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注泔新华小学

乾县注泔新华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40
单位名称 乾县注泔新华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乾县注泔镇新华村
法定代表人 何露艳
开办资金 478.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5万元 478.42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注泔新华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教学工作。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学初,我校制定了学期计划,严格按照乾县教育局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并做到保质保量进行。开学第一周,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制定了学科教学计划。2.备课上课更有效。本学期,教师们备课采用集体备课和二次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老师们刻苦研读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实现高效课堂。3.分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以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分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制定了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制定了详细的作业实施方案,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了家庭作业监控机制。我校要求各年级严格按规定布置作业,提倡分层有效的布置少而精的作业,并不定时检查教师的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4.加强阅读引领,建设书香校园。建立健全读书机制,建设书香阵地,精心打造各类阅读空间,让师生“随处可阅读,随处有书读”。我校长期坚持开展阅读活动,致力于增加师生的知识广度、开拓眼界,增加自信,提高素养。广泛的阅读,让师生爱上更好的自己。5.每月正常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每次检查都认真组织,详细布置,并按要求填写检查记录表,及时反馈、整改,针对问题再次进行复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真正做到“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6.质量分析要成效。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分析是教导处的重中之重。教导处密切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并分学科分级部召开了教学成效分析会。各学科任课教师就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成绩进行了自我审视与诊断,老师们都对自己所教学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明确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7.为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实现“五育”并举,学校合理安排课后服务和兴趣小组活动,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为孩子提供全面、自主、富有个性的发展平台。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中享受快乐与友爱,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二、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体系。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文明班级”“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本年度,共有5名学生获得“美德少年”称号,2个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三、体卫艺工作。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艺术素养培养。严格落实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举办了春季运动会、秋季篮球赛等体育赛事。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做好校园疾病防控工作,学校卫生环境良好。艺术教育方面,开设了音乐、美术、舞蹈等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演出活动,在比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四、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成长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本年度有6名教师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签订师德承诺书,涌现出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五、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本学年,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六、工作亮点。1.家校共育成效显著: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校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志愿者服务、亲子活动等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家校共育合力。2.特色课程建设成果丰硕: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校本课程名称],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富了学校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加强艺术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演出活动。 打造了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建设了书香校园,设置了多个开放式图书角,开展“读书节”“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校园内设置了文化长廊,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科技成果和优秀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4.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月,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和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七、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在2024年六一儿童节时候,我校获得了全镇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在2024年七月份绿化校园创建中,我校被评为“县级绿化校园”。2.教学成绩显著提升:通过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成绩普遍有所进步。3.学生兴趣培养:参与并组织了多个社团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4.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家长会,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教育问题,取得了家长的支持和信任。八、目前存在的问题。1.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更新: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不够积极主动。2.学校特色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学校在某些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特色不够鲜明,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还比较单一,需要进一步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九、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品牌:进一步挖掘学校的优势和潜力,明确学校的特色发展方向,加大特色建设投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品牌。3.创新家校合作方式,提升家校合作质量: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搭建多元化的家校合作平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十、下一步工作计划。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针对薄弱知识点开展专项辅导。每个月进行一次学情小测,根据结果为学习困难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每周安排2次一对一帮扶。引入更多特色校本课程,下学期新增陶艺、机器人编程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综合素养。每月组织一次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开展学科教学法深度培训,邀请专家进校,每学期举办3次讲座和工作坊,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同时,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5次。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档案,每周撰写教学反思日志。每月开展一次校内教学经验分享会,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将品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和校园生活细节。课堂上结合学科内容渗透品德教育,如语文课中挖掘人物品质;校园内设置文明监督岗,培养学生自律和责任感。增加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1-2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公益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完善线上家校沟通平台,除现有的微信群外,引入专门家校沟通APP,实现作业发布、成绩查询、实时交流等功能一体化。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课程,每学期4次,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方法、学生心理辅导等。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评价,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长座谈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