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名称 | 略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村负担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体系管理和农经政策宣传。 | |
| 住所 | 略阳县城关镇象山湾 | |
| 法定代表人 | 杜娟 | |
| 开办资金 | 8万元 |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 |
| 资产损益情况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5.5万元 | 15.3万元 |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农村资产监管,守好村集体“家底”。1.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回头看”。一是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村集体经济合同清收及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改工作通知》。二是合同清理专项行动县级专班成员单位,根据实际制定并印发《问题合同整改指导意见》,开展问题合同审核“回头看”。三是及时完成县级合同审核“回头看”与问题整改反馈。经合同清理专班成员部门联合盖章和县纪委监委签署意见后,再次向17个镇街、152个村反馈纸质版《略阳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审查意见反馈表》,督促镇村加快问题合同整改,并印发《略阳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加强合同管理。四是组织四个督导组开展两轮实地督导与问题合同整改情况抽查,推动全县合同清理规范工作稳步推进。2.狠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是印发《略阳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并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部署会。二是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为抓手,在重点领域全面开展排查,全县自查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19条,推动解决问题19条,其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条。三是组织成员部门成立四个督导组,分片包干深入镇街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和问题合同整改情况开展3轮次集中督导检查,以务实有效举措推动整治走深走实。四是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短板弱项,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略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规范村级财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发展。3.推动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印发《略阳县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陕农经”平台推广应用,指导镇村加快平台内资产登记、合同录入、银农直联等功能使用,督促第三方记账公司建账全覆盖,并持续加快村级账务记录。(二)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效,夯实消薄培强行动。1.夯实发展责任。按照“县级统筹、镇为主体、村级实施”的思路,印发了《略阳县2024年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方案》,修订完善了《略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县、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激发村干部内生动力。将全县152个村分成3类,示范村22个村(收入50万元以上)、强劲村102个村(收入20万元以上)、一般村28个村((15万元以上)。2.优化发展路径。大力推广“联村共建、以镇带村、村企合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指导马蹄湾镇统筹辖区内集体经济组织成立镇级联合发展平台,组建农业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集约投资、抱团发展,为推广该模式奠定基础。(三)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提升土地承包管理质量。一是开展土地仲裁及土地承包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次。二是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镇村指导规范建立土地流转台账并录入信息平台。三是制定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完成年度仲裁考核任务,参与调解土地承包纠纷7起,仲裁调解土地纠纷案件1起。(四)强化服务指导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深入镇村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印制发放宣传资料1350余份。组织理事长、农场主参加省市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班5期16人。二是开展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申报及监测工作。三是指导经营主体实施中省项目12个,截止12月底,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和项目资金支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是全县集体经济经营收入5841.9万元,经营支出3310.5万元,经营收益2531.41万元。全县成员分红涉及13个镇81个村19223户63225人,分红金额193.445万元。二是全县1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陕农经”平台各个模块运用,录入当年凭证10489份、资产资源8526份、登记合同2663份、银农直联发生1515笔。三是新评定县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5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全年新培育经营主体32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家庭农场23家。四是全年完成平台录入土地流转面积4.7万余亩。以上工作成效的取得,为全县152个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促进农民增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水平低、资金管理不到位、资源资产管理不规范、村级财务公开不及时、“陕农经”平台数据录入不完整、村集体经营收益较弱。二是土地确权后续遗留问题导致土地纠纷信访增加;以及土地确权后未及时移交档案,镇村档案管理混乱且有遗失现象,为确权档案移交增加难度。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较多,引导注销难度大;全面推行家庭农场“随手记”、“一码通”管理服务工作缓慢,农场主自主操作软件能力较弱;全县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不明显、带农益农不强。2.改进措施:一是深化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抓好以合同清理专项行动为抓手的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工作。按程序、按要求接续抓好“陕农经”平台二期各项数据录入工作,全力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抓好农村土地管理、仲裁和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工作,加强土地信访排查调处力度。同时,配合县档案局做好土地确权档案移交工作。三是分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空壳社台账,适时引导注销。加大指导力度,大力推行家庭农场“随手记”、“一码通”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狠抓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工作,推行应用好“陕农经”平台各模块功能,切实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水平,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质效。二是重点加大对县级以上示范新型经营主体指导服务力度,提高示范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营水平,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带农益农效果。三是继续抓好农村土地管理日常工作,开展好土地纠纷仲裁及土地流转备案工作。四是以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土地承包、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辅导员等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积极争取支持,加强力量配备,推动农经体系优化完善。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