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协助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执行县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性文件、相关规划;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长效投入机制和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协调、指导、督查乡村振兴试点建设。 | |
住所 | 富平县便民服务中心14楼 | |
法定代表人 | 刘建雄 | |
开办资金 | 0.9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1.01万元 | 793.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给力。一是村庄清洁行动。坚持“县负总责、部门助力、镇村落实”的原则,持续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升级版”。①及时制定印发《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4年工作要点》《富平县加强“五边四荒”环境整治工作方案》,为年度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支撑。②先后组织开展一季度、二季度“红黄旗”月交叉检查和一季度、二季度观摩评比,目前成功创建和美村庄20个(累计达到70个),阶段总结情况,节点安排工作;对美原镇、老庙镇、庄里镇等12个镇办分4期次进行全域复检,巩固成果成效;开展全县“村庄清洁日”活动7期次,集中攻坚克难;扎实开展小广告、废弃破损围挡及广告牌等专项整治,农村环境不断细化提升;对已创建的70个县级和美村庄开展“回头望”,夯实示范引领作用;协调推进“五边四荒”春夏秋冬专项整治,推动村庄周边环境卫生实现整体提升;以省级集中督帮为契机,开展“两周一轮”16个镇办全覆盖环境卫生集中排查整改,做到发现一处、反馈一处、解决一处。③配合做好省委主要领导、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来富视察调研,“红黄旗”制度得到充分肯定;对接发改委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汇报材料通过初审,其主要刊物《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丛书》将于近期刊发;相继开展春节、清明、五一、夏收、端午、中秋、国庆、秋收等重要节点村庄清洁整治活动,配合做好中省市领导、央媒记者团、临渭区、澄城县、阎良区、鄠邑区等重大活动环境卫生保障,让好环境成为富平对外形象的新名片。二是农村卫生改厕。严格落实“群众自筹+财政奖补”投入机制,采取月调度、季排名办法,截止目前完成农村改厕4146户(市级年度任务4000户),建成村级公厕28座。编制了《富平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实验实施方案》,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2亿元,今年涉及的14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全域栽花植绿。持续开展“大美频阳城·春风一县花”全域栽花植绿行动,今年栽植花卉苗木110万株,累计达到320万株。同时,全面加强绿化苗木日常管护工作,“一村一处景、一镇一特色”大美乡村初见成效。(二)巩固衔接扎实推进。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制定印发了《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清单》《富平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富平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考核办法(试行)》,全力做好“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省市县集中督帮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为国家评估做好充分准备。一是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全域覆盖、动态监测、一户不漏”,建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动态监测预警帮扶机制,定期进行摸排,常态化做好监测预警,截止12月底,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脱贫户7157户19337人,监测户451户1245人,风险消除248户818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切实发挥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关键作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入户排查、村级研判、线上问询等方式,发放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17余万份、帮扶政策“明白纸”432户,共排查农户191427户,纳入“三类户”3户8人,核实补正信息6.3万余条。二是强化衔接资金发展产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巩固衔接工作的有效抓手,规范资金监管,加快建设进度,推动项目落实促进乡村发展。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1.47亿元,围绕基础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2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77个,产业占比66.48%);中物院下达定点帮扶计划项目共17个,涉及资金12575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00万元,涉及项目2个,已签订合同,预计12月底前完成施工任务。三是深化各项帮扶工作落实。先后对全县16个镇(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集中督查3次,组织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培训会,国网系统就业模块专题培训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16个镇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109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两轮次培训,干部队伍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县共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4户1818.25万元,对72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发放会员借款687户1301万元,跨省就业交通补助分4个批次发放金额38.88万元、惠及871户972人。四是扎实开展问题整改。按照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暗访调研发现问题、2023年度考核评估发现问题、省市暗访发现问题、省市集中督帮发现问题共7个批次35方面129个问题的整改并长期坚持,以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提升巩固衔接质效。围绕省级集中督帮反馈问题120个,抽调63人及时组建10个县级督帮组,对全县268个行政村、16个行业部门进行为期63天的集中督促检查,每两天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推进会,并做好单位内部10方面20个问题的整改工作,全力做好中省考核评估准备工作。(三)综合工作不断提升。一是做好驻村帮扶。积极落实月“基层工作日”制度,先后深入包联村大岗村检查指导人居环境工作9次,协助获得环境卫生整治资金1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参与村庄绿化、和美乡村创建和“一镇一示范”建设工作,配合完成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家庭中就读中高职学生资助工作,以及陕西省防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内各类人群资料更新完善。结合实际,顺利轮换驻村帮扶干部,确保工作不断档、成效有保障。二是常态安全生产。及时学习贯彻落实省市县和农业系统相关文件精神,逐周逐月检查上报安全生产排查整改情况,推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向好。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发改委主要刊物已通过初审,确定档期,近期刊发;红黄旗”制度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三、存在问题一是学用结合不紧密。业务工作涉及范围广、任务重,导致干部学习教育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干部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创新意识不突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不够充分,提前谋划、超前准备有待完善,整体工作提升还有较大空间。三长效落实不给力。垃圾收集转运不及时、小野广告清理不彻底、改厕推进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长效落实机制。整改措施一是优化工作安排,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方便干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二是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工作预见性,关注行业动态多与同事和上级领导进行交流,提前谋划和超前准备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多想多思,把创新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三是深入剖析导致落实不给力的根本原因,将问题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的长效落实制度,定期对长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五、2025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持续推动巩固衔接高质高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走深走实,着力做好以下工作:1.力巩固衔接。持续落实“四个不摘”,深化“三落实一巩固”,稳定落实“1+32”帮扶政策,全力以赴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推动整体工作上台阶提水平。一是聚焦省考国考,逐季度常态化开展集中督帮工作;二是聚焦问题整改,抓好中省考核评估、省市明查暗访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三是聚焦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四是聚焦政策帮扶,抓好中物院项目、中央彩票公益金、互助资金协会、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乡村建设行动、就业帮扶配合、驻村帮扶等工作;五是聚焦项目建设,分股室包联包抓,形成衔接项目前中后全过程推进机制。2.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制定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全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二是开展春夏秋冬四大战役,推动环境卫生整治持续向好;三是开展“五边四荒”季度专项整治,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四是采取月调度、季排名办法,完成农村卫生改厕年度任务4000户;五是扎实推进“五好两宜”17个项目(新建7个,续建10个)年度建设,全力推动荆山塬片区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度没有奖励情况。2.2024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4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