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积极调动干部职工的学习激情,增强单位凝聚力,极大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依据省市202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心组织,周密布署,划片定责,全程督导,确保我区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抗体合格率85%以上,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1、主要措施:(1)积极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部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今年动物防疫工作文件,组织召开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会议,根据“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防疫管理双轨责任制,签订了防疫目标责任书,落实防疫行政责任;要求各基层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分别签订了防疫任务目标责任书,落实业务责任。(2)切实做好防疫物资供应。防疫经费和防疫物资是防疫工作的坚强后盾。今年,共安排资金4万元,专门用于储备防疫物资、进行防疫督促检查和重大疫情应急处理等,共组织回猪口蹄疫疫苗3万ml、猪瘟疫苗1万头份、牛羊0型口蹄疫2万ml、奶牛双价口蹄疫0.6万头份,小反刍兽疫疫苗1万头份、禽流感疫苗3万毫升,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好保障。(3)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冷链管理,规范技术操作。一是完善和健全防疫物资管理、保存、发放制度。将防疫物资供应固定到人,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出入有序、存放规范、建立台账;二是加强疫苗“一冷到底”链条式运营模式的监督管理。组织专人对我区基础冷链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巡查,提前杜绝在疫苗管理和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忽和漏洞;全区现有冷藏车一辆,10千瓦发电机4台,冰柜3台、冰箱10台,冷藏包31个。三是按照各站申报的疫苗计划,我们从市中心冷库领取全程冷链直接配送至各个基层站,以“库对库、门对门”原则,尽量减少重复搬运,室外暴露的风险;四是规范防疫人员技术操作。对免疫工作要求四到位:剂量到位、部位到位、挂标到位、建档到位。并及时根据防疫进度做好防疫报表上报工作,排查防疫漏洞;五是逐步推进程序化免疫和建立常年补针工作。我们在养殖大户推行程序化免疫,鼓励和指导养殖大场大户开展程序化免疫。(4)积极开展抗体检测、正确评估免疫效果。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对全区的猪、牛、羊、鸡开展抗体检测,全区共检测血清样品120份,除羊只小反刍兽疫、猪瘟免疫抗体不达标,其它抗体水平均达标。区中心及时分析原因,通知不达标的养殖场及时进行补免。(5)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我们积极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养殖大户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均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疯牛病、牛肺疫、牛结节病、非洲猪瘟、马鼻疽、马传贫等外来疫情及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疫病。同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通过流调工作,全区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其它动物疫情也总体平稳。(6)非洲猪瘟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我区严格落实中省市区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向各区域站发放16大类32小类防疫物资,组织对全区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消杀工作,累计消杀面积8万平方米。并对全区养殖场户的门禁制度、人员出入,运输车辆等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防护,管好人、看好门,严把调入关,杜绝疫情传入。截止目前未发现异常。全区共计备案车辆12辆,屠宰场严格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监管工作制度,监督屠宰企业做好“瘦肉精”和非洲猪瘟自检工作,要求“瘦肉精”企业自检面100%、自检率不低于2%,非洲猪瘟混血检测50头每份,检测率100%。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1、布病防控工作开展基本情况:根据2024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安排,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2024年畜间布病监测流调工作方案,扎实开展畜间布病检测流调查,截至目前,全区共计监测羊2651(5月龄以上)只,检出阳性个体12只,阳性率0.45%;牛检测(7月龄以上)225头,检出布病阳性个体5头,阳性率2.2%。阳性动物全部无害化处理,阳性群体全部完成相关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并函告区卫健局做好人间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布病防控净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强化安排部署,明确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我中心按照《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西安市2024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了《灞桥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布病监测净化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及时召开布病防控专题会议,由中心主任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计划和责任清单,建立布病防控包联体系和“群防群控”防控机制,明确时间节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形成有效防范畜间布病扩散蔓延的长效机制,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有计划、分区域、有步骤开展全域监测工作。按照《灞桥区2024年布病监测与流行病学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分区域、有步骤开展布病监测净化工作。所有样品采集工作由灞桥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来完成,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做好服务和流调信息调查工作。2、狂犬病防控情况:今年,我区把狂犬病防控工作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大力宣传、悬挂横幅、联系街办制定辖区村组、社区狂犬病集中免疫日程安排,粘贴狂犬病免疫告知书、畜牧系统党员结合固定党日活动等形式,进村组社区进行免疫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群芳群控的防控氛围,取得了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大大地助推了我区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截止目前狂犬病免疫3711只。3、鹦鹉热病防控情况:4月份我区发生两例人感染鹦鹉热病例。接到通报后,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将流调情况第一时间通报给区卫健局,请求密切关注相关人群及开展该户环境消杀工作。同时,全力开展辖区内鸽子和鸟类饲养情况排查,加大对鹦鹉热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并进一步加强和区卫健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互通,形成合力,加强灞桥集市活禽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产地检疫程序,完善疫病防控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四、产生的效益202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全年免疫猪口蹄疫7456头,猪瘟免疫7456头;牛口蹄疫免疫1332头(其中奶牛655头),羊口蹄疫免疫7725头(只),羊只小反刍兽疫免疫7725只;禽类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71370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对全区的猪、牛、羊、鸡开展抗体检测,全区共检测血清样品120份,除羊只小反刍兽疫、猪瘟免疫抗体不达标,其它抗体水平均达标。区中心及时分析原因,通知不达标的养殖场及时进行补免。通过我们业务上的各项细致工作,有力的保障了我区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以及畜产品的安全性。五、存在问题区内养殖户较为分散,且防控意识不强,存在一定风险。解决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及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思想觉悟水平及处置能力。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动物防疫法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三级防疫人员的防控能力和广大群众的防疫意识。2、切实做好畜禽基础免疫工作,夯实免疫基础,筑牢免疫屏障。认真做好免疫抗体检测工作,以监促防,对新添栏的畜禽和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畜禽及时组织实施免疫。3、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防疫人员和群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严把购入关口,强化落地报检。继续做好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分阶段、分区域,全覆盖筛查检测,逐步实现布病净化消灭目标。建议公安部门加强对流浪犬的监管,杜绝流浪犬伤人事件的发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4、继续做好非洲猪瘟日常排查工作,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