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第一医院
西安市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1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门诊、皮肤科、临床心理门诊、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中医科诊疗与护理·医疗人员培训教育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粉巷30号
法定代表人
马毅
开办资金
21609.68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486.03万元
51224.39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9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2024年5月按照卫健委的任职文件,将法人刘植变更为马毅。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1.运营情况:全年总诊疗935754人次,出院人数60790人次,手术与操作49541例,床位使用率87.55%;急诊抢救1345人次,抢救成功1312人次。2.学科建设加强,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制定《西安市第一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2024年4月,老年医学科获批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1月,急诊、护理专业获批西安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牵头成立西安市老年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成立高新区病案质控中心和护理质控中心,申报西安市三级医院医养结合示范单位。骨科、眼科与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学科共建实现了优势互补,效果显著。粉巷院区医疗美容外科全面开诊,儿科病区恢复,逐渐补齐了学科短板,提升了学科竞争力。3.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和限制类技术管理。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章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危急值管理制度》等,对新开展的“ECOM、心室辅助技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组织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论证并在国家平台进行备案,规范管理。4.加强三基培训考核和应急演练。举办“合理用药系列线上培训”讲座13次,先后开展ECMOCRRT适宜技术培训及“三基”理论和技术大比武,加强院内疑难病例MDT和业务查房,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内涵。5.推进三中心及日间中心建设工作。胸痛中心核心指标较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网络合作医院已达7家。日间手术病种已达127个,术式300余项,成为西北地区日间医疗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二、落实医改任务,担负社会责任1.积极落实七条惠民措施。医院推进“一次挂号管三天”服务、预住院服务、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开设护理专科门诊服务,开设静脉通路、伤口/造口、眼科疾病护理门诊。2.优化对口帮扶工作。派遣了23名医疗专家前往汉阴、白水、蒲城县医院、蓝关镇、尚村镇、厚畛子镇卫生院开展深度支援工作。其中主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0人,确保了支援团队的专业性与高效性。3.积极开展保障义诊工作。共开展大型活动赛事医疗保障工作共计19次。4.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扩大医院影响力。对已建立的医联体加强沟通交流,对陕南、西咸以及甘肃庆阳、平凉、天水等与西安交通便捷区域继续通过深化合作拓展我院辐射范围;对保税区十六家三星配套单位开通绿色通道。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才储备不充分、个别专业高层次人才短缺造成学科发展不均衡。2.科研成果转化不足使得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匮乏。四、2025年工作计划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院的清正廉洁,为患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就医环境,迎接新一轮大型医院巡查工作。2.狠抓内涵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公立医院国考、等级复审为契机,制定科室及负责人考核制度;以精细化绩效考核为抓手,推进专病门诊建设,优化三中心及日间中心建设,提升临床专科能力,多渠道做好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工作,制定和落实学科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壮大人才队伍。3.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建立全院统一的临床影像数据中心,提高诊断效率。建立AI+移动医生工作平台,实现以语音查房、MDT多学科会诊、远程视频会诊等功能为核心,以移动终端为载体,为患者提供移动化医护协同等一体化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2023年10月30日至2038年10月3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我院受捐赠总金额为27,608,880.00元,均用于临床。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