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米脂县民族宗教和侨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民族宗教和侨务的综合服务工作;参与县内民族宗教团体日常社会事务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民族宗教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做好全县民族宗教界人士联系培养工作,为县内少数民族人士提供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南大街5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常健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米脂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万元 | 1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米脂县委统战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民族工作 一是全面部署,工作“早”谋划。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各族群众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提前谋划,拟上报2025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库储备项目,申报资金205万元。二是部门联动,隐患“早”排查。县委统战部民宗干部会同相关社区工作人员,每月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区、经营场所等,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通过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城内5家清真食品商户开展了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与存储,确保符合清真食品标准且无食品安全隐患;对餐厅的厨房设施、消防设备进行了详细检查,有效提升了清真餐厅的安全运营水平。(二)宗教工作1.着力强化担当作为,从严压紧各方责任一是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定“三网两责”管理清单,压紧压实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的责任,对宗教活动场所消防、房屋建筑安全和自然灾害等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二是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各宗教活动场所把“主体责任不放松、教育培训不放松、隐患排查不放松、安全监管不放松”的要求贯穿规范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的各环节和依法开展宗教活动的全过程。2.着力提升认识水平,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一是多形式开展教育培训。邀请县消防大队专家进行授课、围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知识、火灾防范及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还就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火场自救互救等技能进行了现场演示和指导。二是多层次开展现场宣传。通过“国家宪法日”、“全国安全生产日”、“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等活动平台,向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群众发放《国家安全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手册1000份,制作宣传展板50块,悬挂宣传横幅10条,接受相关咨询上千人次。三是多渠道开展网络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全方位学习安全常识、安全技能等内容。3.着力盯住苗头隐患,从紧落实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全县宗教领域安全排隐患排查工作。一是消防安全监管着眼于“细”,织密安全管理“网”。要求规范用火用电设施设备,指定专职人员定期巡检,及时清理消防、应急通道等,2024年宗教场所更换灭火器100个,增加疏散指示牌80个。二是建筑安全监管着眼于“实”,管严安全责任“田”。要求场所指定专人巡检房屋、道路安全等情况,关注自然灾害预警等信息,及时排查宗教活动场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处置,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严格督促整改到位。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锚定思想根基,凝心聚魂,开启宣传教育新篇一是多元发力,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借助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国家宪法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接受群众咨询,发放政策法规宣传手册、宣传品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宗教政策法规,营造全县知晓宗教工作、学习宗教政策法规的良好氛围。二是扎深根基,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宣讲党的宗教政策。组织开展进场所宣讲党的宗教政策法规,不断增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二)凝聚发展力量,群策群力,激发日常工作活力一是抓好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持续推进全县登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信仰场所实现“四进+”全覆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宗教界人士到郝家桥革命旧址参观学习,召开“迎国庆,颂党恩”座谈会,引导宗教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热情。二是发扬扶贫济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引导三皇塔光明禅寺在党家沟村幸福院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春节前夕,基督教聚会点慰问各族少数困难群众,彰显了“人间有情、宗教有爱”的宗教情怀。三、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流动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有待提升。二是对基层统战联络员培训有待加强。四、整改措施一是向“细”管理,“小举措”夯实“大基础”。通过调动乡镇(街道)、村(社区)统战人员力量,深入到各村(社区)了解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底数,重点摸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民族构成、文化素质、性别年龄、居住地点、子女教育、经济收入、就业状况等问题,建立流动人员数据信息台账。二是向“优”服务,“小事情”诠释“大关切”。对进入本县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由县委统战部牵头,社区干部分片负责,了解掌握外来人员的各项需求、介绍本地情况,与之签订便民服务协议,为他们经商务工牵线搭桥,使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能够较快地熟悉本地情况。三是向“精”发力,“小培训”育出“大人才”。加强对基层统战联络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统战联络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党性坚强、能力过硬、学识丰富、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巩固“四进”工作。引导支持宗教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全县范围“四进”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四进”工作标准化建设。2.定期组织政策培训,提高基层统战部联络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联络员主动学习政策,提高工作积极性。3.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社区宣传栏、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