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灞桥区>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51
单位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提供住房保障服务。实施住房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方法,对房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统一管理全区城市房屋产籍产权的登记备案;负责辖区内各类保障住房的资格审核、申报及档案管理。
住所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鹿塬街北段27号
法定代表人 刘利娜
开办资金 4.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7万元 4.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灞桥区住房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基本情况2024年以来,我单位狠抓工作落实,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扎实稳步推进辖区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体系。严格按照《灞桥区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灞桥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办法》、《保障性住房监督检查制度》、《保障性住房年审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规定申请及审核程序,明确各级部门职责,严格确定保障对象的认定和补助标准,并认真按规章制度执行落实。二.业务开展情况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业务活动。1、严格规范申请审核工作程序。为使保障性住房的审核公开、公平、公正。我区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严格实行“三级审核,三次公示”的流程,接受群众监督,对提出异议者,进行调查核实,坚决杜绝虚报冒领、违规保障现象发生。2、不断完善保障房档案管理。在住房保障档案管理上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将保障家庭人员信息全部录入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相符,并且根据每年复审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更新,实现动态管理。3.建立健全退出机制。每年进行保障对象资格复审,核实保障家庭人员、住房、收入等情况,对收入超标、住房超标的家庭,及时取消其资格,并发放退出通知书,告知其不再符合保障标准的缘由,确保保障对象退出机制的落实。4.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考核指标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我中心承担市考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为全年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房房源2700套、保租房房源400套,(截止目前已完成配售型保障房房源筹集2720套,保租房房源筹集416套)配售型保障房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不少于0.1亿元(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0.2亿元)。任务主要落实在东城豪庭C区、东城豪庭B区及东城银座保租房三个项目,各项目具体情况如下:(1)、东城豪庭C区项目建设单位:灞桥区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西临高速以南,柳虹路以西,建筑面积:12.03万㎡,房源:1400套,其中配建廉租房462套,经济适用房938套,经济适用房已售46套,剩余892套房源2024年1季度调整为配售型保障房。目前项目进度:正在进行装饰安装及室外道路、绿化工程。年度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2)、东城豪庭B区项目建设单位:灞桥区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地址:西临高速以南,柳虹路以西,总建筑面积:16.92万㎡,计划建设经适房1698套,2024年1季度已确定调整为配售型保障房。目前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办理,按照市级部门安排下一步计划由市安居集团实施。(3)、东城银座改建保租房项目建设单位:陕西明江置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城东客运站以西、新寺路和柳鸣路西南角,总投资约2亿,建筑面积44000㎡,改建保租房房源416套,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二)、具体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保障性住房业务开展截止目前全区已累计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24500余户涉及51000余人。累计发放租金补贴3880万元,目前尚有实物配租轮候家庭12000余户。累计受理经济适用住房及限价商品房资格申请3940户,审批通过3160户。2024年新增公租房资格轮候家庭2193户,累计完成向阳沟大学生及社会实物配租家庭资格复审3500户。前3季度租金补贴累计保障220户,发放补贴资金51.6万元。5月开展了希望里.时光序等16个公租房清退房源报名,8月开展了希望里向阳沟公租房项目报名,11月开展了枣园刘集中配建公租房项目及席王廉租房等23个清退房源项目报名。累计通知我区9000余户公租房轮候家庭网上报名参加房源分配。(2)、住房租赁市场监管约谈住房租赁企业4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2份,对东城新一家纳澜湾小区2套涉及违规改造出租房屋现场监督予以拆除,上报市住建局风险住房租赁企业1家:西安市房客来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同时在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扣除该企业信用等级分数。截止目前受理并调处包括“12345”平台反馈及群众来电来访反映的住房租赁纠纷150余起。(3)、人才安居工作我才公寓累计保障194户,均为我区认定的E类人才。E类人才补贴累计保障169人,涉及辖区46个企事业单位,累计发放补贴89.7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补贴约13万元,目前还未发放。(4)、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督导检查自查自纠24次,主要对辖区保障房小区及区级、街办、社区关于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资格受理、申请、轮候管理及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解读、解答等,6月对2019年以来审批的公租房轮候家庭资格审核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检查发现问题6个,督促落实整改6个。接到群众反映转租转借线索5条,均第一时间联系小区管理部门将问题线索予以反馈,同时配合小区开展了违规问题核查,对违规家庭取消保障资格。1月、7月分别开展了保障房反诈及政策集中宣传活动,主要做法:组织辖区7个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在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了25场保障性住房反诈及相关政策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案例展板、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累计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品及宣传彩页6000余份,宣传效果显著。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对拉动需求,降低普通商品房价格,改善中等收入以下人群的住房条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先后10多次深入辖区街办、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及政策解读,制作政策宣传彩页,要求街办、社区等申请受理部门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积极耐心做好我市保障性住房房源轮候、摇号、分配政策解读,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知晓率。我区人E类人才补贴累计保障169人,涉及辖区46个企事业单位,累计发放补贴89.7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补贴将发放约13万元。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基层住房保障实施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固定,街办均未成立专门机构,人员变动较大。社区住房保障专职人员不到位,住房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由于没有专职人员难免会影响住房保障工作的整体推进。建议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工作体系,由上级部门发文,专门落实基层住房保障机构、人员,在街办设立住房保障科,在社区设立专干,确定基层住房保障专职人员,统一职责、规范制度,从管理机制上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各级有人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力求做到群众满意。严格执行申请、审核、公示、上报、轮候、复审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保障家庭动态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做到应保尽保,让保障性住房真正惠及保障群体。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开展住房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做好各类保障房资格审批,确保资格审核公平、公正,住房租金补贴发放及时、准确。认真学习市场化保租房房源挂牌审核、资格审核相关政策,同步做好相关审核工作,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及时、准确。配合市保障中心开展公租房房源报名分配工作,继续开展我区实物配租家庭三年复审。2、做好辖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针对个别住房租赁企业采取“高收低出”、“长租短付”的违规经营形式,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乱象,持续开展住房租赁市场排查整治,定期开展检查,坚决杜绝违规经营现象。积极受理租赁纠纷,化解矛盾,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切身利益,消除不稳定因素。3、进一步加大督促协调力度,充分发挥牵头指导作用,督促指导各相关项目单位加快资料整理、收集、上报,进一步压缩保租房项目初审申报时间、全力推动我区2025年保租房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考核任务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