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扶风县> 扶风县第五幼儿园

扶风县第五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6
单位名称 扶风县第五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业务范围: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扶风县城新区北二路祥云华府小区
法定代表人 任丽
开办资金 1608.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08.52万元 1614.39万元
网上名称 扶风县第五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多元举措赋能,打造专业师资。我园高度重视教师团队专业素养的优化提升,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并重的学习模式,并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借助师徒结对、分层技能培训及常规教研等形式,激发团队活力,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例如,利用园内教师专长,在幼儿早上入园前及离园后组织篮球操、舞蹈、钢琴等技能培训;在教学技能提升上,多次开展推门听课与公开课活动,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当下,园内已形成互帮互学、赶超争先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主动提升专业素养。此外,我们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拓展学习视野,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组织教师到姊妹园交流学习并回园分享,邀请陶艺专家入园深度培训,丰富教师教学技能储备。二是立足园本教研,攻克教学难题。紧密结合本园实际与教师发展需求,回归教研本真,确立专项教研课题。每周二常态化教研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聚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合力探寻解决方案。围绕“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区角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幼儿园食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幼小衔接——大班幼儿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等课题深入钻研,形成特色园本课题成果,为教学实践筑牢根基。三是关注幼儿成长,丰富在园生活。依据幼儿年龄特性,精心设计并组织多元活动,助力幼儿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培育幼儿感恩之心,引导其向家人传递爱意;于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元旦之际,举办半日开放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享欢乐且富有意义的亲子时光。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实了幼儿在园生活,更全方位推动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2024年,幼儿园先后有多名教师在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奖;三人荣获“扶风县优秀教师”、“扶风县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幼儿园荣获“文明校园”。二是自转公以来,结合园所办园理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原有基础上对园所环境进行了优化调整,为孩子们建立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最大限度支持孩子的发展。新增幼儿绘本1810册,专任教师用书560余册,保证了幼有所读,教有所用。先后添置了6台办公电脑以及4台打印机,增添了“生活体验室”部室,20万元改造了一楼大厅,更换全园所有灯光照明,粉刷室内墙面,16万元改造了教学楼南楼一二层及6间卫生间,添置了户外涂鸦区及宣传展板,更换木桌子60张及木椅子240个,全方位提升了园所的办园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办园理念内涵不够不够丰富,不能体现办园特色;二是课题研究工作与日常保教、教研教改工作深度融合不够密切,影响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改进措施:一是我园将围绕地域文化、教育目标与儿童发展需求,提炼“自然浸润”“多元创享”等个性化办园理念,通过特色课程开发(如非遗传承、生态探索)、环境创设(如文化长廊、主题工坊)、家园共育机制及教师专项培训等载体,将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教育实践,同步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结合教育政策与儿童反馈优化理念表达体系,形成“一园一品”的差异化特色发展格局。二是推行“教研课题化”实践模式,将日常保教问题(如区域游戏指导、特殊需求儿童支持)转化为微型研究课题,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通过“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策略迭代-成果固化”四步循环;同步实施“双线并轨”管理机制,将课题成果纳入班级保教质量评估指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强化科学管理,提升保教质量。二是精细一日流程,优化常规管理。三是注重教育教学的研究,推动各项教学工作,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筑牢安全防线。五是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六是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七是抓好幼小衔接工作,家园共育幼儿成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