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米脂县> 中共米脂县委党校

中共米脂县委党校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2
单位名称 中共米脂县委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党员干部提供教育与培训服务。相关专业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米脂县石坡25号
法定代表人 常天民
开办资金 1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米脂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74万元 35.83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米脂县委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米脂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积极开展各类培训。2024年,我校紧紧围绕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立足我县发展实际,不断深化干部教育。举办了米脂县“生态立县”专题培训班、“文旅兴县培训班”、国家能源集团米脂县2024年乡村基层干部培训班、“新时代、新思想、新质效”党务主体培训班、党员发展对象及预备党员培训班、2024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米脂县男女平等国策宣讲暨两规培训班,共计20期,学员累计2011人次。开展宣讲活动十六次。(二)促进科研出新成果。我校深入高西沟村、杨家沟村进行调研,并形成米脂县以红色培训带动红色旅游调研报告两篇,向省市委党校提交论文5篇,其中刘芳同志的论文《米脂县阳石坬村探索乡村振兴新思路》荣获市委党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常天民同志编写的《图说杨家沟》现已完成二校,全面讲述杨家沟红色历史文化。常天民同志的《油画〈十二月会议〉及其背后》和《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杨家沟十二月会议的现实启示》在榆林日报发表。(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大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力度,安排三名教师分批次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培训学习。举办党校教师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一期,带领教师前往延安、铜川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组织教职工进行线上培训三次,内容涉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为更好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四)党校新校址工作进展顺利。我校多次为改善校内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经多方协调,初步与榆林旅投米脂文旅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拟于2025年6月将校址迁往杨家沟红色产业文化园区,新校区基础设施得到了省委党校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为建设全省一流县级党校打下基础。杨家沟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位于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距离米脂县25公里、绥德县40公里、佳县60公里,是毛泽东转战陕北重要根据地。作为红色培训基地,地理位置优越。红培中心一期规划建筑面积14260㎡,建筑具有浓厚的陕北文化氛围,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完全符合培训需求。拥有客房152间/套(其中大床房32间、标准间116间、套间4套),可保证268人同时入住;以党中央转战陕北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多功能科技展厅1个(420㎡);教室8个(其中报告厅(276㎡)1个可容纳160人,课桌式教室2个可容纳180余人,分组研习室5个可分别容纳20人进行研讨),各类教室可同时保障440余名学员同时接受红色教育;图书室1个存放图书3000余册,涵盖红色文化、当地历史文化、名人自传、经济管理等大类;全日制中餐厅大厅1个(276㎡,180人),餐饮包间2个(30人),同时可接待200余人就餐;学员活动室1个、接待室1个,为培训学员提供课间茶歇互动。(五)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我校坚决落实省、市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形成《米脂县委党校(行政学校)基本培训方案》《中共米脂县委党校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努力开创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六)红培带红旅工作进展顺利。我校在三定方案中成功增设对外培训职能。这项关键举措,为党校开展对外培训业务筑牢根基,在制度与财务层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后续工作合法合规、有序推进。我校对红色培训项目与米脂县本土旅游业展开深入调研,旨在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精准赋能。期间,积极寻觅第三方合作伙伴,以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提升对外培训的专业品质与影响力。九月份,我校承接了内蒙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的红色教育培训活动,举办了“重温峥嵘岁月加强党性修养”红色教育培训外培班两期,标志着我校“以红色培训带动红色旅游”的创新实践迈出坚实一步。二、取得主要效益(一)获奖情况。我校荣获市委党校理论研讨会先进单位,论文荣获市委党校理论研讨会二等奖一篇。我校在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二)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我校全年举办了多期培训班,覆盖科级领导、基层党员干部、中青年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如引入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升,学员满意度达到新高。(三)成功举办首届外培班,实现了外培办学历史上零的突破。9月份,我校承接了内蒙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的红色教育培训活动,举办了“重温峥嵘岁月加强党性修养”红色教育培训外培班两期。(四)党校新校址即将落成。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新校址选址已完成,新校址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基本培训班次规范要求,为以后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结构失衡,年龄差异显著,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一方面,资深教师年龄偏大,虽然经验丰富,但知识更新速度较慢,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年轻教师数量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积累,难以迅速挑起大梁。这种年龄断层导致教学团队整体活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传帮带”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师资力量的青黄不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党校的长远发展。(二)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设施陈旧,教室、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较差,影响教学效果。经费短缺,财政支持有限,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更新。(三)“红培带红旅”思路需要进一步完善。红培与红旅的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未能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培养骨干教师,分享教学经验。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定期组织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培训,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二)学习先进经验。将红色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加强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红培带红旅”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红色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影响力。(三)继续跟进新校址建设及搬迁工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校将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扎实推进新校区搬迁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完善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采购办公用品,做好新校区搬迁入住有关工作,为办好封闭培训做好保障。(二)对标基本培训方案,扎实做好培训工作优化培训体系:结合米脂县实际,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涵盖政治理论、业务知识、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确保培训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创新培训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互动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加强实践锻炼:组织学员到基层一线、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三)深化教学改革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内涵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新时代干部培训需求和学员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优化,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虚拟现实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举办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实行教师择优上岗。(四)强化科研资政效能,助力科学决策制定深化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米脂县实际,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县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加强与各市县党校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科研水平。推动成果转化:以调研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计划进行两次调研,积极撰写理论文章,参加省、市党校系统的理论研讨会和征文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写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争取获得好成绩。(五)做好“红培带红旅”,打造红色培训品牌不断提高党校培训质量,充分依托米脂县丰富的红色资源,致力于打造红色培训品牌,抓住机遇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形成贯穿多条精品教学线路的独特品牌,提升党校外培工作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与委托单位的合作交流,通过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