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半坡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复制与修复·文物及相关研究·博物馆研究、古器物研究、文物修复技术研究、藏品研究·文物宣传出版·文物宣传、文物讲解、历史知识普及、文物信息网络建设、历史著作及图录编辑出版 | |
住所 | 西安市灞桥区红旗街道办半坡路155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遥 | |
开办资金 | 29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25万元 | 23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馆在西安市文物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基本情况1.拓展文物利用成果,开展文化活动。(1)紧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开展系列精彩活动。邀请20组家庭参与体验“对话半坡人”品牌教育项目;携“来自远古的村落”精品活动赴雁塔路小学开展博物馆主题周活动;赴五环集团合作区等开展“‘遇见半坡’进社区”宣传活动;受邀赴全国主会场参加教育项目展示活动,“植物捶染”“钻木取火”“我型我塑”等活动受到在场观众的热烈好评和喜爱;受邀赴省政协文史馆参加“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题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探寻半坡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古韵今承,手触半坡”等主题活动进校园;配合活动推出经典文物线上讲解;(2)立足“保护文物传承文明”主题,携手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联合开展“从远古文明到红色传承:穿越时空的对话”主题教育活动,为观众打造一堂特殊的“思政智慧课”,实现史前文化与革命文化的跨时空融合;携“我从远古来”主题活动走进羊头镇社区;携“遇见半坡文物·感知文化魅力”主题课程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赴西安佳汇幸福里购物中心开展‘让文物“活”起来’文化惠民活动;推出“半坡小课堂”“乐游半坡线上答题”等线上宣传活动;(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对文博考古工作以及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我馆深入挖掘半坡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了“我从远古来”“遇见半坡”等教育项目,在活动内容、形式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与行业博物馆联合授课,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教育14场。实现文化传承融合交流,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4)先后赴富平县焦化学校、成都市金沙小学、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大明宫广场、空军工程大学等开展博物馆“五进”19场,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量。开设“小小讲解员”讲解课堂,通过集中授课和公益讲解实践结合的形式,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半坡人的一天”“遇见半坡”“探秘半坡”“我们的节日”“国际大学生夏令营相约半坡”等系列线下文化惠民活动近50场。2.深挖半坡文化内涵,打造出圈文创。参照陕历博、三星堆、金沙等大型博物馆及东部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成熟文创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文创研发工作。坚持起步就是高标准,成立文创工作小组,设立半坡文创商店,于国庆节正式营业,部分产品和书籍大受游客欢迎。下一步将继续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深挖馆藏文物资源,推出高质量精品文创,力争在公众心中留下新的“半坡印象”;3.加大文物保护研究,促进业务交流。(1)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继续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指导方针,对文物库房、遗址大厅和基本陈列展厅进行常态化温湿度监测记录,分析保存环境对可移动文物及遗址的影响;对姜寨库、征集库和历代库房的濒危文物资料进行整理、上报,为馆藏濒危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坚持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并重,完成三级库文物的囊匣盛装,有效缓解外部环境对文物保存的不利影响,同时开展馆藏陶器的修复工作;(2)科研和馆际交流。在全馆范围内组建科研小组,以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学术带头人,分组开展半坡文化研究。积极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近期拟与复旦大学开展半坡遗址出土人骨分析研究,进一步探索半坡史前人类的基因秘密。应邀先后向延安博物馆、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商洛市博物馆、宁波博物院等借展。为进一步扩大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影响力,受邀与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旨在促进仰韶文化保护研究,拓宽仰韶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路径。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与行业博物馆互赠业务书刊。本年度参与撰写《国宝中的黄河文明·陕西卷》,撰写工作已完成。(3)接收鱼化寨出土文物。半坡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尤其是考古发掘资质取消后,多年未有新文物入藏。为此,我馆和市考古研究院积极沟通,争取将市考古研究院发掘的周边地区史前遗址出土文物移交我馆收藏、保护、研究、管理。此次鱼化寨出土文物移交耗时26个工作日,圆满完成338箱共6000余件出土文物的移交工作和点交手续,下一步将开展专题展览筹划工作。(4)文物资源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专项工作。按要求制定《西安半坡博物馆文物资源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实施方案》,组织专人对库房藏品进行盘点并逐一核对文物账目、信息。历时5个月,7个文物库房8000余件藏品已全部核对完成。取得的社会效益1.紧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开展的系列精彩活动,充分展示了半坡文物的活化利用成果,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文博文化气息,带领观众深入领略半坡史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2.“遇见半坡”博物馆教育项目被评为“2023年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和“百项文博社教创新案例”;3.“陶醉六千年”荣获全国首届文物遗产研学“十佳线路”;4.在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我馆职工李莹荣获一等奖第一名;5.在第三届西安市科普讲解大赛中我馆职工院丹荣获三等奖和最具人气奖;6.在“助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西安”2024年西安文博系统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中,我馆职工李静荣获二等奖,院丹荣获三等奖;7.我馆志愿者团队被授予西安市三星级志愿者荣誉;8.我馆半坡姑娘“坡坡”表情包系列获得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陕西优秀文创产品评选活动优秀奖。三、存在问题建馆66年,博物馆基础设施条件、展示利用手段相对落后,亟需全面改造提升,目前半坡遗址保护规划和综合提升改造仍处于审批程序,需继续加快审批进度。另外半坡文化传播与遗产价值还不够匹配,需要继续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四、下一步计划1.继续加快推进半坡博物馆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和设备更新等重大项目工作;2.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进一步加强半坡文化宣传和馆际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半坡文化和半坡博物馆的行业影响力;3.进一步加强文博科研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素质,积极培养科研后备力量,继续深化文物基础研究和文物保护力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