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中心敬老院

铜川市印台区中心敬老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09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中心敬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开展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对社会人员提供寄养服务。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肖家堡村
法定代表人 郝平产
开办资金 64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95万元 349.49万元
网上名称 印台区中心敬老院.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院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及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年来,印台区中心敬老院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利用院办公会、周例会,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方针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联系院民监护人,为院民做好服务。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做好各项记录,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了认识,丰富了理论知识,拓展了职业技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院务管理。严格遵守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规范相关规定,完善优化各类记录、表册,健全请销假制度、查房制度、厨房进货查验制度等,制订24小时护理流程图并上墙,护理员统一着装上岗,并定期组织护理技能培训。按照消防、医疗、食品安全管理、院民管理、各功能室管理等不同领域,将8大类109项管理制度分类编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汇编,切实发挥制度的刚性作用。2022年至今不断完善和更新各项预案,全院形成了矛盾纠纷有人解,安全卫生有人查,环境卫生有人扫,财务公开有监督,文体活动有组织,日常活动有评比的良好运转机制。三、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文化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0月3日,全院老人如期搬迁至新公寓楼内,淋浴、地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新公寓楼共设置床位11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78张,普通床位38张,新公寓楼的使用极大改善了全院老人的居住环境。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娱乐活动,举办文娱比赛活动,如:套圈圈、花花牌比赛等,工作人员认真组织,老人们参与热情高,全院人员能够投身其中,共享欢愉。四、推进安全建设,筑牢保障防线区中心敬老院将安全作为敬老院的生命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和防范措施。一是针对院内可能发生的火灾、地质灾害、食物中毒等事故制订了12项操作性强的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演练,确保全体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操作。二是加强值班值守,实行院领导带班、干部坐班制,确保院内24小时管理无空档,坚决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全院平稳运行。三是在全面推行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分5个小组对院民实行分组管理,每名干部包抓2-3名护理员及对应院民,每周1次护理部查房及1次行政查房,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立行立改,全方位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求。四是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铜川市妇幼保健院、红土镇中心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分别签订了合作服务协议书,定期对院内老人开展体检、康复保健等个性化医疗护理服务,并建立集中供养对象健康档案,确保入住敬老院特困人员获得及时、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五是坚持外出请假制度。院民外出须告知护理员,持院办公室批准的假条,并佩戴印制有联系方式的胸牌方可外出。六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安全问题逢会必讲,旨在消除麻痹大意思想,提高全体人员安全意识。严格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寻求上级相关单位帮助,争取资金,改造院内消防设施;定期开展院内外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立即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全院安全。七是严把采购质量关。所有采购食品均从正规渠道采购并手续齐全,严禁腐烂霉坏的食品进入库房,对进库食品、蔬菜及每日餐饭严格留样备检。六、创新服务模式,推行服务亮点区中心敬老院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亮点,围绕“抓学习、保安全、除异味、净环境、促互动、丰文化”六项工作任务,推行环境卫生创一流、后勤保障创一流、生活待遇创一流、服务质量创一流、综合管理创一流“五个一流”工作标准,坚持“四好”、“五心”服务模式。四好:一是吃好,坚持一日三餐不重样,三天小改善,一周大改善,每月为老人包两次饺子,每月为每位老人发50元零用钱,逢年过节组织老人聚餐,并为80岁以上的老人聚餐过寿,为60岁以上的老人做鸡蛋长寿面。二是住好,在走廊安装扶手、地面铺设防滑垫,对楼梯、厕所、浴室、活动室进行了无障碍、人性化改造,保证老人行走安全。三是护理好,护理员依据24小时护理流程执行2小时巡查制度,每日早晚查房,帮助指导督促院民洗脸刷牙,整理房间等,根据需求为老人配发相应的生活用品,添置内衣及应季服装。四是心情好,工作人员坚持每日清晨引导院民进行晨走,做早操锻炼身体,组织院民下象棋、打花花牌、套圈等娱乐活动;开放多媒体厅组织院民看电影、看视频;不定时与院民谈心,了解院民的思想动态,化解院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让老人们心情愉快,和谐相处。五心:一是奉献“爱心”,当好生活护理员。视院民为亲人,从衣食住行、心理、生理竭尽全力服务院民日常生活起居。二是保持“细心”,当好安全保卫员。严格执行查房制度,随时掌握院民的身体,卫生,安全状况,不让老人们脱离自己的管护范围。三是采取“耐心”,当好纠纷调解员。因院民性格、脾气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文化层次低,难免有摩擦,矛盾时有发生,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情况,耐心说服院民,消除矛盾,引导大家和睦相处。四是寻找“童心”,当好快乐的传递员。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开展院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调动其“童心”,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娱乐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乐享晚年。五是拥有“诚心”,当政策的宣传员。宣传党和国家最新相关政策法规,以诚心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院民们营造安全、和谐、舒适的养老环境。七、“四个服务”抓好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敬老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驱动力。区中心敬老院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服务、院民就餐服务、协助医疗护理服务、安全保护及心里疏导服务。一是要求护理员坚持24小时查房制度,协助、督促老人进行日常洗漱并整理房间,及时换洗衣物、洗浴理发、修剪指甲,清洗床单被罩,安排每年两次常规体检;对常年卧床、自理困难的老人,要求护理员床前洗漱、协助进食、修剪指甲、换洗衣服、定期进行身体清洁,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个人卫生。二是要求护理员督导老人严格遵守开饭时间,用餐结束后不允许在食堂周围滞留、闹事。开饭铃响以后,带领老人食堂就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水、送饭,照顾智力残疾的老人进食,避免其暴饮暴食、随意倒饭或随处捡拾毒害物质并误食,不定时检查老人房间是否留存过期变质食物。三是要求护理员随时掌握老人身体状况,及时带领老人至院医务室治疗,遵医嘱,管理院民内服外用药物。协助部分身体残障或因病行动不便者使用拐杖或轮椅等辅助器械进行活动。院民突发疾病第一时间向院办报告,并协助院管理人员联系送医,整理院民随身物品,安抚其情绪,帮助医务人员开展急救,送抬担架,平安护送直至医院并开始就诊。四是要求护理员了解每位老人的生日、籍贯、亲属关系、身体状况、性格特点等基本信息,关注老人情绪,多与老人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引导健康娱乐,严禁老人聚众或参与赌博活动,如有发现此类情况及时向院办报告。八、存在问题目前我院在雇佣护理员、其他工作人员及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重点问题:一是护理员招聘难度大,数量不足。我院地处农村,距离市区较远,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年轻有资质的专业护理员招聘难度大。二是护理队伍不专业,管理难。我院现有的护理员全部来自敬老院所在的附近农村,无护理资质,专业性不强;且年龄偏大(平均年龄53岁以上);文化层次低,服务意识差,纪律性不强;特别是农忙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存在管理难情况。三是雇佣人员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因我院入住老人均为农村特困供养户,残疾人占总入住老人的70%多,这部分老人脾性古怪,易怒、行为无法捉摸,容易对管理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工作期间存在安全隐患。随着我院规模不断扩大和服务需求的增加,新院启用后,床位增加,暂时预计入住100名老人。根据入住人数与雇佣人员配比要求,需配备养老护理员20名、厨房工作人员3名及门房保安2名,但目前养老护理员仅有10名,且存在上述问题,难以满足服务要求。九、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敬老院将进一步强化管理,狠抓服务,使敬老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管理工作正规化。学会学习,借鉴优秀敬老院的管理经验,创新创造,转变思路,使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二是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化。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学习院内制度,聘请专业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工作。三是坚持安全工作重点抓。严格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及传染病等管理,营造舒适安全生活环境,致力于把印台区中心敬老院打造成一所老人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的养老服务机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03月01日至2027年03月0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