11.25万元;审核2023年度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437人182.77万元;审核企业税收减免205家次。(五)就业失业登记及重点人群帮扶办理《就业创业电子证》4861人,其中失业登记4306人、就业登记555人,单位就业登记186人,灵活就业登记369人;“灵活就业一件事一次办”318件;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49人。针对有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的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主动推荐不少于3次就业岗位、1次职业技能培训信息、1次职业指导。为5184名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提供“131”跟踪帮扶14039人次,其中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传4713人次、推荐岗位8932人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394人。(六)家门口就业及时跟上级部门沟通,持续落实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及运营,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区范围内建立街道、社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共计30家。其中,街道级驿站7家,社区、商圈驿站23家。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重点关注一户只有一人就业家庭,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进行基础信息摸排,首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重点群体的就失业情况进行全面的摸排,深入了解群众的就业需求。然后掌握辖区企业招聘意向并对招聘岗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定期将区级部门和驿站收集的企业招聘信息进行比对整合,及时发布并定时更新。最后,将群众的就业需求与企业招聘信息相匹配,为群众精准进行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按照“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工作思路,对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帮扶台帐,确保帮扶过程全程记录。各街道在摸排过程中,未发现有零就业家庭。二、亮点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为进一步扩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我们积极转变服务思路,拓宽服务路径,主动上门为企业详细解读创业担保贷款的各项优惠政策,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后续跟进服务奠定基础。还采取了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包括建立企业微信服务群、招聘会现场面对面解答、企业座谈会,政策直播、下社区、入企业及沿街商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政策,确保政策及时宣传到位。我中心参与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28场次,参与活动人数3793人,参会企业258家,提供岗位3131个,求职人数1424人,达成意向429人。三、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中心发放各类就业补贴涉及企业24家358人,补贴金额71.6万元;发放各类社保补贴涉及企业26家1044人次,补贴金额437.78万元;发放各类创业补贴2人,补贴金额0.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涉及11家小微企业、29家个体经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15.3万元;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23人;让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前期专注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建设,缺少亮点,不能完全凸显驿站的服务功能,帮扶效果不明显。创新服务驿站管理模式,加大“家门口就业”宣传力度,举办多样式就业创业活动,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就业的便利。(二)受大环境影响,就业创业群众信心不足,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措施仍需加强。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或免息来降低企业及创业者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企业及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积极性。五、2025年工作思路(一)我中心每月将市局分配至我区的就业数据进行认真核验,核验无误后上传系统平台,确保数据真实性,力争我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失业人员再就业两项市考指标任务超额完成。(二)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及时跟上级部门沟通,持续落实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及运营,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依托驿站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对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定期召开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工作推进会,进行工作总结、业务培训、政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家门口找工作的便利。(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按照“131”精准帮扶要求,持续对辖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131”精准帮扶。同时,积极推广智慧就业帮扶新模式,确保帮扶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结合各街道、社区群众就业需求,通过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精准开展职业推介会、职业指导、政策宣传等小而精的活动,提升岗位及人员匹配的成功率,同时建好就业帮扶台账,让有就业、创业、培训等需求的群众能及时得到帮扶,并对通过帮扶实现就业人员建立台账,做好实名登记。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运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同时做好公益性岗位、劳动保障协理员日常管理工作。(四)就业创业服务方面一是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依托街道、社区将政策宣传延伸至基层,正确引导群众就业创业。二是结合“人社工作进社区、进园区”,在辖区企业、沿街商铺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社区内张贴政策宣传海报,为企业、群众上门讲解相关政策,提高企业和群众对人社政策的知晓率,扶持企业带动就业。三是树立创业典型,以创业典型为载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五)就业创业补贴方面一是严把业务审核关,做好资金风险防范。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逐一核实,确保真实性。二是对申请人的创业项目及时进行实地考察,确保项目和申请金额相匹配。三是及时审核各项就业创业补贴申请资料,尽量做到即申即审、及时兑付,提升企业及个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