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社会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核算、发放,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城镇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征收、核算、发放及政策宣传。 | |
住所 | 富平县频阳大道中段 | |
法定代表人 | 侯梦晖 | |
开办资金 | 1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23万元 | 18.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宣传,推进提档缴费。制定了提档缴费政策宣讲计划,组成由分管领导带队的宣传小分队,对镇村两级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宣讲提档缴费政策。积极倡导镇、村两委工作人员、广大党员带头示范,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带动亲人及周边群众提高缴费档次。录制宣传提档缴费音频,印制宣传彩页、横幅等,充分利用各镇集会宣传“提档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领”政策。二是清理系统内长期暂停待遇人员,核实情况分类处置。对因故未能及时认证的困难高龄老人上门认证;对亡故超过180天个人账户核实后注销,其中符合丧葬补助金申领条件的办理丧葬费,对因未认证暂停待遇超过三个月且无法联系的人员进行账户封存,截至目前系统暂停627人。三是落实特殊人群的社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系统新认定低保和特困人员、重残人员共18410人,对10595名符合领取条件的困难人员支付待遇,做到了应保尽保。2.继续抓好工伤保险经办。一是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聚焦餐饮住宿、建筑、文化旅游等行业的未参保对象,重点开展推送式宣传,深入企业建筑工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政策咨询,提升宣传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二是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自2023年7月1日起,工伤保险实行省级统筹,推行网上经办,全省社银平台已上线运行,待遇支付已全面实现社银平台发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及时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核发待遇1042人次1936万元。其中医疗费316万元、住院伙食费9万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484万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14万元,丧葬费27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02万元,长期待遇支出646人次共计184万元,其中护理费39万元,伤残津贴53万元,供养亲属抚恤金92万元。继续做好67人长期待遇人员资格年审工作。3.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政策。2024年新增参保2178人,其中新参保企业57户331人,参保人数为25564人,已完成年度扩面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作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77户320.84万元,技能提升补贴100人16.15万元。延续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畅通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渠道,大力推广免跑即领、免证即办模式,提高审核办理效率,共发放失业金1946人次359.04万元,为113名退役军人办理失业登记,其中28人已发放失业金,保障了参保主体合法权益。4.稳步推进社会事务各项工作。开展社保卡查询业务10138人,错卡登记新卡办理1146人,基本信息变更462人。老农保退保及日常兑付50人,清退保费2.39万元。协调各合作银行开展待遇人员社保卡激活工作,对于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服务的特殊群体逐人上门激活、委托代办服务,激活待遇人员社保卡2837张。全县18508名被征地农民享受社保待遇补贴,其中享受待遇补贴6869人449.54万,享受缴费补贴11639人116.39万元。每月初进行八大员新增身份认证,待遇结算前对未年检上报八大员进行待遇补发核定,累计发放“八大员”补助19.34万人次1813.11余万元。积极对接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将被认定的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系统,对标业务财务稽核流程严格管理,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保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社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5.切实筑牢基金安全堤坝。一是严守内控防线。依照《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等政策法规,建立完善单位内控制度,推动内部控制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二是加强对协议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及时总结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情况,对协议履行较好的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对不按协议要求执行的定点医疗机构与其解除协议,择优与7家医院签订了工伤医疗服务协议。三是进企业开展实地稽核检查。实地稽核企业58家,对稽核发现问题已整改完成。四是开展了社保领域集中整治工作。按照全市社保领域管理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对标市县工作要求,全面对各项业务工作开展自查,通过内部排查,共整理出社保领域集中整治问题工作台账9条,并于10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对省市督导、自查发现问题进行了整改,对多领社保基金进行了追缴。对集中整治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认真开展了“回头看”,聚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基金管理风险点位加强症结分析,健全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优化流程,健全完善各类风险防控机制,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2.67万人(426786),缴费18.6万人,征缴基金8219.8万元,15.67万到龄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发放养老金3.38亿元。为3923人待遇亡故人员办理丧葬补助金,发放丧葬补助金411.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191户42816人,征缴基金1715万元,支付各类待遇1936万元。失业保险参保558户25564人,全年净扩面124人,征缴基金826.7万元。为失业人员代缴基本医疗费49.78万元。切实保障好特殊群体社保权益,累计发放“八大员”及178号文件工龄补助19.34万人次1813.11余万元,为被征地农民发放社保待遇补贴8.12万人次491.04余万元。三、存在问题1.居民养老提档缴费难度大。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虽然我们在政策宣传、示范带动、入户宣传、志愿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群众普遍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还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导致选择较高档次缴费比例偏低。2.工伤失业保险整体参保率不高。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普遍不景气等原因,工伤、失业保险扩面难,参保率不高。四、整改措施1.加大缴费提档宣传力度,积极推行村两委示范带头缴纳500元以上较高档次。继续采取网络、电视、公示栏等多載体、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居保政策,力争做到家喻户晓。2.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全面推进辖区内餐饮服装业、个体工商户、建筑工地、城镇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力争实现人员全覆盖。3.继续狠抓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克难攻坚,加大扩面力度,重点放在民营非企业单位和私营企业,努力完成市、县下达的扩面任务。做好失业人员各项待遇的审核上报工作。五、2025年工作计划1.在宣传扩面,应保尽保上下功夫。加大城乡居保缴费提档宣传力度,积极推行村两委示范带头缴纳500元以上较高档次,通过各类网络媒体及现场发放宣传手册等多载体、多形式宣传居保政策。通过“人社工作进园区”等多种接地气的形式广泛宣传工伤、失业政策法规,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参保维权意识,努力扩大各项保险覆盖面。2.在业务经办,服务作风上提效能。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最大程度节约企业和参保人员办理时间。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参保缴费,引导群众下载陕西社会保险APP,在线上完成参保缴费、待遇申领,年检认证等。充分利用“互联网+人社”服务平台与“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推动经办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失业保险推行“免审即享”的经办模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服务。3.在基金监督,建章立制上求实效。继续扎实开展稽核内控工作,进一步保证好各项基金的安全。进一步加强业务运行的监督检查,持续规范社保业务经办流程,健全完善各类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力度,普及《社会保险法》,增强民营企业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稽核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坚持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奖惩:无投诉:无诉讼: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