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雁塔区>
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就业康复服务中心
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就业康复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就业康复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残疾人提供就业、康复服务等工作。落实市、区残疾人就业政策;指导残疾人动漫创意等孵化基地;负责残疾人托养、体育、法援、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实施康复项目,承担政府及社会机构委托各项公益性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及持证残疾人易肇事肇祸预防等工作。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曲江大道中段路东
法定代表人
王文娟
开办资金
7.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万元
0.0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区残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2024年度履行事业法人职责情况报告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就业创业提质增效,赋能残疾人全面发展1、就业保障精准发力。一是在推进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工作中,完成了268家用人单位的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精准识别出574名残疾职工。与税务部门建立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核对数据,让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残疾职工权益也得到保障。二是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期间,为每一位高校残疾毕业生制定个性化的“一生一策”帮扶方案。举办的2场专场招聘会,我们精心筛选企业,结合残疾人群体的特点,与企业反复沟通岗位需求,最终输送了61个适合残疾人的岗位。招聘会现场,咨询服务台为求职者答疑解惑,活动后还持续跟进,帮助96人达成就业意向并顺利入职。2、技能培训创新突破。一是承办省级残疾人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授课。在互联网营销课程注重实操,学员参与真实电商营销项目,积累丰富经验。摄影后期课程组织学员外出采风,培养审美和创意。培训学员180人,其中91人已结业。二是首创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班,与专业的社工机构合作,探索“社区就业+公益服务”新模式,28名学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成果获省级媒体报道。三是拓展咖啡制作培训,引进先进设备和课程体系,让30名学员掌握创业技能。3、创业扶持成效显著。一是在落实省级创业补贴政策方面,我们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政策信息,惠及4名自主创业者、3家安置企业及5名技能提升残疾人。二是创新“乳业助残”项目,组织150名专职委员赴富平考察。推动产业助残与招商引资协同发展。(二)服务保障优化升级,织密民生兜底网络1、康复服务扩面提标。一是实施0-1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为1766名儿童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与专业康复机构合作,为925名成人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定期评估调整方案。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精准治疗。二是推进辅具适配工程,根据不同残疾类别和需求精准适配为700余件辅具。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为3800余名残疾人提供上门签约服务。2、社会保障精准施策。一是在发放“两项补贴”工作中,与民政、财政等部门合作,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方式,救助困难残疾人666人、重度残疾人3815人。累计发放补贴4481人次。二是在春节慰问活动中,提前制定慰问方案,对3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慰问。发放临时救助金5万元时,建立了快速审批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时给予救助。在无障碍改造工作中,对3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实地勘察,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在燃油补贴发放方面,简化申请流程,通过数据共享直接为264名残疾人发放补贴。居家安养服务,为180名残疾人提供上门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3、基层治理夯实基础。一是组建193人的专职委员队伍时,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人才。20人持有社工证,全年开展3期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提升委员专业素养。二是在推行“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改革,整合业务流程,实现线上办理112件业务。总结改革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在全市分享。二、取得社会效益全年累计服务残疾人超2万人次,残疾人就业率同比提升12%,康复服务覆盖率突破95%,惠残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承办市级助残日主会场活动,开展励志宣讲、科技助残体验等活动30余场,获中省市媒体报道50余次,营造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社会氛围。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需进一步畅通,惠残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2、专项资金使用效率需提升,项目绩效管理精细化水平不足。(二)改进措施一是深化数据共享机制,提升资源整合效能。通过社区公示、专职委员上门讲解等方式,确保政策覆盖率达95%以上。二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构建闭环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机构,开展资金使用效益评估。三是完善督导问责机制,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建立班子成员包联督导制,确保工作落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党建引领深化“1+5+N”工作体系,推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打造“党建+助残”示范品牌,培育3个基层残协示范点。2、深化服务创新一是实施“鸿鹰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新增AI数字技能培训项目;二是试点“15分钟康复服务圈”,建设2个社区康复示范站;三是推广“订单式居家安养”模式,完成50户智慧化无障碍改造。3、健全长效机制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残疾人信息“一网通办”;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优化项目资金动态监管机制;培育助残社会组织2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服务新格局。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秉持“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全国残疾人服务标杆城区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