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陇县> 陇县畜牧工作站

陇县畜牧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6:04
单位名称 陇县畜牧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畜牧生产技术推广及应用;草原保护改良及监管;饲草饲料生产及监管检查;畜禽品种引进繁育与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生产标准化管理;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禽品种登记;镇畜牧兽医站业务监督检查。
住所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126号
法定代表人 边会龙
开办资金 125.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陇县畜产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41万元 112.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突出重点,狠抓首位产业。1.开展奶山羊场规划设计。完成奶山羊场规划设计40个。2.落实奶山羊一场一策。累计指导奶山羊场216个,查找问题1053个,落实整改措施957个。3.完善奶山羊标准体系。参与制定省级标准2个,制定发布市级标准1个,修订市级标准1个,申报立项省级标准1个。4.抓好奶源培育。培育单产2.5公斤以上的奶山羊高产核心群1.1177万只,鲜羊乳交售157户,交售鲜羊奶7152.66吨。5.做好种羊鉴定。全年累计鉴定种公羊627只,基础母羊760只,建立和完善了种公羊系谱档案。6.举办首届奶山羊大赛。遴选全县20只“美羊羊”和10个奶山羊标准化示范场参加了首届陇县奶山羊大赛。7.投放奶山羊种公羊。为全县18个奶山羊场户遴选投放优质种公羊47只。8.奶山羊人工授精站建设。指导5个奶山羊场建成了标准化奶山羊人工授精站,建设人工授精室211平方米。9.开展奶山羊人工授精。年内累计开展人工授精10104只,配怀母羊7699只,平均受胎率76.2%。10.狠抓羔羊培育。积极推广10+X羔羊培育技术,全县羔羊成活率显著提升。据调查,137个奶山羊场户羔羊成活率达91.64%。(二)创新示范,狠抓提质增效。1.开展奶山羊冷冻精液制作试验。在陕西宝泰奶山羊良种繁育场制作奶山羊冷精细管2000多枚,镜检合格冻精1800枚,合格率90%,解冻后精液活率≥0.5,达到国家规定标准。2.开展“吨产羊”培育。选育出日均单产3.5kg以上、泌乳期产奶量≥1吨的奶山羊513只。3.开展奶山羊性控试验。在永盛羊场遴选参试种公羊6只,成功参与配种种公羊2只,参配母羊32只,孕检怀孕母羊32只,预期母羔率60%以上。4.开展青年母羊繁育性能调查。据统计,青年母羊配种时间集中在10月份,配种月龄为8-10月龄,配种体重35kg以上,配种方式以本交为主,配种受胎率≥81%。5.开展种公羊精液品质检测。对全县21个奶山羊场127只种公羊进行了精液品质检测。经综合分析,127只种公羊有102只种公羊精液合格,活力平均0.77,密度平均28.88亿/ml。6.开展羔羊311综合管理技术试验。开展了“保育箱+保温板+保温灯”“三教、一去一补”和60日龄断奶羔羊311综合管理技术试验。羔羊成活率分别达到了96.6%和100%。7.人工哺乳试验。用代乳粉替代母乳哺喂羔羊,羔羊成活率97%,平均每只羔羊节约成本160元;泌乳羊可提前1月交售鲜奶,每只泌乳羊月增收480元,每只羔羊每天可节约饲喂成本3.2元。用鲜牛奶代替母乳哺喂羔羊,羔羊成活率95%,平均每只羔羊节省210元。8.鲜草饲喂试验。引进种植甜高粱等优质饲草300亩,全面推广鲜草饲喂。经调查,7-8月份68个奶山羊场饲喂鲜草后,33个奶山羊场户产奶量增加20kg-40kg/日,24个奶山羊场延缓鲜奶下降曲线,养殖成本降低1.2元/日.只。9.全混合日粮饲喂试验。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泌乳羊增加产奶量0.12kg/只.日,增加收入0.85元/只.天。干奶羊全混合日粮饲喂调查试验,5个奶山羊场10月底停奶减料,干奶期76天,草料比3.7:1,平均日粮成本4.68元。10.开展“222”家庭养殖模式试验示范。开展“222”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模式试验示范。26个奶山羊场有11个奶山羊场实现了2个人经营、饲喂200只左右泌乳羊、年纯收入28.7万元的目标。11.奶山羊乳房炎综合防治技术试验。开展了隐性乳房炎快速监测和综合防治试验。奶山羊乳房炎检出率由原来的26.4%下降至11.7%,防治效果明显。12.开展饲草新品种引进推广试验。引进种植巨菌草、甜高粱等饲草新品种24个种类42个新品种;开展“小黑麦+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小黑麦+冬牧70黑麦”混播技术、苜蓿育种试验。13.开展饲草轮作及混播试验。开展了“黑麦+青贮玉米”轮作、小黑麦+青贮玉米”轮作、燕麦+箭舌豌豆混播3种种植模式试验。14.开展苜蓿多茬收割试验。开展了苜蓿多茬收割试验。累计收割5茬,共收获青干草10423kg,平均亩产1.042吨,达到了苜蓿青干草“吨产田”目标。15.开展裹包青贮试验。收割小黑麦80亩,收割裹包青贮800包64吨;开展了全株玉米裹包青贮试验,收割青贮玉米10亩,生产裹包青贮25吨;开展了苜蓿裹包青贮试验,收割苜蓿50亩,生产裹包青贮35吨。16.开展草畜配套试验。经调查,饲养100只奶山羊需种植30亩苜蓿、20亩黑麦(包括青贮玉米+甜高粱),才能够满足全年的饲草需求。17.开展巨菌草越冬试验。创新了“双拱双膜”大棚越冬技术,解决了巨菌草在北方地区越冬难的问题。年内在全县奶山羊场户推广移栽6户2.5亩。(三)下茬立势,狠抓饲草生产。实施粮改饲项目,全县年内种植青贮玉米和优质饲草10.08万亩,收贮青干草21.64万吨,完成青贮饲草12.15万吨。(四)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21期,培训学员2780人次。其中:中国长城资产山羊卫士特训班,举办培训班13期,培训山羊卫士学员1470人次。(五)统筹兼顾,抓好特色产业。1.中蜂产业。协助举办第八届“5.20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全县存栏蜜蜂36643箱,已建成标准化中蜂场17个。2.奶(肉)牛产业。全县存栏奶牛2.03万头;存栏肉牛2.16万头。3.生猪和家禽生产。全县存栏生猪2.74万头;存栏家禽24.3万羽。4.渔业渔政。全县人工养殖池塘31个,养殖水面556亩,水产品年产量114.7吨,渔业总产值285.8万元;年内完成2023-2024年度渔业增殖放流24.05万尾。(五)夯实责任,聚焦质量安全监管。1.生鲜乳监管。配合核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8个;完成生鲜乳抽检4期27批次118份样品;现场检查和抽样检查均达标。2.水产品监管。联合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次。完成水产品监督抽检21批次,结果均为阴性。3.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县2024年蜂蜜产量1074.9吨,产值4299.6万元。全年蜂产品质量安全稳定。4.饲草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管。对全县10个镇130个养殖场备案登记饲草饲料品种84个。5.畜牧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对问题场户进行了督促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6.畜牧环境保护监管。年内处置畜牧环保信访投诉案件3起。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89%。(六)尽职履责,抓好信息监测。争取省级畜牧业信息统计监测专项资金14万元,完成奶牛、肉牛、奶山羊监测点系统月报任务和24个畜产品价格采集周报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县137个奶山羊场户羔羊成活率达91.64%,新增奶山羊3万只。培育单产2.5公斤以上的奶山羊高产核心群1.1177万只,鲜羊乳交售157户,交售鲜羊奶7152.66吨,增加收入60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工作创新不够、实施项目经验不足、工作活力不足。(二)改进措施:常抓党纪学习教育不松懈,紧紧围绕畜牧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力争在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继续推进一场一策。重点抓好万只奶山羊场、村办羊场、控温羊棚集中养殖区等大型羊场技术指导,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稳产增收。(二)持续抓好试验示范。积极探索吨产羊培育、精准饲喂、人工授精、饲草种植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助推奶山羊产业提质增效。(三)提高人工授精覆盖面。全面推广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奶山羊良种和人工授精的覆盖率。(四)持续抓好技术推广。通过争取项目,继续采取奶山羊专题技术培训和优质饲草种植等措施,全面抓好奶山羊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五)积极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抓好粮改饲、奶山羊全产业链标准化、渔业绿色发展、信息监测、试验示范等项目实施工作,推进项目落地落实。(六)助力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支部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指导村内养殖场户发展奶山羊产业,助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市级畜牧兽医工作先进集体、局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陇县优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陇县奶山羊规模养殖标准化集成推广应用》项目课题获省级农业成果推广奖二等奖;获发明专利1项;边会龙荣获市突出贡献农业农村类拔尖人才、县第四届劳动模范;刘红颖荣获市畜牧兽医工作先进个人;葛陇利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李文亮荣获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先进个人;周耀华荣获市青年科技新星。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