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国库支付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财政资金安全提供保障。市直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授权支付额度下达;监督银行办理支付业务,资金收付过程监督;市直单位财政软件培训及公务卡推进;发放工资,对统发工资实行动态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124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杜红莉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7万元 | 1.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国库支付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科室的配合支持下,国库支付中心紧扣财政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全体干部勇担使命,笃行实干,团结进取,砥砺奋进,持续推进国库支付各项业务提质增效,中心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严把支付关口,提高资金支付效能。坚持“随到随拨、日清月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坚持“三保”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严把用款额度和代编支付审核关口,优化支付审核流程,全年累计生成并发送财政支付汇总清算额度115.98亿元,审核办理财政代编支付37亿元,及时准确办理资金支付,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2.强化动态监控,防范资金运行风险。一是加强日常监控,及时核实处理预算执行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红色预警信息。二是每月督促市级单位按要求完成省厅发送的疑点数据整改,并收集反馈全市整改情况。三是做好全市预算执行监控月报上报相关工作。四是做好市级财政审计相关取证单核实及答复工作,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全年累计处理红色预警信息4001条,涉及资金10.5亿元,有效防范资金运行和使用风险。3.规范代管资金管理,增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一是加强市级单位代管账户资金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收入确认、划款清算及日报登记工作;建立定期对账机制,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全年代管资金收入确认6.45亿元,支出6.54亿元,余额1.71亿元。二是扎实组织开展市级代管资金全面清查工作。摸清196户预算单位代管账户资金存量现状,清查资金2.09亿元,其中实际形成支出1.25亿元,已上缴财政资金203.68万元,上缴有关部门1020万元,进一步规范了资金管理,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探索建立代管资金定期存放机制,开展代管资金保值增值管理。预计同期较原协定活期存款增加利息收入65万元,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4.搭建服务平台,形成工作合力。一是首次组织召开全市国库支付工作会议,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畅通市、县国库支付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力促全市国库支付工作协同推进、提质增效,助推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首次举办市级国库支付相关业务培训,培训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通过收集梳理预算单位财务工作存在的相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面对面作讲解,手把手教操作,主动精准服务,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切实帮助预算单位明确财政管理规范化要求,提升财务管理水平。5.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规范高效服务。一是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渭南市国库支付中心主要业务运行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快形成了规范统一、流程简化、运转高效、监控有力的国库支付管理新机制。二是加强沟通联系,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学习、借鉴,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转款有关事项,严格预算执行,规范资金使用,防范资金风险。三是及时总结经验做法,编写的工作信息《渭南市财政局常态化推动国库支付工作提质增效》在全省《财政简报》第7期、《渭南日报》,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信息刊登。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坚持把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时效意识服务意识规矩意识贯穿始终,以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带动业务工作水平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政策水平、作风纪律、履职尽责能力大幅提升,带动了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二是严格按照监控规则加强日常监控,及时核查处理,确保资金支付安全规范。三是提升服务质效,提高支付效率,确保市级预算顺畅执行。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干部个人自学监督管理的有效方式还不到位,集中学习形式相对单一,没有做到始终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还存在差距。2.代管资金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代管资金收入未纳入年初预算管理,支出未纳入财政资金运行动态监控平台,对代管资金实施有效管理的中、省政策支持尚不明确,代管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3.工作职能和开拓性有待加强。随着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的纵深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业务规则、操作流程等变化较大,面对新形势,国库支付中心职能转变尚不到位。存在机构职能设置及编制配备与承担的职责任务不完全匹配、履行职能职责不充分的问题。整改措施:一是围绕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做好支付审核,及时准确办理资金支付。优化审核流程,持续提升支付效能。二是做好预算执行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加强沟通衔接,及时纠正预算单位资金支付中的违规行为,在优化服务、推动加快资金早使用和高效运行的同时,切实发挥动态监控体系的监督、警示和纠偏功效,防范资金运行风险。三是持续规范代管账户资金收支管理工作,健全财政存量资金常态化清理机制,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探索开展市级单位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分析相关工作,加强分析研究,督促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各项重点支出达到中省要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提高履职能力。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吃透领会精神实质,补足精神之钙。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坚持开展周自评,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同提升管理绩效、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一项工作上,切实做到“讲政治、立长志、高标准、重细节”。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支付效率。及时准确办理预算执行支付环节的各项工作。做好财政代管账户管理,衔接运维部门解决代管资金收入类型的细化,加强对财政代管资金支付的监督,确保资金支付安全高效。持续加强定期与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三方对账工作,确保账账相符。强化动态监控平台对预警信息的核实处理,及时纠正预算单位支付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适时举办财政资金监控预警及代管资金相关业务培训,提高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确保各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转。三是完善制度体系,突出精准保障。严格落实中省国库支付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岗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内部活力。制定完善到人到岗的操作流程和工作规程,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确保市级预算顺畅执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