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能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2024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情况。1、米脂县沙家店镇等3镇土木寨村等10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项目已完成建设规模147.5479公顷,总投资427.694万元,完成产能提升面积104.921公顷,可提高粮食产能157381.5公斤。项目惠及沙家店镇土木寨村、薛坪村、阳坬村、沙家店村、泥沟村、印斗镇吴家峁村、七里庙村、磨石沟村和郭兴庄镇贺家沟村等3镇土木寨村等9村。目前按照市局领导和专家组检查验收的整改要求,该项目正在进行整改中,预计于2025年初完成市局验收批复工作。2、继续配合省厅和市局完成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审计整改工作。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国家审计署特派办派出专项审计调查组,根据三调数据库提出米脂县龙镇杜家阳洼等3村土地开发项目在25度以上陡坡地块开垦耕地179.88亩,米脂桃镇前王坪村和桃镇村土地开发项目在25度以上陡坡地块开垦耕地30.96亩。反馈问题提出后,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对上述两个项目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地形和影像拍摄,并通过套合2016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坡度图数据库以及报备坐标等相关数据,经过认真核实,与实地航拍正射影像及实测地形图数据对比,两个项目用地均未涉及25°坡以上。目前,待今年年度变更时进行坡度库变更审批,以便尽快验收销号,完成耕地审计整改工作。3、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本阶段,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为建设项目提供了占补平衡指标,保障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补充耕地项目的后期监管,定期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和利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补充耕地长期稳定耕种,有效维护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平衡。4、土地政策宣传与落实:积极开展土地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法规。利用“土地日”“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同时,加强对土地政策的研究和解读,确保中心工作人员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高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5、根据《中共米脂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米脂县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机构事宜的通知》(米编发[2024]14号)文件精神,原县自然资源监察大队事业编制11名和在职工作人员23人及退休人员4人划入县土地整理中心。划转后,县土地整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7名。公益性岗位、临聘人员协管等由主管部门会同组织、人社按照管理权限商议决定。其他机构编制事宜不变。6、规范项目申报与审批管理流程,确保项目符合政策要求和规划布局。在项目申报阶段,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核实项目可行性、规划设计合理性等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退回。7、加强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土地整理工作。与自然资源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衔接,确保项目实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共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合资源,提高项目建设效益;与财政部门协同,做好项目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保障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行。通过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有效推动了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8、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技术水平。与规划设计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展土地整治技术研究和应用。邀请专家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技术指导,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土地整理理念和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严格落实了依法行政,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让村民看到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带来的实惠,各个项目按原计划能够如期开工建设。2、做到了零约谈零上仿事件,为保障全县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3、 提升土地价值:通过土地平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改善土地生产条件,提升了土地的产出能力与市场价值。例如米脂县沙家店镇等3镇土木寨村等10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平均耕地质量等别由14等提升至13等,耕地提升面积104.921hm2,粮食产量平均增加0.15万kg/hm2,年粮食总产量增加15.74万kg,综合粮价按0.8元/斤计,年总收入增加25.18万元。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对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工程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总体评价认为项目经济合理。4、生态效益及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改善了土地内在质量,优化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了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栽植侧柏、栽植紫穗槐和苜蓿,这些植被不仅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还能起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为生物创造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可有效促进项目区植物种群的增加和扩大。项目实施增加了林草地面积,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5、社会效益分析,工程建设社会效益显著,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土地整理改善了小地块破碎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环境容量,进一步巩固了农业基础,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化、机械化、高效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增加土地产出率的同时,为工业、生态、生活发展节余了可贵的资源,提供了支撑和保障。(3)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了劳动效率,解放了劳动生产力,对农村经济、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并可对米脂县经济和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带动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在学习上,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学习的惰性很强,有时候只是逼迫地去学、零星地去学。在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上没有系统地去学习。尤其对一些新出台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掌握的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存在临阵磨刀、临时抱佛脚现象。2、在工作上,因为工作繁杂、琐碎。存在顾此失彼,有时缺乏细致,有跑粗现象。有些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的建立健全和全方位的完善。3、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引入不足。这使得资金总量受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土地整理项目的需求。 资金预算与使用偏差,预算编制不够精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预估不足。部分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费用超支现象,而预算调整流程繁琐,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局面,影响项目正常开展。四、整改措施1、今后我单位将一如既往的在上级领导运筹帷幄的战略决策下,扬长避短,尽职尽责,开拓进取,与时俱进。2、继续紧密配合各部门的相关工作,高质高效、努力奋斗为我县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虽然土地整理中心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项目资金短缺、土地权属纠纷处理难度大等。未来,中心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确保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土地整理工作模式和技术方法,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下一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务实、精干、高效”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完成米脂县沙家店镇等3镇土木寨村等10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的的省厅核查和报备入库等工作。2.持续进行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对国家审计署、环保督查、森林督查等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遏制补充耕地非农化、非粮化。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同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理项目,通过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缓解资金压力。4. 加强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沟通交流,耐心解答群众疑问,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项目实施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优化项目方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2025年,我中心将按照局党组的总体安排部署,强化干部职工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倡导终身学习的新风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提高水平,树立公仆的良好形象,努力克服困难,持续推动土地整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秉持科学规划、高效实施、严格管理的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及基础设施发展和耕地占补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