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米脂县> 米脂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米脂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22
单位名称 米脂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村经营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全县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与社会管理等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指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服务等。
住所 米脂县西下巷25号4号楼
法定代表人 高成
开办资金 1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米脂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6万元 21.08万元
网上名称 米脂县农村经营服务站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了加快推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行动,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县制定出台了《米脂县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实施方案》,鼓励探索村集体开展居间服务创收、村企结对联建、产品消费帮扶等短平快模式,增加集体收入。(二)推进集体“三资”监督管理1.清理规范集体合同。自去年3月份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行动以来,全县共清收审查村集体经济合同7166份,整改问题合同5066份,累计追缴合同欠款486.6万元,新增合同价款247.17万元,收回集体资产18处,集体土地273.55亩。督导镇村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工作,累计发现问题73个、整改问题73个;排查问题线索23条,涉及人数23人,已处理人数19人。2、开展“三资”专项排查。为确保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取得实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米脂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会、推进会、培训会9次,指导镇街对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排查。目前,全县9个镇街累计排查集体项目资产3329项,发现闲置项目资产9项;排查侵吞、挪用、截留、套取集体资金金额9.9万元;排查白条入账、无票据入账、抵顶发票入账等支出不规范涉及金额6万元,均已落实整改措施。由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牵头的督帮工作组,对各镇街开展情况进行督帮,9个镇共发现共性问题2个、个性问题20个,已指导整改问题22个。3、推广使用“陕农经”。根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全面推广使用“陕农经”管理平台。启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会计账务、集体资产、集体合同和银农直联等功能模块,培训乡镇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工作管理人员60人次,实现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合同全部信息化管理,农村集体财务支出线上审批、线上支付。截至目前全县“陕农经”平台数据录入方面,录入当年凭证3702份、资源资产数12069项、登记合同数量1643份、全县村集体收入达到4311万元,村均20.83万元。4.加强集体资金流向监管。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变动的公开公示,提高百姓知晓率,有效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印发了《关于倡议开通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短信通知业务的通知》,目前已开通账户短信通知业务的村132个,开通人数486人。结合“陕农经”系统,截至目前银农直联发生笔数50条,已初步启用线上审批,线上支付功能,全方位对集体资金使用进行监管。5.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建设。为推动解决全县农村集体资产监管突出问题,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专班,指导各镇街成立镇街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目前,我县结合实际制定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相关制度意见14项,其中自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整治以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1项,制定出台管理制度7项、合同示范文本12项,确保筑牢集体“三资”运营的“防火墙”。(三)规范农村土地管理1、推进承包地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市合改中心在桃镇、石沟等乡镇开展了《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宣传活动,印发政策解读宣传手册1000余份等宣传物资。二是规范流转管理。印发《米脂县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专题培训镇村业务人员50人次,目前已录入国家土地流转备案信息系统合同796份,面积1.58万亩。2、健全纠纷仲裁体系方面。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一庭三室”(仲裁庭、案件受理室、合议调解室、档案会商室),签订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4份,开展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1次。同时,利用镇村集市积极开展土地承包法、仲裁法宣传工作,累计悬挂宣传横幅16条,发放宣传物资7600余份。3、推广“小田并大田”改革方面。根据《米脂县“小田并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内试点推广“一户一田”“一组一田”“一域一田”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今年完成改革试点面积1.75万亩。(四)推动宅基地改革。1.加强备案管理。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陕农发〔2023〕38)文件要求,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审批管理,督促镇村及时开展审批后备案工作,今年全县累计审批宅基地77宗。2.推进盘活利用。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路径方法,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创建试点2个(城郊镇周家沟村通过将闲置窑洞182孔整理成高标准农田150亩,流转给大户种植,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万元;龙镇鲍庄村将闲置旧学校盘活用于发展生猪养殖,村集体年增加收入0.5万元)。(五)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进一步规范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印发了《进一步规范农民合作社管理的通知》和《米脂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年度公示报告的通知》,修订了《县级示范家庭农场管理办法》。申报推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目前,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01家(其中培育国家示范社1家、省级百强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34家),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库1143家(其中省级示范农场16家、市级示范农场33家)。印发《关于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自主申报,联合审查,累计发放贴息资金18.93万元。根据省市关于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米脂县2024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实施方案》,经乡镇推荐,实地考察,公示确定扶持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11家。推荐申报市级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3名,开展政策业务宣传5次,累计指导服务新型经营主体90人次,有效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通过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年底全县207个村(社)集体经营性总收益为4573万元,实现了所有村(社)集体经营性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二是推广使用“陕农经”管理平台,启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会计账务、集体资产、集体合同和银农直联等功能模块,录入当年凭证3702份、资源资产数12069项、登记合同数量1643份,实现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合同全部信息化管理,农村集体财务支出线上审批、线上支付,有效监管村集体“三资”。三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印发《米脂县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录入国家土地流转合同备案信息系统796份,面积1.58万亩;在全县范围内试点推广“一户一田”“一组一田”“一域一田”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1.75万亩。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当前我县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光伏收益、投资分红、村级财政补助,其他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资产出租和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村集体资产“应分尽分”,剩下的只有“三亩薄田、两孔破窑、一台变压器”,集体“存款”基本没有,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二)市场主体地位不认可。尽管中省已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法人地位,但村集体经济组织具体立法还没有施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认可度较低。四、整改措施(一)积极争取中省市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在引资金、引项目和引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出台一些奖励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多元发展。(二)大力宣传宣讲《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一步贯彻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明晰产权关系,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五、下一步工作计划结合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实际,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理清工作头绪,找准工作突破口,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推动我县农经工作再上新台阶。(一)继续做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宣传,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备案机制;加强土地纠纷仲裁体系建设;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后的备案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方式。(二)继续做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持续加强镇街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陕农经”建设指导工作,扎实推进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指导鼓励村集体探索开展居间服务创收、村企结对联建、产品消费帮扶等短平快模式,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继续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扎实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动态管理,畅通退出机制。拓宽经营服务范围。认真总结宣传经营主体在生产管理、加工营销、联农带农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