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退役军人提供相关服务。退役军人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维护和更新;政策咨询和宣传、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权益维护;信访接待;安抚、安置、拥军优属等。 | |
住所 | 富平县莲湖路便民大厅 | |
法定代表人 | 党浩亮 | |
开办资金 | 2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8万元 | 1.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全年未涉及变更登记事项。全年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不断提升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村镇两级服务站建设一是稳步推进两站一中心建设。在县、局两级的正确的领导下,按照省委社工部《关于持续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通知》要求,268个村和19个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匾由村委会设施外部悬挂至设施内部;按照《富平县机构改革方案》,全县16个镇(办)退役军人服务站保持原状运行,同时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事窗口。各级服务站退役军人工作持续规范化运行,全年年共办理优待证391个。二是建立健全退役军人信息台账。对全县各镇(街道办)、村服务站点信息采集进行规范,完善十六类退役军人信息台账,将每一名退役军人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家庭情况都录入系统,详细了解每一位退役军人的现实情况,为扎实开展退役军人信息工作奠定了基础。2、继续做好“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做到有问必答“一口清”运用“四清楚”闭环机制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将“四清楚”闭环工作机制与服务保障工作有机结合,推进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探索服务对象数字式分类管理,服务事项清单式梳理规范,服务流程图表式常态落实,实现“五有”“全覆盖”巩固深化,“四清楚”落细走深,服务保障从“有”到“优”。3、常态化联系帮扶慰问,一对一建立包联机制坚持局股室和服务中心与镇(街道)服务站建立包联责任制,按照“谁包联、谁负责”的包联责任制,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做好走访慰问和帮扶解困工作。先后在春节、八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批次936人次;2024年收集各镇(街道)服务站上报的退役军人申请关爱基金救助11人,发放关爱基金5.5万元,切实有效的缓解了困难退役军人的家庭一是推行网格化包联工作机制,重新制定常态化包联方案。坚持局科室和服务中心与镇(街道)服务站建立包联责任制,镇(街道)服务站与村(社区)服务站建立包联责任制,按照“谁包联、谁负责”的包联责任制。4、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为确保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到位、政策宣传到位、沟通联系到位,8月份走村入户开展“退役军人服务联系卡”发放工作,11月份发放《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4000余册,方便退役老兵足不出户了解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制度,不断深化“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活动。9月份举办“拥军惠军·关爱老兵”圆梦捐赠活动,为80岁以上老兵赠送了65式军装400套,“绝一手•戎装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益服务平台成功落地富平,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1、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提升志愿服务形象积极壮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力量,丰富服务内容形式,开展特色精品活动,富平县乡村轻骑兵服务队和六中队瑞之启恒队在走基层、助力高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深入开展健康服务下基层活动,朱家医院先后到老庙、到贤、薛镇、留古等镇进行健康义诊15次2、英雄儿女立新功,敲锣打鼓送喜报。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离不开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对荣立新功的英雄儿女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学英雄,学榜样,采用集中庆送,入户上门庆送等方式,敲锣打鼓将120份立功喜讯送到每位家属的手中,让父母亲人为他们感到自豪。每一份平凡的喜报背后,都饱含着军人守护和平的责任和担当,更饱含着军人家属默默无闻的支持和鼓励。广大现役军人能始终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肩负“能打仗、打胜仗”的伟大使命,为部队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家乡人民争得了荣誉。三、存在的问题1、是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业务办理还不能实现“一站式”服务,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2、是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亮点不够突出,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3、是退役军人的关爱帮扶力度还不够大,常态化联系还需要不断创新。4、村级服务站建设还需加强,偏远村级服务站还存在硬件设施不足,人员配备薄弱现象。5、村镇服务站人员业务有待提高,很多业务可以在村镇服务站直接办理,但由于基层服务站人员业务不精群众舍近求远来县局办理,增加群众负担,跑冤枉路。6、基层服务站人员流动太大,工作人员业务刚熟悉就调离工作岗位导致工作衔接出问题,业务无法正常办理。四、整改措施1、在2025的工作中,重点加强对偏远站和弱站的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重点向偏远站和弱站上倾斜,确保全县镇村站建设均衡发展,快速高效。2、加强对镇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对镇村站工作人员业务不精,办理程序混乱问题,下一步将组织所有镇村站工作人员对业务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提高所有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让镇村服务站能更好的为退伍军人服务。3、基层服务站尽量选聘学历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减少人员流动,保证日常事务工作顺利进行.五、2025年工作计划1、继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促进退役军人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精准化发展。2、深入开展高质量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常态化包联落地生根,做好困难退役军人的生活帮扶、排忧解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3、深入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退役报到事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开设“一件事”一窗受理办理模式,实现退役军人“一趟”完成退役办理事项。4、常态化做好优待证办理工作。以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为优待证“赋能”,扩充优待证业务范围,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得到实惠。5、继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16个镇(街道办)15个社区和268个行政村的服务站,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促进退役军人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精准化发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专业规范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6、建立健全退役军人信息台账。规范全县退役军人信息,完善基本材料,建立健全退役军人16类台账。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投入到区域经济建设之中,为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做出积极贡献。7、常态化包联落地生根,不走过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细化常态化包联方案,逐人制定包联计划,常态化入户走访,做好困难退役军人的生活帮扶、排忧解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8、做好当年退伍军人的信息转接,档案接收工作。返乡退伍军人为祖国挥洒汗水,回到家乡我们要用热情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他们办理好档案转接手续,让他们感受到家乡人民对他们的尊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被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先进单位。2.2024年度无诉讼情况。3.2024年度无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