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凤县种子工作站)

凤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凤县种子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2
单位名称 凤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凤县种子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为种植业发展提供技术开发与质量服务;为合理利用土肥水资源提供技术监测服务;为农村沼气建设服务;绿色食品管理。承担种子管理,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的技术推广和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培训。
住所 凤县双石铺镇新建路西段市民中心B座525室
法定代表人 王新海
开办资金 82.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2万元 44.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4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针对我县的实际,农技中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紧紧抓住春播和秋播两个关键时机,强技术化服务,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保障我县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稳定。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75万亩(因7.16洪灾摧毁粮食作物4500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0.9701万亩;秋粮播种面积7.78万,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6873万吨。(二)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今年,成立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撂荒地整治工作推进会5次,截止2024年10月,2717个图斑全部核实完毕。凤县田长制办公室移交给我局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图斑390个,面积1843.9亩,我局下发各类图斑整治文件6份,我局与自然资源局成立了3个联合督导小组,对各镇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持续开展督导,确保全面完成。(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年初与各镇签订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责任书,细化任务清单。一是按照农耕时间节点,我单位及时发布春播、秋播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推广抗旱品种,实现节水与高产的平衡。今年以来,推广抗旱玉米品种有郑单958、正大12,小麦品种有长旱58,全县种植面积达1.5万亩,保障粮食产量;二是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今年我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万亩;三是为农户在大棚种植、果园管理、玉米种植等推广使用滴灌、喷灌、小白龙灌溉模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县推广该模式面积2万亩左右。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四)食用菌、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绩喜人。今年,凤县食用菌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一是以“产前技术培训、产中技术辅导、产后销售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二是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以点带面促发展。全县生产食用菌920万袋,产量达到0.92万吨,实现产值0.92亿元。带动全县广大菇农对食用菌新技术的认可接受并推广普及,确保我县食用菌栽培生产有序展开。凤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已达3.37万亩,产值达22972万元。以柴胡、黄芩、党参等道地药材为主,种植区域广泛分布于各个乡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其中,“凤县柴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与多家大型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稳定供应优质药材原料,提升了市场话语权。(二)2024年凤县“柴胡、麝香”被评选为宝鸡市道地药材优势品种,“陕西瑞凤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凤县河口镇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被评为宝鸡市道地药材优势品种种植示范基地。(三)凤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荣获评为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今年凤县“7.16”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影响粮食产量;2.种粮大户数量少,农户缺乏规模效益驱动,对采用新技术积极性不高,更倾向于传统种植习惯,阻碍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二)改进措施:1. 提升农业灾害预警与应急能力:建立完善的气象、水文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制定农业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农民应对灾害的能力;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技术讲座等方式,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整合部分项目资金,加大扶持补助力度,培育适度规模种植大户,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稳定粮食总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万亩,产量达到2.7万吨以上。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玉米以密植高产品种为主,辅以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在旱田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地膜覆盖和间套复种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实现节本增效。(二)持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农作物先进种植技术和模式,着重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搞好病虫害的瀃取与防治,继续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及其它扶持政策。(三)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做好灭失和重度损毁耕地核销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加快恢复中轻度损毁耕地。二是科学有序组织开展恢复和垦造耕地工作,全面完成耕地保有量、年度新增耕地任务。(四)强化单位自身建设。加强单位自身管理,狠抓职工教育和管理,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全面推进单位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农技推广工作新局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