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子洲县>
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
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55
单位名称
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子洲县淮宁湾乡后淮宁湾村
法定代表人
马敏
开办资金
1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洲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19万元
155.67万元
网上名称
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3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校紧紧围绕年初计划和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年度主要工作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制度建设与完善开学初,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拟订了切实可行的《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和《子洲县淮宁湾镇中心小学秋季教学工作计划》,完善了《学期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教师学科工作计划》等。因新教材的实施,根据教师反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征求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的意见,在第八周出台了《学科教学要求》。(二)常规检查与反馈开学初对学科计划进行了审查,业务检查能按照教学、作业与辅导三环节目标执行,力求每位教师抓好课前定位教学目标、整合优化优课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为教学服务。每个学期学校由教务处组织各年级特色阶段性考试。考后及时召开表彰会,教务处针对教学中教师们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做到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目标、有竞争、有压力地开展教学工作。(三)培训与学习搭建平台,促进成长。认真制定继教培训计划,落实继续教育工作。先后派遣安小利老师,魏瑞莲老师,徐晓颖老师参加了省市级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年合格率达100%,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竞赛活动,通过培训竞赛,教师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技能。(四)课堂教学探究与实践推动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秩序。继续推进青年培养,每周进行随堂听课,加大听课查课力度,要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20节,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听课、业务学习及作业批改等情况并及时记载,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培等培训。年初,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要求每周安排一次公开课。每5周召开一次课堂研讨活动,交流课堂长处与短板,扬长避短更好地开拓教学业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拓宽了学生学习模式本学期学校开设社团10个,举办了舞蹈单人、集体比赛,取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举办了兴趣抢答大会,所有同学踊跃参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视野。举办了防火演练,让所有学生都亲身学到了遇火情况紧急处理方法。弘扬了传统文化端午节举办了包粽子小能手评比活动,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秋节带领学生到孤寡老人家里进行了慰问,让老人感到了团圆的氛围和幸福。重阳节带领学生到野外秋游,让学生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和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三、存在问题及不足(一)生源流失给学校造成了极大影响。孩子随父母外出务工,务工地就读。城乡、乡镇教育不均衡存在一定差距,而导致流失。学生的流失或流动对农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利,而教学质量的难以提升反过来又造成学生进一步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在留存的学生大部分是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四、整改措施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尽力为学校注入活力。具体安排如下:(一)争取与上级沟通,配比专业性强的老师。尽力办好教育竭力遏制学生的流失。(二)今后最大限度调控现有资源,让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心理、思想等方面,能感受到来自老师慈母般的关爱。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让老师的一言一行照亮孩子成长的道路。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提高管理效能,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科研型教师队伍的成长。(二)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三)开展特色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四)发展幼儿教育,补充优质生源,让家门口的每一个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搞教育是实干,虽然面临问题和困难较多,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愿意为之努力,我们一定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直面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让家门口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好好上学。总之,我们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力争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教体局授予“优秀学校”,镇政府授予“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