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米脂县> 米脂县农业财务所

米脂县农业财务所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17
单位名称 米脂县农业财务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中、省、市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气象、扶贫等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有关工作;承担乡村振兴和涉农资金整合相关工作;负责农业政策性补贴资金发放工作。
住所 米脂县盘龙南路169号
法定代表人 崔伟
开办资金 22.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米脂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万元 4.13万元
网上名称 米脂县农业财务所.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如下:1.坚决守住两条底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4年共下达财政衔接资金21325万元,持续强化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中省市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保持总体稳定。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优先支持小米杂粮、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条高质量发展,将脱贫群众深度持久嵌入产业链条,重点向1个省级重点帮扶镇、4个省级重点帮扶村倾斜,兼顾庭院经济和乡村建设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就地就近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稳定增收。延续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政策,带动710名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就业增收。截至12月31日,财政衔接资金累计报账支付21325万元,预算执行率100%。安排防返贫帮扶基金183.72万元(其中县本级配套36.74万元),化解农户因病、因学、因住房安全、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致贫返贫风险。二是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595万元(其中县本级配套58万元),实施3.6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粮食生产“基本盘”,为实现宜机化播、种、耕、收奠定基础。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和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322万元,惠及农户3.92万余户,持续提升耕地地力;发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119万元,受益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717人(个),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安排资金351万元,支持谷子品种选育和全县推广谷子、玉米、高梁良种种植,提高粮食单产。安排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经费463万元,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505万元,增强种粮农民应对高温干旱和冰雹等自然灾害能力,降低因灾损失,修缮恢复农业生产。2.实施千村光伏行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是安排千村光伏建设资金3040万元,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5个,装机规模7.33万千瓦,受益村103个。全县20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消薄培强”成效显著。二是参与草拟《米脂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入股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入股资金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助力“强村富民”。3.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安排楷模村创建资金2000万元,实施高西沟村“生态振兴+”项目,持续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施杨家沟村“文化振兴+”项目,提炼挖掘杨家沟村红色资源,深化红色旅游开发,凸显示范引领作用。4.落实县委“两个意见”,全域推广生态治理安排生态治理样板村建设资金2096万元,在“两沟三线”涉及村的基础上,扩面到全县206个行政村,村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5.助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安排小杂粮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资金1650万元,推动全县小杂粮产业转型升级。安排果业产业建设资金955万元,按照“稳规模、提品质、稳效益”发展思路,对山地苹果生产培育、技术培训、防灾减灾、储藏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全面提升。安排地膜科学使用回收798万元,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有序替代,支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安排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专项资金768万元,逐渐改变我县农业生产“十年九旱”困局。安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奖补资金775万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社会服务化组织等加快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安排畜牧产业发展资金174万元,支持畜牧业扩群增量。6.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安排资金6159万元,实施100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和老旧淤地坝提升改造,恢复和提高淤地坝水土保持能力,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补齐了淤地坝安全运行的短板。二是安排资金1437万元,实施杨家沟河道防洪工程和马湖峪沟龙镇防洪工程,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三是安排资金375万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7.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深化支农资金绩效管理2024年,县财政局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力度。一是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8.43亿元,较上年增长1.08亿元。二是县本级安排财政衔接资金3456万元,同上年投入规模持平。三是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土地出让收益371万元全部用于农业农村。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指导项目实施单位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实时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推动“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深化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日常管理有效衔接,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8.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落实2024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22521.22万元,涉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村低保补助等44个补贴项目,惠及群众46.46万人次。一年来,县财政局扎实推进落实“一张清单”管项目,“一项制度”管责任,“一个系统”管发放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牵头抓总、分析研判、跟踪监督职责,采取督促执行公告公示制度、数据比对和实地核查等方式,确保“一卡通”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取得的主要效益:近年来,县财政局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扎实做好惠农补贴发放工作。一是政策落实准。县财政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依据惠农补贴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补贴发放实施方案,明确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监管方式等,强化补贴对象基础信息管理,补贴面积比对核实,规范补贴申报、审核、公示、兑付等流程,提高镇、村补贴数据采集准确率,切实做到应补尽补。二是补贴兑付快。为确保补贴兑付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县财政局倒排工期,指定专人负责,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分别于3月中旬、6月中旬,采取“一卡通”方式直补到户(人)。三是群众反响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及时兑付,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保护耕地提升地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采取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整地、病虫害防控等措施,自觉提升地力;种粮一次性补贴及时发放,有效应对了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农民增支影响,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为种粮农民稳产增收夯实基础。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财政衔接资金使用范围较小。我县2018年已“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退出短板已对标补齐,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四、整改措施:将财政衔接资金支持范围广大到公共服务提升项目上,如道路亮化、村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等。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严密组织配合,精细安排资金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对扶贫资金的安排部署,配合县各部门和我局所属股所,严密组织涉农项目入库前的各项流程,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的精细化安排和精准使用,全力做好涉农资金全方位保障工作。2、加强绩效管理,完善动态监控全面实施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在使用前、中、后各阶段的绩效考评工作力度,严密组织分工,分化各涉农项目主管单位主体责任;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管理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各级各类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3、严格检查督导,确保资金安全配合纪检、扶贫、涉农项目主管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检查体制,同时不断完善优化督导检查的工作方法,杜绝重复检查追责和填表式督导,让检查督导工作真正做到掷地有声,发挥出最大效果,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规范使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