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促进全市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创业。创业就业培训班质量监管;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创业中心管理;人力资源机构监管、就业指导及搭建平台;代管档案、开展见习工作等。 | |
住所 | 兴平市金城路西段陕西继隆机电有限公司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马武辉 | |
开办资金 | 6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5万元 | 1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处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在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抓手,优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兴平人社工作不断实现跨越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年工作开展情况1、狠抓党建工作,丰富活动内容: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具体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利用主题党日,及时开展党建活动,丰富职工生活,促进业务有效开展。二是及时树立先进典型、优秀党员,积极发挥党员先锋在就业创业服务窗口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不断丰富学习形式。线上利用学习强国APP、人社练兵比武微信小程序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线下采取集中领学、研讨及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确保多角度、全方位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力促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截止目前,先后在各类新闻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报道26篇,完成信息报送任务的260%,全年宣传成效显著。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一是精心送政策。通过线下印发宣传彩页,线上用好“兴平市人力资源公众号”“兴平市人力资源抖音号”等平台作用,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指南》宣传彩页、手提袋共计1万余份,推送政策短信5000多条,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用情做服务。在项目申请上确定专人和企业对接,提前为企业提供项目资料清单,详细讲解操作流程,面对面指导企业经办人员在“秦云就业”或“陕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公众号”填报线上资料,为服务企业“添温度”、帮办代办“加速度”。三是认真核标准。在业务经办环节推行“立即审、马上办”,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及时组织银行工作人员,联合财政部门上门实地考察,考察完毕随即召开评审会,确保经办银行收到担保机构推荐资料后,能够及时按程序为企业发放贷款。。3、创业就业培训监管工作:不定期对全市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上报市局主管科室,做好每一期就业创业培训班的检查记录,并留取影像资料,最后整理归档。全年检查就业培训班次160余次,创业培训班次33余次。认定就业困难人员752人。4、“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工作:实施动态跟踪服务,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对东、西城劳保所“零就业”家庭有针对性的制定扶持政策,利用“就业援助月”活动、秦云就业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并提供招聘信息,着重帮扶零就业家庭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5、创业中心工作:一是通过春风行动、各种媒体平台、公众号、手机微信等营造创业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政策宣传;二是以创业创新大赛为契机,积极组织推荐《“聚焦三产融合激发乡村活力”--兴平市草莓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路径》等3个项目参加咸阳市组织的创业创新项目路演评选活动。6、“线上线下”招聘工作:继续推动“两招七式招聘法”,确保以多种形式推送就业岗位、宣传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当好就业务工‘红娘’。通过兴平市人力资源抖音号,积极开展“直播带岗”“直播录岗”等活动,利用“短信+政策+岗位”的服务模式,为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手机发送个性化就业创业信息,既满足企业招聘需求,又最大化为求职者提供高效服务。7、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工作:定期对11家社区工厂、8家就业帮扶基地进行走访,同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工作的通知》,由各镇办劳保所负责所在地区,每月报告相关数据,及时更新系统,建立台账。8、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全年共接收毕业生档案4070份,办理档案转递672人次,出具档案为依托的相关证明56人次;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1436人。9、大学生见习工作:认定兴平市招商局等12家见习单位,累计提供见习岗位607个,完成年任务的121%;10、企业职工档案代理工作:全年档案代理新增企业下岗职工中灵活就业人员31份,已报送审核退休人员48人。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62人,发放补贴金额22.71万元。11、人力资源监管工作:对正常运营的9家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安全生产进行了年终检查,争取做到诚信经营、合理合法开展人力资源职介服务。同时,为全市12个监测镇、村,发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工作补助经费3.14万元。二、产生的社会效益1、全年累计发放创业贷款86笔3920万元,其中个人贷款发放76笔1920万元,小微企业发放10笔2000万元,到期贷款回收260笔4982万元2、兴平阜盛祥公司“聚焦三产融合激发乡村活力”项目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咸阳赛区取得优秀奖第一名;在陕西省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活动中斩获全省第一;在山西省大同市参加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在乡村振兴赛道喜获三等奖。3、全年举办兴平市2024年金秋招聘月“就”在金秋和“职”面未来网络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共73场,其中线上招聘会68场,线下招聘会5场;累计发布岗位数44939个,达成初步求职意向7035人;通过兴平市人力资源微信公众号,发布作品305篇,提供岗位6万多个,工伤、劳动维权、社保等人社政策宣传48篇、公告31篇、职业指导29篇,浏览量16.3万余人次;人力资源抖音号共发布作品330篇,浏览量共计300万余人次。4、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工作过程中累计吸纳脱贫劳动力66人。5、大学生见习工作中申请拨付2023年第一批见习生活补贴55人,共计44.72万元;第二批见习生活补贴41人,共计28.44万元;为142名见习生购买意外险20970元,完成见习任务的101%。6、高线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利用电话、短信、微信推送“1131”就业服务内容(1次职业指导、1次就业见习、3次就业岗位推荐、1次就业政策宣传)3870人次。职业指导206人次、就业岗位信息推荐377人次、创业服务7人次,截止目前帮扶就业1319人,未就业117人,其他101人(入伍、升学、出国);完成5590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采集。7、就业创业工作创新突破,打造周末“不打烊”不间断服务。从今年6月份开始,创新开展企业信息收集、招聘信息发布、就业服务指导周末“不打烊”就业服务“零距离”活动。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重视度不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没有真正把理论学习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逾期贷款经办银行催收力度不够,执行力不强,回收制约措施少。3、创业中心入驻创业实体类型单一,缺乏亮点,示范带动能力有限。技术型的企业少,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创业者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服务功能的发挥。四、整改措施1、对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的,将对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2、加大创业中心的宣传力度,专题形式多样化,让更多需要创业的人士得到帮助。3、2025年,就业中心的整体工作思路是:树立新风,挖掘潜力,强化服务,创新举措,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抓手,持之以恒做好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五、2025年工作设想1、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0万元;2、举办“槐里创客大讲堂”专题讲座2期;3、继续做好“两招七式”招聘活动和周末“不打烊”就业服务“零距离”活动;4、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毕业生档案管理、就业推荐指导工作,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确保见习补贴落实到位;5、做好灵活就业工作。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证书办理、档案管理、退休补贴落实到位。下一步,就业中心将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有需求的求职者、创业者、小微企业及时享受到人社帮扶政策,为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就业创业中坚力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