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农村综合改革保障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农村综合改革相关工作;参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支出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乡村债务清理和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参与财政局各街镇财政所管理、体制调整、预算、制度、考核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盘龙北路5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琦 | |
开办资金 | 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米脂县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4.19万元 | 5682.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米脂县农村综合改革保障所.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4年以来,我所在局党委班子坚强的领导下,始终在思想上与其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坚决服从局党委安排的各项任务。以年初制定的责任考核指标为目标,全面推进综改工作有序开展,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一)、基本情况与制度。1、我所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管理和使用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①资金管理严格。严格按照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要求,设立专户、专账,指定专人对资金进行管理。②全程跟踪绩效。各类资金都执行绩效管理,合理设定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值,并对资金进行全程绩效跟踪,做到“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③建立资金台账。依据资金类型,分别设立资金管理台账,根据资金使用进度,做到按月及时更新。④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根据每个人特点明确责任分工。约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将干部管理、安全维稳落到实处。2、我所按照年初学习计划,采取以会代训、以会代学、以会促勤、以会促廉的方式,组织全体干部党建学习12次,召开专题学习会2次,开展自主学习会6次,基本上达到月月有党课和业务培训,人人有笔记和心得体会,干部作风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3、严格按照干部管理制度,实行日常考勤,除病假、事假外,全所人员基本满勤在岗。除正常下乡及业务协调活动外,基本杜绝了迟到、早退的现象。(二)任务完成情况1、市县考核指标我所承担市县考核指标为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截止目前,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2万元,超额完成232万元。2、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安排部署,涉及资金590万元,已全部验收完毕并予以支付;使用财政奖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为61个,项目资金为1212万元对已完工的60个项目进行验收并已支付1192万元;2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为300万元,项目已全部完工,张家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完成审计并予以支付,巩家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正在审计决算阶段。3、其他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①配合市农局完成2024年美丽乡村项目检查工作,并获得上级的一致好评。对杨家沟镇巩家沟村、沙家店镇张家崖村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规范资金的使用,督促资金支付进度。②对已验收完的巩衔资金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进行了资产确权和移交,并监督乡镇与村委落实项目管护责任。截止目前,完工验收的项目落实资产确权、移交和管护率达100%。③根据项目管理要求,及时对巩衔资金项目信息在国扶办网络信息平台上进行数据更新,现已更新完毕。④建立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库,并对巩衔资金项目库进行动态调整,并已上报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项目入库工作。(三)争资争项工作积极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协调,截止目前共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10157万元。其中用于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7500万元;村级公益建设奖补资金1212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万元;乡镇财政所建设配套资金240万元;厕所革命奖补资金640万元;红色美丽村庄资金20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补助资金65万元。根据中、省、市文件精神,完成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实验方案的编制工作。米脂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总投资2.74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市县财政投资3100万元,社会资本投资9340万元。项目以创新富民乡村产业和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包含建设小米良种繁育基地、数字苹果园创新应用基地、数智化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亮化、环境美化、村组道路、生产路、农文旅康融合、区域品牌建设、排水项目等16个子项目,项目分两年投资实施,2024年度中央投资7500万元,2025年度中央投资75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环境改善等目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2024年度中央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已累计完成支付5362.15万元,支付进度达到71.5%。2、我所2024年共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10157万元。其中用于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7500万元;村级公益建设奖补资金1212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00万元;乡镇财政所建设配套资金240万元;厕所革命奖补资金640万元;红色美丽村庄资金20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补助资金65万元。争取到的资金大部分都用于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推动和提升作用。二、取得的成效和亮点1、县委编办对我单位绩效评估结果为A级等次。认定我单位职能任务饱满,职责边界清晰,内部管理规范,履职比较到位。能聚焦乡村振兴有关农村综合改革相关工作,通过拓展产业链发展渠道,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同其他资金形成合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分片区指定项目专管员,负责本片区项目绩效评价和安全排查。依据项目建设内容设定指标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时进行绩效跟踪监控,对绩效有偏差的即时进行纠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能。工程过程中,项目专管员不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停工。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并将隐患登记在册,项目专管员全程跟进督促整改。3、综改所实施的项目多数为村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项目,大都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效较为显著。(1)、经济效益。综改所实施的各类项目,直接和间接可新增固定资产值达2000余万元,项目区户均年增加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年增加纯收入300元以上。(2)、社会效益。通过各类型项目的建设,彻底改变我县农村的落后面貌,分享同质的公共服务,促使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同时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通过各类型项目的实施,乡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既优化了村庄环境,又有效提升农田防护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减轻减少自然灾害,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三、存在的问题①项目移交到村后的管护不到位。移交的项目到村后责任人不明确,因恶劣气候因素造成的水毁、塌方等原因,后续缺乏管护的力度。②在我所实施的项目当中,部分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与产业发展不够紧密,突出产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不太显著,多为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不能完全达到产业发展的需求。③2024年项目库项目产业发展有待提升,实际建设项目与产业发展不够紧密,街、镇项目申报较慢。四、整改措施①建议建立项目施工企业“黑白名单”制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的企业将被列入“黑名单”,将不再推荐项目施工。将工程质量高、口碑好、信誉度高的施工企业列入“白名单”,在推荐项目施工方的时候优先考虑。②建议预算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项目管护费用。使建成项目发挥长远的影响,避免反复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③加强实地调研,谋划实施方案,打造真正的产业发展之路。利用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机制将红色精神和传承血脉融入到项目当中,探索生态+产业+红色旅游发展项目,重点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培育富有活力的学习团队。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持续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的干部队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资料,相互探讨,找出差距,明确下一步学习资料和任务,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我所营造出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潜力有了明显提高,给工作带来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做好2025年项目实地调研,谋划好实施方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壮大现代种养业,加快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品牌产品,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在试点地区形成地理标志产品。以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发挥乡村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休闲农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与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重点打造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三)、根据中、省、市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方案要求,对2024年中央投资试点试验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并提前做好谋划部署,对2025年试点试验项目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未招标的项目进行招投标,同时加强试点地区农业特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质量好、特色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新型农业生产服务业和乡村生活服务业,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为优良资源,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增加农民收入。(四)、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基本职能,我所积极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对接业务,以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努力在争资争项当中在创佳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